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路腳後跟就痛?五種常見足跟痛疾病的診治方案,內附圖文詳解

中醫內科趙醫師 發佈 2020-05-11T16:19:53+00:00

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只要走多了路就會感覺到腳後跟非常疼痛,而且這種疼痛的感覺是越來越劇烈的,這也讓很多人都感到特別苦惱。

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只要走多了路就會感覺到腳後跟非常疼痛,而且這種疼痛的感覺是越來越劇烈的,這也讓很多人都感到特別苦惱。那麼足跟痛,一走路就痛,大家有什麼好辦法呢?如果有存在著這樣的疑惑的人就趕快來看看這篇文章,這裡肯定有人們所需要的解決方法。

足跟一側或兩側出現疼痛,不紅不腫,行走不便,又稱腳跟痛。是由於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疾病。常見的為跖筋膜炎,往往發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長期、慢性輕傷引起,表現為跖筋膜纖維斷裂及修復過程,在跟骨下方偏內側的筋膜附麗處骨質增生及壓痛 。


五種足跟痛的痛點及定位圖示

①足跟墊萎縮 ②足底筋膜炎 ③巴克斯特神經卡壓綜合症 ④跟骨壓縮性骨折 ⑤踝管綜合症


一.足底筋膜炎

原因:足底筋膜起於跟骨底內側,與遠端趾骨相連並分裂為五束,這些纖維同時與周圍的真皮、橫向的跖韌帶以及屈肌腱等緊密相連。尤其在第一跖趾關節,背屈運動能夠增強足底筋膜的張力與足底縱弓結構,但其本身缺乏彈性,僅能延長4%左右。也有許多人稱之「足底筋膜退變」。


跟腱或腓腸肌緊張而導致踝關節的屈曲角度減少,與足底筋膜炎的發展也有相關性。肥胖、過度負重以及其他獨立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不合適的鞋和鞋墊、過度訓練、距下關節活動度降低等。尤其,高足弓與扁平足更是誘發足底筋膜炎的主要原因。


臨床表現:病人經常感受到起始疼痛,即晨起或者長時間休息後邁出第一步更加明顯,行走數步後疼痛有所緩解,但隨步行時間的增長或站立時間的增加,疼痛會加劇。疼痛呈銳性疼痛而無放射性。


體格檢查:多出現於跟骨結節周圍且局部壓痛明顯,沿筋膜走行觸及壓痛,足底筋膜緊張時更加明顯,例如踝關節背伸狀態中。

第一趾的背伸可以導致足底筋膜的牽拉,造成疼痛。示指所示:緊張的足底筋膜。


診斷:負重的足部X片是必要的,用於發現骨刺及鈣化,但屍檢表明:骨刺多集中於趾短屈肌起始部而不是在傳統認為的足底筋膜疼痛部。


治療:對於所有病例均應採取保守治療為主,休息和功能性治療,自行拉伸訓練,腳後跟墊,矯正鞋,冰敷,NSAID,減肥。定製的矯正鞋和鞋墊有助於減少第一跖趾關節背屈,有助於減少足底筋膜的最大張力。8周時與跟腱拉伸作用相比,足底筋膜拉伸的效果更好。


手術治療:局限於筋膜切開而非去除骨刺。過去幾十年內窺鏡由於其康復時間短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有效率可達 76%。對於腓腸肌萎縮的病人可以採用腓腸肌松解,81% 的患者疼痛減輕。


二.足跟墊萎縮

原因:足跟墊為跟骨下方,富含脂肪的一塊組織。本病好發生於50歲以上,由於水分、膠原以及彈性的丟失,造成足跟墊的萎縮。


臨床表現:疼痛多呈深部痛,無放射性,集中於跟骨結節中央承重部位。易被誤診為足底筋膜炎,赤足行走或走在堅硬的表面易誘發,少走路則減輕。跟骨結節足底側易出現壓痛,與腫脹程度相關。疼痛通常與踝關節、足趾活動度及結節壓迫無關。


診斷:跟骨側位片可用於測量足跟墊的厚度,而MRI也不是必需的,但是其可以說明足跟墊的腫脹與萎縮。

跟骨側位像:AB 代表皮膚水平,CD 代表跟骨結節水平,EF 為二者之間連線,其長度代表跟骨墊的厚度


治療:NSAIDs, 定製的矯正鞋和矯正鞋墊為最佳。由於本病多由機械原因引起,減少擠壓及負重是有效的方法。皮質類固醇局部注射應該避免,因為其容易造成遠期進一步的萎縮。手術方法也不推薦,尚無有效的方法處置或者更換為新的足跟墊。反而容易造成皮膚壞死等其它併發症。


三.巴克斯特神經卡壓綜合症

外側足底神經的第一分支,唯一一支位於拇展肌與趾短屈肌下,同時在方肌上的神經。支配方肌,趾短屈肌,小指外展肌,以及足底外側皮膚、跟骨骨膜、沿足底韌帶的感覺。


易發生卡壓的地方:1、在拇展肌的下方 2、神經通過內側跟骨結節處。

巴克斯特神經易受卡壓的兩點:1、拇展肌(Abductor halluces)、趾短屈肌(Flexor digitorum brevis)與足底方肌(Quadratus plantae)之間。2、神經繞過內側跟骨結節(Medial calcaneal tuberosity)前時


臨床表現:疼痛多位於跟骨前4-5cm,或在跟骨結節遠端,疼痛多為熾熱痛,沿外側足底放射。其多與足底筋膜炎並存。


體格檢查包括:腓腸肌比目魚肌是否萎縮以及足後部的力線。足後部由於脛後肌腱力量不足所致的外翻與馬蹄足所致的內翻可以加重症狀。


治療:早期包括:休息,冰敖,NSAIDs,足後部力線異常的矯形,局部的理療。如果保守治療無效且症狀持續 3 月,可以考慮手術減壓。包括:松解覆蓋在神經表面的拇展肌的深、淺筋膜。而對於是否消除跟骨前骨贅,目前意見不一。但對於開放手術而言,89% 的患者滿意率較高。


四.跟骨應力性骨折

原因:全身最大的跗骨,跟骨的壓縮骨折(圖 5)並不常見,其發生率僅位於跖骨之後。好發於運動員,軍人,以及骨質疏鬆的老年人。多由於反覆的負荷過重以及骨吸收與成骨不一致引起。

跟骨壓縮骨折: 跟骨側位片箭頭所示


臨床表現:疼痛多劇烈,彌散沿著跟骨內外側分布。活動及負重時加重,休息時也不見得減輕。沿跟骨外側有壓痛,跟骨擠壓實驗陽性。


診斷:跟骨側位片在症狀產生 2-8 周后可以顯示跟骨骨小梁的破壞,儘管這些圖片在疾病的早期多被認為正常。與正常骨小梁垂直的硬化骨線預示著壓縮骨折的癒合。當疼痛持續而平片沒有證據時,MRI 或者骨掃描有助地診斷。


治療:包含積極的處理,短腿石膏固定 4-8 周。還包括補充 VD 以及進行骨密度檢測。經過固定後,正常活動可以恢復。預後是良好的,極少需要手術。嚴重的錯位與力線異常不常見,不癒合的可能低。


五.踝管綜合徵

原因:脛後神經血管神經束在踝管內受擠壓而產生的症狀。本症相對不常見,易被過度診治。平足最易導致踝管綜合徵,是由於後足外翻及前足外展易致神經受壓。其餘的原因還包括: 骨折,踝管空間狹窄,腱鞘炎。全身系統炎症性關節病,糖尿病,類風濕等。


臨床表現及體格檢查:患者主觀感覺模糊且定位困難,然而疼痛與麻木多發生於踝關節與跟部內後方,多放射於足底。久站及活動時加劇。感覺遲鈍影響睡眠。特別卡壓明顯時導致肌力減弱,首先表現趾外展肌進而影響小趾外展肌力。沿踝管產生的 TINEL 症與沿脛神經分布導致的不可修復的感覺減退,是最重要的症狀。其餘刺激方法,例如背伸運動,拉伸脛神經,也容易誘發病變。


診斷:MRI 對於診斷踝管解剖異常及占位導致的脛神經受壓具有重要作用。神經傳導速度及肌電圖有助於確診。然而卻具有假陰性。


治療:非手術方法包含 NSAIDs,與固定。對於扁平足的患者應穿戴專門的矯形鞋。對於局部注射皮質類固醇需慎重,有導致肌腱斷裂與注入血管內的風險。而手術適用於那些非手術治療無效且明顯占位的患者,包括仔細去除屈肌支持帶,還有的建議將外展肌下膈膜去除徹底松解內側足底神經。

上述三圖均提示踝管腱鞘囊腫占位(星標),壓近內側足底神經(紅箭頭)與外側足底神經(藍箭頭)


疾病預防

1、青少年跟骨骨骺炎多數由於跟骨外傷,長期跑跳引起,因而在此期患者,跟骨骨骺正在發育階段應避免跑跳,尤其是高處跳下,在症狀早期應注意此點;


2、老年性足跟痛多由於勞損,跖腱膜炎,跟骨結節滑囊炎,脂肪墊變性引起。此期應避免長期站立,長期行走,抬高足跟可以減輕足跟負荷。穿定製的矯正鞋墊,這樣使全身重心前移,減少足跟部受壓,減肥治療;


3、平足症引起足跟痛是由於足弓減少或消失,足跟骨向前傾倒,則在長期行走時疼痛出現,故應使用特殊定製的矯正鞋,配合足弓支撐的矯正鞋墊,改善足底異常的生物力學狀態;


4、類風濕性跟骨炎,應先用藥控制類風濕後,並在鞋內墊軟墊;


5、外傷性跟骨痛多由於石膏固定不當,在製做石膏時足底應用力將濕石膏向足心擠壓,以免因長時固定石膏做成平底,而引起足弓消失。同時儘可能減少臥床時間,儘早下地步行鍛鍊。避免脂肪墊萎縮。


注意事項

一、儘量避免穿著軟的薄底布鞋;

二、在足跟部應用厚的軟墊保護,也可以應用中空的跟痛墊來空置骨刺部位,以減輕局部摩擦、損傷;

三、經常做腳底蹬踏動作,增強跖腱膜的張力,加強其抗勞損的能力,減輕局部炎症;

四、溫水泡腳,有條件時輔以理療,可以減輕局部炎症,緩解疼痛;

五、當有持續性疼痛時,應該口服一些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

六、如果疼痛劇烈,嚴重影響行走時,局部封閉治療是療效最快的治療方法;

七、使用定製的矯正鞋和矯正鞋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