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抑制劑是如何對抗癌症的?

瀟湘名醫 發佈 2020-05-12T04:39:53+00:00

PD-1抑制劑和PD-L1抑制劑是通過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但是,當機體微環境發生變化時,T細胞會高表達PD-1蛋白,腫瘤細胞會伸出一個帶有PD-L1蛋白的小手,握住T細胞身上的PD-1,發出「我是自己人」的信號,藉此躲過T細胞攻擊的同時,還會抑制T細胞的增殖和活化,誘導T

PD-1抑制劑和PD-L1抑制劑是通過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目前常見的有O藥-歐狄沃(Opdivo)、K藥-可瑞達(Keytruda)、T藥-阿特珠單抗(Tecentriq)、I藥-德魯單抗(Imfinzi)、B藥-巴文西亞(Bavencio)等。

免疫治療分為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被動免疫有抗腫瘤單克隆抗體、過繼性免疫;主動免疫有細胞因子、腫瘤疫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其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就包括了我們平時經常聽到的PD-1抑制劑和PD-L1抑制劑。

我們的免疫系統包含了常見的白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巨噬細胞、B細胞等淋巴系統相關的器官和組織。PD-1主要在激活的T細胞和B細胞中表達,功能是抑制細胞的激活,過度活躍的T細胞和B細胞會引起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因此PD-1對維持機體免疫功能的平衡非常重要

人體細胞正常分裂產生的遺傳基因發生異常的細胞,通常會被機體的T細胞全部殺死。但是,當機體微環境發生變化時,T細胞會高表達PD-1蛋白,腫瘤細胞會伸出一個帶有PD-L1蛋白的小手,握住T細胞身上的PD-1,發出「我是自己人」的信號,藉此躲過T細胞攻擊的同時,還會抑制T細胞的增殖和活化,誘導T細胞凋亡。(如圖一)

圖一:腫瘤細胞躲過T細胞的攻擊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T細胞受到腫瘤細胞的抑制,也就降低了機體的免疫力,免疫系統拼盡全力也無法消滅癌細胞;另一方面,癌細胞自身也會偽裝、欺騙免疫系統,躲過攻擊,最終形成腫瘤。

而PD-1抑制劑進入人體後,會與T細胞的PD-1蛋白結合;PD-L1抑制劑進入人體後,會與腫瘤表面的PD-L1蛋白結合;使PD-1及其配體PD-L1無法接觸,拆穿癌細胞的偽裝,部分恢復T細胞的功能,使這些T細胞能夠繼續殺傷癌細胞。(如圖二)

圖二:PD-1和PD-L1抑制劑拆穿偽裝,讓T細胞重新識別腫瘤細胞

使用PD-1抑制劑,如何評價藥效?

對於絕大多數實體瘤(淋巴瘤除外),PD-1抑制劑起效平均時間大約是2-4個月。因此,用藥以後,每隔6-8周,複查一次影像學為宜。

影像學提示腫瘤縮小或者穩定,可以繼續用藥。標準方案是:手術或同步放化療後,鞏固性、輔助性使用的患者,PD-1抑制劑建議用滿1年;而晚期、全身轉移的患者,建議用滿2年。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使用PD-1抑制劑滿6個月,腫瘤縮小超過30%以上的患者,可以再鞏固2-3次後,酌情調整劑量或停藥即可。

如果影像學提示腫瘤增大,但患者一般情況尚可,可以再用藥2-3次,因為10%左右的患者會出現「假進展」。如果第二次複查,腫瘤繼續增大,就要考慮換藥。

PD-1抑制劑的副作用如何?

總體上,PD-1抑制劑的副作用要比傳統放化療要小很多。

30%的患者在使用PD-1之後可能出現「流感」樣表現,如發熱、乏力、頭暈、全身肌肉酸痛、嗜睡等,對症處理即可。

5-10%的患者會出現免疫相關的炎症反應,如甲狀腺炎(甲亢、甲減等),免疫性肺炎,免疫性腸炎,免疫性肝炎,免疫性心肌炎等。這些不良反應相對嚴重,需要及時到相應專科就醫處理。

(藥劑科 陶小妹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來源:北京世紀壇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