歐洲抗疫縮影——縫紉機、發明家與奧地利成功抗疫

奧國那些事兒 發佈 2020-05-10T04:12:01+00:00

2020年初,新冠疫情力度之猛、傳播之廣,令人措手不及,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做好準備。奧地利政府反應迅速,措施果斷嚴厲,在歐洲各國中,比較快速地控制了疫情,做到了三個第一:在歐洲第一個宣布禁足令,第一個宣布必須出門戴口罩,也是第一個採取回歸新常態措施的國家。

2020年初,新冠疫情力度之猛、傳播之廣,令人措手不及,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做好準備。

面對洶洶而來的疫情,世界各國根據自己的情況,實施差異化抗疫舉措。在中國和西歐各國基本控制住疫情的今天,我們大概可以說,能否迅速控制疫情傳播,減少死亡,關鍵在於國家的實力和其領導人明智的決策。

1

奧地利政府反應迅速,措施果斷嚴厲,在歐洲各國中,比較快速地控制了疫情,做到了三個第一:在歐洲第一個宣布禁足令,第一個宣布必須出門戴口罩,也是第一個採取回歸新常態措施的國家。

奧地利抗疫成績耀眼,CNN專門採訪年輕的總理,請他介紹經驗。

與種種抗疫舉措同步,奧地利政府還大力資助特效藥的研發和臨床試驗。有一款數年前為治療薩斯(SASS)病毒肺炎的有效成分,在奧地利政府資助和推動下,目前在奧地利、德國和丹麥等國特定醫院開展二期臨床測試。如果成功,那麼奧地利這個歐洲小國,將為這次抗疫推出「世界的希望」,書寫一部美麗的童話,而童話的背景就是阿爾卑斯山山麓旁,這個風景美麗如畫的小小國家。帶領奧地利人民避免一場災難的,就是這個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鮮肉的英俊總理和他的內閣團隊。

該藥的作用如同一個力大無比的守門員,當新冠病毒攻擊肺部時,它在大門處堵住入口,抓住這些氣勢洶洶的病毒,和它們扭作一團,最後把它們趕出人的軀體。其原理是在人體內生成一種轉換酶,迷惑攻擊肺部的病毒,不讓病毒去攻擊肺部,而是攻擊這些轉換酶藥物。最後由這些藥物把這些病毒排出體外。奧地利的醫生們對此款藥物信心滿滿。

群體免疫目前被誤認為是歐洲各國採取的防疫策略。實際上,群體免疫不是策略,而是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諸多著名的病毒學家一致寄希望於特效藥或者疫苗問世,否則就無法阻止疫情迅速或慢慢流傳。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表示,大約60%的德國人都會染疫,如果讓染疫峰值趨於平緩,醫療體系有足夠的救治能力,那麼就會避免大災難的發生。這是歐洲目前採取的抗疫策略。疫苗的問世最少需要1年半,那麼尋找特效藥就是另外一個緩解疫情的殺手鐧。我們滿懷期待地等著臨床測試的結果。

2

然而在疫情初期,面臨的首要問題是沒有防護用品,特別是沒有口罩。醫護人員需要口罩。世界各國都急缺口罩,怎麼辦?

經濟部女部長在3月17日緊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奧地利有專門生產口罩的布料廠家,縫紉機也備好,但需要緊急招募裁縫來生產口罩。我們知道,現代化的口罩生產是利用超聲波技術全機械化的生產線。現在選擇用縫紉工,用縫紉機製作口罩,可見情況之緊急,需求之迫切。它關係到保護醫護人員,保護醫療體系,保護就醫的患者!

幸好有縫紉機,幸好有布料生產商,幸好有足夠的裁縫。也許再加上一個幸好,幸好縫紉機的發明家是250年前的一位奧地利人。

約瑟夫 瑪德斯佩格(1768-1850)是縫紉機的發明家,但是他的發明並未給他帶來任何好處。和他的父親一樣,他是一個本分的手工業者,開個裁縫鋪維持生計。200多年前,人們都是用手工縫製衣服。這位年輕的裁縫想到用機器代替手工。他花費了很多時間和金錢投入研究,也註冊了專利。但是這項專利沒有得到利用,也沒有帶來任何經濟效益,他甚至交不起專利費,不得不取消。這次失敗令他非常傷心,從此他不再摸縫紉,轉做水果小販。

去世時他甚至無法支付自己的墓地款,82歲的他離世時,被葬在維也納的萬人墓地。他發明的這台機器目前保存在維也納的博物館內。據說他是身世最悲慘的奧地利發明家。而縫紉機的成功推廣是1851年在美國成立的Singer公司做到的。

奧地利現在有很多街道以這位發明家的名字命名,還可見到為他建造的紀念碑,碑上清楚地寫著:縫紉機的發明家。這大概是提醒人們記住:請尊重發明家!請保護髮明家!

也許奧地利從這個故事中總結了教訓,這個中歐小國現在擁有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奧地利政府也大力扶植本國的創新產品,例如不惜重金資助抗疫藥物的研發和臨床試驗。

著名的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也許從悲慘的縫紉機發明家的身世和美國成功推廣縫紉機獲得經濟上巨大成功的實例中,預見到了創新是經濟發展最強勁的動力。

3

奧地利依靠其創新能力,在不到一個月內,已經迅速建立起超聲波全自動化口罩生產線,完全可以滿足本國的用量。縫紉師傅終於可以喘口氣,到縫紉機發明家的雕塑前喝一杯咖啡,休息一下。

奧地利採取的抗疫措施和步驟可以分5個部分(筆者在另外一篇調研中有詳細分析):及時介入,科學評估,研發藥物,開倉賑災,回歸常態。然而在初期,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口罩就是救命的神器。

奧地利度過了這次危機中最艱苦的時光,醫療系統沒有受到擠兌,醫護人員基本沒有染疫,新增病例曲線壓平。現在各個業態在逐步開業。奧地利即將步入新常態,結束禁足期。

大家在等待新的特效藥,等待新的疫苗問世,以便全面回到習慣的常態。

我們在這次災難中,能汲取什麼教訓?也許回顧一下如縫紉機發明家的一生,於我們有益。他再次提醒我們,請重視創新!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學到了什麼?結束的是什麼,開始的又是什麼?

也許這是一個哈姆雷特式叩問,是對我們每一個人提出的問題!

― End ―

作者簡介:楊麗,現居奧地利。北京大學西語系碩士畢業,維也納大學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畢業,畢業後在維也納工作。最初在廣告公司搞設計,後來自己獨立開業做工業技術翻譯。2003年起負責奧地利聯邦商會經濟促進學院WIFI的培訓項目落地中國的任務。在此之前曾經和WIFI合作,在中國舉辦各種技術展覽。業餘時間翻譯諸多文學歷史書籍,和新華社駐維也納記者拍攝紀錄片等。獲獎說明如下:該獎項的全稱是「奧地利共和國金質貢獻勳章」,是由政府或相關部長推薦給奧地利總統,經總統批准,由相關部長頒發的一種勳章。主要是獎勵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為社會,為這個國家的人民和經濟做出重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工作。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奧地利職業教育落戶中國,把奧地利的職業教育品牌,作為一種標準和體系帶入中國,既滿足了奧地利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又培養了中國的技術人員以及職教教師,深受中方好評,同時從職業教育的角度,提高了奧地利智能製造在中國的知名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