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診圖解大全,28種脈象讓你快速掌握脈診

魏醫師說養生 發佈 2020-05-11T15:41:36+00:00

什麼是脈診?脈診是通過按觸人體不同部位的脈搏,以體察脈象變化的切診方法。又稱切脈、診脈、按脈、持脈。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若臟腑氣血發生病變,血脈運行就會受到影響,脈象就有變化。脈診在臨床上,可推斷疾病的進退預後。

什麼是脈診?

脈診是通過按觸人體不同部位的脈搏,以體察脈象變化的切診方法。又稱切脈、診脈、按脈、持脈。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若臟腑氣血發生病變,血脈運行就會受到影響,脈象就有變化。

脈診在臨床上,可推斷疾病的進退預後。臨床上主要掌握脈診的時間、病人的體位,醫生的指法和指力輕重,每次按脈時間,以每側脈搏跳動不少於50次為限,同時要了解健康人脈象的變化情況,才能正確地進行脈診。我國古代醫學在診斷疾病方面採用的脈診,是一項獨特診法脈,是中醫「四診」(望、聞、問、切)之一,也是辨證論治的一種不可少的客觀依據。

脈診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它是我國古代醫學家長期醫療實踐的經驗總結。《史記》中記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便是以精於望、聞、問、切的方法特別是以脈診著名的。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甚至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他把我國古代脈診的發明完全歸功於扁鵲,並不確切。據歷史記載,我國脈診的淵源很古,例如,傳說中的上古醫生做貸季、鬼臾區等已經討論了脈診。到春秋戰國時期,脈診已經達到相當水平。當時開始出現的重要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和稍晚的《難經》中,已經對脈診有許多詳細論述。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醫藥文獻帛書——《脈法》、《陰陽脈症候》,也有用脈診判斷疾病的寶貴材料。這些都說明早在兩千多年前,脈學已成為我國古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了。

浮脈

大凡浮脈主表、主風。寸脈浮,上焦之風,多表證;關脈浮,風在肝脾;尺脈浮,風在腎與大小腸腑。風為百病之長,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無處不到,雖內傷雜病亦多見風邪盤踞,若邪氣不去,日久根深蒂固,五臟不調,氣血失和,則釀生重症痼疾。但浮脈又分有力無力,併兼緊、緩、遲、數、虛、芤、洪、濡、澀、短、弦、滑,因此上有虛實之別。又,「水飲應沉而言浮者,上焦陽不能運,隨著停留」句,是風邪閉郁肺氣、不能宣發、水飲停留上焦,治當宣發上焦之氣,肺氣一轉而水飲消散。


沉脈

沉為里,為陰。《金匱》云:「脈得諸沉,當責有水。」沉而遲為痼冷,按之愈微;沉而數為鬱熱,按之不衰。沉而虛為陽氣不足,沉而實為陰邪在里。陽氣不足者,則生內寒。陰邪在里者,寒濕水飲痰血結也。


遲脈

遲脈三至一息,屬陰、為寒、主髒,遲而有力為冷痛,遲而無力為虛寒。左寸遲者,陰寒在心,寒凝心脈,胸陽不振,而心痛停凝,治以瓜蔞薤白白酒、桂枝甘草、附子之類。左關遲者,陰寒在肝,肝主疏泄、藏血、主筋,今肝氣陰凝,故癥結攣筋,治當以暖肝、疏肝、散結、解痙。左尺遲者,陰寒在腎,故腎虛便濁,女子不月,治當溫陽補腎。右寸遲者,陰寒在肺,肺為貯痰之器,今寒邪傷肺,故寒痰之積,治當溫肺化痰,小青龍、射干麻黃、姜辛之類。右關遲者,寒在脾胃,胃傷冷物,治當溫中散寒,附子理中、良附之類。右尺遲者,寒在下焦,腎陽虛衰,故藏寒泄瀉,小腹冷痛,治當溫腎止瀉。脈之愈遲,真陽愈憊,至於一呼一至、兩呼一至,陽氣離散,急當大劑回陽,四逆湯、參附之屬,或可挽回一線生機。


數脈

左寸數,而見頭痛上熱、舌瘡煩渴者,心之熱也,治宜導赤散、涼膈散之類。左關數,而見目淚耳鳴、左顴發赤者,熱在肝膽,治宜瀉青丸、龍膽瀉肝湯、大小柴胡湯之類。左尺數,而見消渴不止、小便黃赤者,腎之熱也,治宜知柏地黃湯之類。右寸數,而見咳嗽吐血、喉腥嗌痛者,肺之熱也,治宜清金化痰湯、葦莖湯、瀉白散之類。右關數,而見脾熱口臭、胃反嘔逆者,熱在脾胃,治宜清胃散、瀉黃散、玉女煎之類。右尺數,而見大便秘澀、遺濁淋癃者,下焦有熱也,治宜八正散、萆薢分清飲之類。又表里寒熱為證之四綱,浮沉遲數為脈之四綱,脈之四綱參詳有力無力可定虛實。此為脈學約言。但若欲斷定虛實陰陽,還須整體辨識,不可徒拘於此。天地之象一息萬變,人身證候虛虛實實,明眼人當具慧眼,清心凝神,默察四診,心領神會,一會即覺。


滑脈

滑而有力為陽為實,其中有物,痰火、宿食、血液蓄積不化也。滑而無力為陰為虛,元氣不能統攝陰火,氣血痰食郁而化火,元氣浮越也。兩寸滑實而數者,痰火宿食在上,宿食在上宜吐之,痰火在上宜開泄,實火老痰亦可吐之,所謂「其上者,因而越之」。兩關滑實者,痰火宿食在中,在左關先防風火痰氣上擾,在右關宜消導攻泄。兩尺滑實者,火熱壅滯,血中有熱,治宜清泄。六部滑而無力皆應補虛,元氣充盛而陰火自消,氣血痰食自化。


澀脈

滑則流利,澀則滯澀,澀為脈道不利之象。《說文解字》云:「澀,不滑也。」脈道不滑利者,緣由四端:一者血瘀阻滯,脈道不暢而澀;二則血少精枯,不能充養而澀;三者中有燥熱,灼傷陰血,津虧液耗,不能濡潤而澀。四者血中有寒,實寒收引,虛寒陽衰,氣血得寒凝滯而澀。


虛脈

《脈經》之前,《內經》《金匱》諸書所論虛脈僅指脈來無力。《脈經》之後,虛脈漸為特指脈大而軟、遲。虛脈主虛,不言而喻。脈大而軟遲之虛是脈之虛,血流不能鼓動脈搏。血流不能鼓動,一者固因血虛,二者亦應有氣虛因素。氣能生血,血虛者,補其氣而血自生,未有明醫補血而不及補氣者。故《脈經》虛脈雖言血虛不言氣虛,實已言氣虛。虛脈又主傷暑,暑邪易傷津耗氣,氣泄而脈虛故也。文末脈浮取而大、數,重按而豁然如無者,是陰盛格陽也。陽氣浮越而外見脈大、數,其實陽氣衰竭,內真寒而外假熱,故重按如無。治以附子理中湯冰冷與服者,冷服不為浮越陽氣所拒,而熱藥乘此入里溫補陽氣,是反佐之義。


實脈

實脈,主實證也,必有邪、熱、聚、積。實脈固然實熱證者多,但若實而兼緊,亦見實寒。實脈所治宜攻邪,熱者攻熱,寒者攻寒,邪氣去而正氣安。偏執寒熱者,喜用寒涼,損人陽氣;以姜附為茶飯,流毒亦深。當今醫界,主西醫炎毒之說者,抬手便是銀花、連翹、石膏、板藍根清熱解毒,遂致陽虛者生機隕滅。又有所謂火神之學者,本為糾偏,不善學者竟執為乾薑、附片、桂枝,反至熱毒流溢。陰陽對耦,不可稍偏,望中醫學者能執定陰陽,辨證論治,莫為寒熱偏見所惑,方為實事求是之學。


長脈

長而有度為平脈,氣血充盛。長而過於本位為病脈,邪氣有餘。


短脈

短為氣病,亦有虛實之分。虛則固為氣虛,實證亦有也,其實者為脈氣不利。若氣機不暢,三焦壅滯,痰濁瘀阻,酒客中滿,宿食內停而氣壅於內,皆可致短脈。故短脈未必皆主虛。


洪脈

洪脈者,陽氣滿張,氣壅火亢。然亦有虛實之辨,太過與不及之別。其實者,邪火亢盛,陽氣盛滿,當抑陽瀉火,如白虎湯證。其虛者,多因陰盛格陽,陽氣浮越,而虛滿於外;或因中州脾虛,元氣外越,陰火內盛。治當溫陽潛降、引火歸元,或當補中益氣、昇陽散火。如當歸補血湯證,血虛陽浮而脈見洪大、發熱煩渴,證象白虎,只當補氣生血,人稱類白虎證。凡失血、下利、久嗽、久病之人,俱忌洪脈,是陽氣浮越,均屬危象。

微脈

微者,氣血不足、陽氣衰微之象也。即景岳先生所云:「微脈當概做虛治。」微在左寸,心氣不足,故心虛憂惕。微在左關,肝氣不足,故寒攣氣乏。微在左尺,真陰大損,故髓竭精枯。微在右寸,肺氣不足,故中寒少氣。胃在右關,脾胃陽虛,故胃寒氣脹。微在右尺,真陽耗竭,故陽衰寒極。


緊脈

緊者,如繩轉索,剛勁且硬,不柔和也。言脈拘急而緊張度高,甚則彈手。寒主收引,脈為之緊縮,故可見緊脈。外寒里熱,陽熱鼓盪而寒邪束縛,則緊而有力。陽衰氣虛,陰寒內盛,亦見收引,但緊而無力。另寒瘀、宿食、水邪內阻,脈來不暢,亦可見拘緊。里熱熾盛,膠結於內,脈亦收引,可見沉緊。如《傷寒論》云:「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又有久病重病,或如癌症患者,唯貴於脈象柔和,而脈來剛勁拘緊,硬而彈指不柔和者,是邪盛痼結而正氣衰微,病為難治,再甚則為真髒之脈,預後不佳。


緩脈

緩而從容柔和,是為平脈。緩而偏盛偏衰,是為病脈。緩而滑大多實熱,緩而無力為氣衰。緩而浮者為有風,緩而沉者陽不足。緩而脈大,氣虛受風;緩而脈細,陽虛兼濕。


芤脈

《內經》未論及芤脈,而《傷寒雜病論》首見,《脈經》繼之首論。芤為蔥之別名,按之中空。所謂芤脈即輕取浮大而軟,按之兩邊實而中央空。芤脈之成,脈道不充。充脈道者,氣血也。故血失精虧,氣血虛不能充盈,可見此脈。而瘀血內阻、積血在胸,不充於脈道,脈道不通,亦有見芤脈者。故滑壽《診家樞要》有「右寸芤,胸中積血」論,李時珍亦從「寸芤積血在於胸」一說,李梴《醫學入門》亦有「芤主瘀血不通」。因此,血瘀也有得芤脈者。


弦脈

弦脈生於木氣。木曰曲直,弦脈亦得木氣之象。木能曲則柔,平直則不舒,太過不及皆為病脈。弦如琴弦,端直挺然,而稍帶一分之緊急,氣機不暢而失於條達也。診弦之要,如候木氣,如察生機,詳辨曲、直、軟、硬、柔、剛,而柔弱勝剛強,故柔和軟弱為吉,剛硬為凶,重病弦脈而硬者,已失生機。又木有甲乙,少陽厥陰,少陽主氣,厥陰主血,共為氣血升降出入之樞機。弦之為脈,樞機不利,治以疏解為宜、和法為先。


革脈

《素問·脈要精微論》云:「渾渾革至如湧泉。」《傷寒論》則云:「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脈經》則云:「革脈,有似沉伏,實大而長,微弦。」故而《內經》之革脈,《傷寒論》之革脈,《脈經》之革脈,各有差異。而後世所云革脈「恰如鼓皮,外則繃急,內則空虛」的說法,與《傷寒》之說貼近,多為外急內空。外急者,寒主收引,脈體緊繃;內虛者,精血不足,脈道不充。此仲景所謂「虛寒相搏」。


牢脈

李中梓云:「牢有兩義,堅牢固實之義,又深居在內之義。」牢之為脈,沉弦而實大,深藏於內,輕取不應,沉取方得,得之有力,弦長而實。為里邪郁滯氣機,或癥瘕積聚,或沉疴痼疾,或頑痰,或瘀血,或癰疽。驗之現今臨床,部分癌症患者可見牢脈,乃邪氣為物,氣血痰瘀成毒,痼結於內而成。


濡脈

濡脈者,浮而細軟,按之即無,脈無根也。孫思邈《千金翼方》云:「按之無有,舉之有餘,或帛衣在水中,輕手與肌肉相得而軟,名曰濡。」滑伯仁《診家樞要》云:「濡,無力也。虛軟無力,應指散細,如棉絮之浮水中,輕手乍來,重手即去。」濡脈主氣血兩傷、精虧陰損,又主濕淫傷氣,在尺則水火無根。《瀕湖脈學》云:「濡為亡血陰虛病,髓海丹田暗已虧。汗雨夜來蒸入骨,血山崩倒濕侵脾。寸濡陽微自汗多,關中其奈氣虛何。尺傷精血虛寒甚,溫補真陰可起疴。」


弱脈

弱脈沉小而細軟,輕取不應,重取乃得,脈不能鼓動,陽氣弱也。《診宗三昧》云:「弱為陽氣衰微之候。」《瀕湖脈學》云:「寸弱陽虛,尺弱陰虛,關弱胃虛。」陽為上,陰為下,所云陽虛即上虛,陰虛即下虛,此乃指部位而言,並非特指陽氣陰精之虛也。


散脈

散脈者,浮而無根,脈之散也。輕取則浮大而散亂;中取則弱減如飛花逐蝶散漫而去,如楊花散漫、如落葉漫飛;重取則杳然不見無蹤跡。滑伯仁《診家樞要》云:「散為氣血耗散,臟腑氣絕,在病脈主虛陽不斂,又主心氣不足。」散脈乃元氣浮散於外,先天之本絕,亦無根也,亟當固氣。


細脈

微、細二脈有程度之差別。微脈依稀,若有若無,細微欲絕,生機大衰;細脈縈縈,猶如絲線,雖細不絕,尚有生機。《瀕湖脈學》所謂:「細來累累細如絲,應指沉沉無絕期。」細脈多主於虛,氣血不足,脈道不盈。亦有因邪氣困阻而氣化衰弱,氣機不利,不能鼓動脈道者。


伏脈

伏者,伏藏於內也,故推筋至骨方而得見。伏之為脈,多因氣機閉郁,或陰寒閉厥,或火邪閉塞,或痰氣宿食閉阻,或霍亂陽氣內閉,或疝瘕癥積,邪伏幽深,終致氣機壅塞,脈遂隱而不出,伏藏於內。治當宣通氣機、祛邪開閉,氣機流暢,脈方得出。亦有真火不足而脈伏者,其脈必伏而細微,多見脾腎兩部,正氣衰微,生機難復。滑伯仁《診家樞要》論曰:「伏為陰陽潛伏,關格閉塞之候,為精聚,為瘕疝,為食不消,為霍亂,為水氣,為榮衛氣閉而厥逆。關前得之為陽伏,關後得之為陰伏。左寸伏,心氣不足神不守,常沉憂抑鬱;關伏血冷腰腳痛,及脅下有寒氣;尺伏腎寒精虛,疝瘕寒痛。右寸伏胸中氣滯,寒痰冷積;關伏中脘積塊作痛,及脾有停滯;尺伏臍下冷痛,下焦虛寒,腹中痼冷。」


動脈

《傷寒論》云:「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無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許多醫家拘泥於此,認為動脈僅見於關部,而《脈訣匯辨》認為寸關尺三部皆可見動脈,從臨床實際來看,實應如此。動者其形如豆,局限一部,滑數搖搖,是氣機郁滯某部,甚則氣鬱化火者。或因此失血亡精汗出。或有瘀血痰飲癥積,氣機困守一處,可憑脈判斷在何處何部。亦有因驚恐,或因疼痛,陰陽逆亂、升降失常、氣機緊縮而見動搖者。


促脈

《傷寒論》云:「脈來去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此數中一止有兩因。一為脈因壅遏止住,氣血痰火食郁諸邪阻結;一為元氣虛極,數中應至不至,時一至復來。


結脈

結而不散,遲滯中時一止復來,為脈之結。此緩中一止有邪結,有鬱結,有正氣不足、脈來不續之結。前者為陽,後者為陰。有力為陽,無力為陰。甚者為陽,微者為陰。


代脈

古之醫家大多認為代脈乃一髒無氣,他髒代至,為髒氣衰敗、危亡之兆。《脈訣》云:「代者陰也,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代脈時時動若浮,再而復起似還無,三元正氣隨風去,魂魄冥冥何所拘。」齊德之《外科精義》云:「代者氣衰也,諸病見之不詳。」但若暴病、氣血乍損,或風家、痛家而見代脈者,則非髒氣衰敗之代。又有妊娠,氣血養胎,母體不足而見代脈者,亦非衰敗之代。李梴《醫學入門》:「代脈必死髒氣絕,本人見此大不祥。惟有風家並痛極,三月妊孕卻無妨。又有暴傷氣血者,古人立有灸甘湯。」徐春甫《古今醫統》:「代為氣衰,其死可卜。宜於風家、痛家、妊婦。」


疾脈

脈一息六至為數,一息七八至為疾,又稱極脈。若孕婦無病見此脈者,為臨產脈象,不作病脈。而其主病則分兩端,一陰一陽。一者,陽氣極盛、陰氣欲絕。滑伯仁《診家樞要》:「疾,盛也。快於數而疾,呼吸之間脈七至,熱極之脈也。在陽猶可,在陰為逆。」李中梓《診家正眼》:「左寸居疾,弗戢自焚。右寸居疾,金被火乘。左關疾也,肝陰已絕。右關疾也,脾陰消竭。左尺疾兮,涸轍難濡。右尺疾兮,赫曦過極。」二者,真陽大衰,元氣上越,陽光浮露於外,而見極脈者,是陰極似陽,當回陽納氣,亟拯欲絕之陽氣。鄭欽安《醫法圓通·辨脈切要》云:「若內傷已久,元氣將脫之候,脈象有極洪、極長、極實、極數、極勁之類。」故脈之陰陽可不察乎?二十八脈皆以陰陽為繩墨。


縱觀二十八脈,說難不難,說易不易,要真正掌握其中奧秘,還需要假以時日,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只有請加練習,仔細琢磨,並加以臨床診療,方能體味其中妙趣與奧義!

我是魏醫生說養生,如果您有任何健康問題,都可以私信我!

您的點讚和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