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大橋封閉五天進行40輛車荷載試驗?剛度沒問題,阻尼下降五倍

娛樂星聞精選 發佈 2020-05-11T05:18:45+00:00

小編的話:「虎門大橋」5月5日引起渦振的主要原因經專家分析確認,是維修橋樑時放置水馬所致,小編在前面的文章中做了報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12名專家查明虎門大橋渦振現象原因:元兇竟是水馬?

小編的話:「虎門大橋」5月5日引起渦振的主要原因經專家分析確認,是維修橋樑時放置水馬所致,小編在前面的文章中做了報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12名專家查明虎門大橋渦振現象原因:元兇竟是水馬?現已全部撤離》《虎門大橋封閉每天損失300萬?水域通航水馬撤走,連續三天仍抖動》《地震局監測虎門大橋位移44.61厘米?專家們對抖動原因未達成共識》《虎門大橋水馬撤掉為啥還抖動?揭秘1940年塔科馬海峽吊橋坍塌事故》。但這並不能完全解釋人們心中的疑惑,引起大橋繼續振動的因素還有哪些?本是維修橋樑為什麼成了「危害」橋樑?「虎門大橋」什麼時候能通車?別的特大橋是否存在同樣的隱患?

「虎門大橋」是我國首座大型懸索橋,1992年開始動工建造,1999年竣工驗收。這座長達15.76公里的大橋(主體長4.6公里),建造過程長達7年,總共投資了30.2億元人民幣。時至今日,「虎門大橋」已經封閉五天,作為交通要道,好多廣州東莞以及港澳的車主都翹首盼望,什麼時候能解除封閉?5月9日晚間,「虎門大橋」進行了40餘輛車的荷載試驗,結果發現橋面仍存在一定的渦振現象。同時,經過檢測發現,體現橋樑抗震設計的重要參數已經低於國標。

原「同濟大學風洞試驗室」主任、當年「虎門大橋」主橋風洞試驗的參與者宋錦忠5月9日在接受《財經》記者電話專訪時表示,根據檢測初步結果顯示,橋樑的剛度沒有問題。阻尼從設計時的國標規範0.005降至0.001,下降五倍,這代表「虎門大橋」的抗震能力遇到了更大的挑戰。

由於事發時橋樑正在檢修,有網友猜測渦振的產生和大橋荷載過高有關。5月6日晚,「現場處置專家組」成員、「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業務總監吳明遠表示,在橋樑設計上是有荷載標準的,只要在荷載標準的基礎上,橋樑的運行都是安全的,「尤其虎門大橋,基於各種原因,有限載規定,所以在目前狀況下,相對其他的大型橋樑來說還更安全。」渦振產生的原因很快被聚焦到橋面呈一字形擺放的兩排1.2米高紅色水馬(分割路面或形成阻擋的塑制殼體障礙物)上。

專家表示,橋樑發生渦振是一個常見現象。當風速經過橋樑某個結構面時,在結構物的後方形成漩渦。當漩渦從結構物的兩側交替脫落時,便作用結構物一個交變的周期激勵,引起結構物的周期性振動。這就是渦振。舉個通俗的例子:旗杆上的旗幟為什麼會一直飄揚?那是因為當風速吹到旗杆上,受到旗杆的阻擋,然後順著旗杆往上下流動,一股風順著旗杆到達旗幟的時候,產生周期性振動,旗幟就飄揚了。如果風停了,旗幟也不飄揚了。

「強震動監測系統」觀測數據顯示,從當日13時開始,大橋箱梁豎向加速度和位移監測數據出現較為顯著的變化,達到日常振動幅值約2-6倍,豎向位移最大達到44.61厘米。據了解,「虎門大橋強震動監測系統」是「廣東省地震局」下屬單位受廣東「虎門大橋有限公司」委託,於2010年建成,共17測點36通道,測站分別位於橋墩基礎、橋塔、主梁等橋樑關鍵部位。「強震動監測系統」實現地震、撞擊、振動等突發事件的實時報警,並快速判斷大橋結構運行健康狀況,服務於重大工程的抗震研究、震(振)後快速評估和日常維護加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