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都會犯的減肥誤區,艾灸這2個穴位幫你祛濕氣、減體重

正安中醫 發佈 2020-05-12T09:23:20+00:00

可能是你方法用錯了,找對方法才能既祛濕又減重。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

本 期 導 讀

減肥總是失敗?可能是你方法用錯了,找對方法才能既祛濕又減重。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立夏之後,溫度明顯升高、雷雨增多,全國多數地區開始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都會明顯增多,迎來了一年中濕氣最重的時候。

連綿不斷的雨季、錯誤的飲食都在加重身體內的濕氣

一直下個不停的雨,或者潮濕的空氣以及常年見不到陽光的空間,潮濕、陰冷的環境,很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加重身體內的濕氣。


圖源:攝圖網


立夏時節,除了外部環境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外,我們日常的一些不正確的飲食,比如難以消化的一些油膩食物,就容易在體內堆積成濕;或者雖然雖然沒多吃,但由於自身的消化能力不足,吃一點兒就膩住了,也容易生濕。

為什麼用了很多方法,卻總是瘦不下去?

古人認為「肥人多痰而經阻氣不運也」

「谷氣勝元氣,其人肥而不壽;元氣勝谷氣,其人瘦而壽。」見於晉·楊泉《物理論》。意思就是:當你吃的東西,超過了脾胃的消化能力時就會胖,反之就瘦。而痰濕纏身的朋友,基本上脾的運化能力都不會太好。

脾臟喜燥惡濕,濕邪侵犯,最容易耗傷脾陽,導致脾運化水濕功能失職,體內水濕內停,引起泄瀉、水腫、嘔吐、口吐痰涎;脾主升清,濕邪困脾,清陽不能上升頭目。濕氣是萬病之源,體內濕氣加重,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有可能導致喝水都長肉的情況。


脾主運化水濕,一則濕氣重多是由於脾胃運化水濕功能失調,水濕積聚體內所導致,二則我們體內的代謝產物的排除需要藉助脾的力量,如果「脾氣虛」,髒東西就會滯留在體內。


這些髒東西是什麼呢?有可能是多餘的脂肪,也有可能是異常的分泌物、排泄物等。之所以,用節食、藥物等減肥,卻總是瘦不下去,主要還是沒有找到根本原因,以及方法用錯了!


胖人多陽虛

由於外型的原因,很多人總以為胖人很壯實,其實他們的身體多數都是虛寒的。實際上,正是由於胖人體內的脂肪較普通人多,特別是游泳圈越來越大的人,他們體內的寒氣越重。如果你用手去摸胖人的皮膚的話,一般都是涼涼的,這是由於他們體內缺少陽氣,身體為了抵禦寒冷,便開始囤積脂肪,以以起到保溫的作用

就像小時候我們見到的那些沿街賣冰棍的,為了防止冰棍化掉,都會在外面包裹上厚厚的棉被,胖人身上的脂肪就像是那層棉被。所以大家常說「胖人多陽虛」,與「壯實」的外表相比,一般情況下,越胖的人越虛,越虛身體就會更加努力的囤積脂肪,形成惡性循環。


圖源:攝圖網


因此對於胖人來說,在夏天來臨之際,養陽化痰濕才是正確的減重打開方式,幫你少走彎路。

艾灸,養陽又祛濕,幫你清爽過夏天

《本草從新》載:「艾草,通經絡,理氣血,逐寒濕,是純陽之物」。《本草綱目》中載:「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合」。

艾葉是純陽之物,而艾灸則有開郁、祛濕、補陽氣的作用,對祛除體內濕氣效果很理想


艾灸保健,祛濕有力

❀ 大椎穴:通陽散寒

大椎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脈上的穴位,督脈主一身之陽氣,具有清熱解表、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功效,用導引按蹻對此穴施以補法,可以通陽散寒


❀ 豐隆穴:化一切痰

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1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處;為祛痰要穴,施以艾灸,可化一切的痰,有形的痰,無形的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