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不再"健康",民營體檢機構如何"自檢"?

全國產經平台 發佈 2020-05-10T05:52:53+00:00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薩伊認為,供給是財富之源。即:供給創造需求(薩伊定律)例如,人們能夠享受到的醫療資源越豐富,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就愈發強烈,進而轉變為健康需求的迸發。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薩伊認為,供給是財富之源。即:供給創造需求(薩伊定律)

例如,人們能夠享受到的醫療資源越豐富,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就愈發強烈,進而轉變為健康需求的迸發。

民營體檢行業的興起讓人們從有病治病的時代開始跨入沒病"找病"的時代。當人們的健康需求不斷增長,健康經濟也就自然火熱起來。

根據艾媒諮詢的一份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體檢行業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其中民營體檢機構市場僅占到275億。提到民營體檢機構,就繞不開體檢行業的龍頭:美年大健康。

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去年10月以及11月份,阿里巴巴兩次注資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美年健康")。雖然有阿里BUFF加身,但美年健康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窒息性虧損"的背後,美年健康"健康"不再

此前,美年健康(002044.SZ)發布2019年《2019年度業績快報》,據其中數據顯示,2019年美年健康營業總收入為85.27億元,利潤總額-4.42億元,同比大降134.45%,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利潤同比同比暴跌204.74%!

單從數據來看,美年健康2019年巨虧8.6億,受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預計虧損4.8—6.8億。對此,美年健康方面表示"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仍在持續,來的發展預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本著謹慎的原則,公司判斷部分子公司出現減值跡象,預計需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0.3億"。

而根據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就實現營業總收入34.85億,同比增長54.72%;營業利潤3.18億,同比增長528.76%;利潤總額3.19億,同比增長539.01%。利潤接近5倍的增長。

從5倍利潤增長到陷入"窒息虧損",一年之後,表里迥異的美年健康究竟發生了什麼?

實際上,體檢行業雖然是大醫療產業的一環,但也是一個非常標準化的行業。開一個體檢中心需要設備、人員、場地,說白了就是沒有什麼壁壘,只要有足夠的資本支持,就可以迅速擴大規模。

美年健康也是這麼做的。2012年,美年健康併購了深圳瑞格爾體檢連鎖醫療機構;2016年收購了高端個人健康管理機構美兆醫療;2017年,美年健康把國內第三大民營體檢機構慈銘體檢收入囊中。

除了"買買買"之外,美年自己也在不斷開設體檢中心,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2017兩年就新開了300家。在直營之外,通過類似加盟的方式,以20%左右資金占比不斷投資體檢機構。

美年健康擴張的思路有點像瑞幸咖啡,先把市場規模做起來,做大規模再逐步盈利。但問題在於,體檢是醫療行業,而醫療行業一旦盲目擴張很容易出行各種問題。

比如說,如何快速補充體檢行業人才的問題。據資料顯示,原衛生部2009年頒發的《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要求"至少具有2名內科或外科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職業醫師,每個臨床檢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職業醫師,至少具有十名註冊護士"。

迅速擴張的美年健康,就像是一個短時間內通過暴飲暴食迅速增長體重的"胖子",雖然看起來體量很大,但也容易出"健康問題"。譬如,2018年7月30日,美年健康被曝出"假醫門"事件,導致其當天股價大跌。當時據其離職員工爆料,美年疑似聘用無證醫師,甚至有用他人執業證書幫助無證人員矇混上崗的嫌疑。

經濟學原理中有一句話: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

在網際網路江湖團隊(VIPIT1)看來,民營體檢行業需要的其實是高品質的體檢服務供給平台,通過規模化實現大批量、標準化的服務供給,從而打通體檢行業中的供需三方,即服務提供方、消費者以及連接渠道。

雖然美年的大健康通過迅速擴張做大了體量,但其實體檢行業不具備梅特卡夫效應,所謂梅特卡夫效應,是指網絡節點的數量的平方與單個節點的價值成正比。換言之,體檢行業並不是開設的體檢中心數量越多,營收就能翻倍。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單個營收單位的收入模型。

除此外,民營體檢機構依舊繞不開所有民營醫療產業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即,醫療行業中最為核心的信任問題。

如何以"公信力資本"破局民營醫療"塔西佗陷阱"?

從全國皆知的民營醫療機構的代表莆田系醫院,到始終存在的醫患矛盾,無不加深著人們對於民營醫療機構的質疑。

醫療具有天然的社會公共屬性,體檢行業亦是與此。

無論是"用護士假冒醫生做超聲檢查"、"抽了血倒掉就出結果"的假體檢,還是癌症篩查結果失准錯失最佳治療期,體檢行業中叢生的亂象無時不刻的在摧毀著人們的信任根基。

古羅馬時代的歷史學家塔西佗曾經對一位羅馬皇帝有一句著名的評價:"一旦皇帝成了人們憎恨的對象,他做的好事和壞事就同樣會引起人們對他的厭惡。"如今這一評價被人們引申成為"塔西佗陷阱"。

當下的民營醫療機構也面臨陷入"塔西佗陷阱"的危機。體檢行業作為醫療領域的"守門員",醫療屬性其實不弱。縱然當下體檢作為一種基礎醫療服務,但只要關乎人的生命健康,負面事件的影響就動搖人們對民營醫療的信任基礎。

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種所有民營醫療機構信任資本的缺失。而美年大健康想要真正紮根體檢領域,實現企業的社會價值和長期價值,必須通過長時間的公信力資本來獲取公眾的信任。

"公信力資本"是醫療健康行業中所有企業必需的"軟實力",而"公信力資本"的積累是非常難的,同時又是非常脆弱的。

以疫情期間的紅十字會為例,郭美美事件之後,紅十字會遭遇了自成立以來最嚴重的公共信任危機,使得其本身的"公信力資本"在瞬間崩潰,至今紅十字會的一舉一動都觸動著輿論的敏感神經,稍有不慎,便會使其再度跌入萬丈深淵。

對於民營體檢機構來說,本身沒有官方背景,是天然缺乏公信力背書的,因此更需要通過口碑、去積累用戶聲譽,乃至行業聲望,以優秀的服務和體驗,構築自身的公信力資本池。

在具體的做法上可以發力健康管理方向,挖掘體檢行業背後的數據價值。

普通的三甲醫院雖然在設備上更先進,醫生水準也有保障。但是就目前來看,醫院醫療資源的稀缺導致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做好常態化的體檢服務。在體檢的便利程度、系統化以及由此所延伸出的健康管理等方面存,公立醫療機構仍然在著巨大的欠缺。

民營專業體檢機構的優勢在於基於更具體驗品質的服務,通過常態化的體檢能提前預判到可能存在的疾病風險,進而幫助人們去做常態化的健康管理,對於很多人來說,特別是有著諸多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來說,這一點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民營體檢機構在面對C端客戶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打出自己"健康管理"的金字招牌。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大數據時代》中曾經提到,我們的行為、位置,甚至身體生理數據等每一點變化都成為了可被記錄和分析的數據。以此為基礎,"反饋經濟"(feedback economy)等新經濟形態行成。檢行業同樣存在以數據為驅動的"反饋經濟"。

比如說根據用戶的基本信息、體檢數據、生活習慣、疾病史等方面去建立一套完全疾病風險預測的數據模型,並據此給予體檢者合理的預防建議,甚至在生活督促、監督用戶完成健康任務,甚至為用戶提供合適保險等後續服務。

再比如,在傳統的體檢流程中,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其中很多體檢項目並不符合體檢者的身體狀況的需求。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改造一切的時代,完全可以通過連接體檢端與用戶端的智慧體檢與管理系統,針對針對體檢者個人情況從而制定個性化的體檢方案,從而提升體檢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結語:

心理學家使用"社會化"這個術語表示訓練兒童使之按照社會的要求去思考和行動的過程。在健康經濟火熱之後,民營體檢行業也需要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去在資本屬性與社會公共屬性之間平衡調整。

從中國民營醫療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這樣的過程也許並不順利,但一旦真正尋找到了資本與公益的平衡點,整個健康行業的未來便能夠更加清晰明朗。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網際網路江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TMT觀察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全國產經平台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