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水庫修建:周總理親自視察規劃,清華學生力排眾議擔設計重任

中國網文化 發佈 2020-05-12T11:29:22+00:00

新中國成立前,在潮白河兩岸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潮白河水滾滾流,流不完的眼淚流不盡的愁,沖走多少平川地,捲走了多少房子牛,它呀,要了多少人的命,害得妻離子散流落在街頭…

燕山懷中一泓水,潤澤京華千萬人。今年是密雲水庫開工建設60周年。60年前,為了修建這條關係北京生存和發展的水脈,從規劃、設計,到移民、施工,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1.

新中國成立前,在潮白河兩岸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潮白河水滾滾流,流不完的眼淚流不盡的愁,沖走多少平川地,捲走了多少房子牛,它呀,要了多少人的命,害得妻離子散流落在街頭……」新中國成立後,水利地質部門對密雲水庫壩址進行勘探,擬議1966年前後興建,工期5年。

1989年3月3日,《北京日報》3版

1958年6月26日,剛剛在十三陵水庫工地參加過勞動的周恩來總理,不顧一身疲勞,乘坐吉普車去密雲,視察規劃中的密雲水庫壩址。

那時的公路是碎石路面,汽車顛簸,塵土飛揚。周總理當時已步入花甲之年,長途跋涉,同行的工作人員都為他的身體擔心。當車到達密雲南鹼廠村潮河河灘時,周總理下車毫無倦意地大步向前走,全然不顧腳下滾燙的一步一陷的沙灘和凹凸不平的亂石堆,只專心一意地遠望近觀,察看地形。走到規劃中的潮河壩址,他隨便坐在河灘中的一根木頭上,一邊認真地看鋪開的庫區地形圖紙,一邊同大家一起研究方案。認真聽取水利專家們關於潮白河歷史災害和修建水庫規劃設想的匯報後,周總理提出問題與大家磋商,經過仔細推敲、研究論證和優化對比,同意了潮河主壩與九松山副壩的規劃壩址。之後,他站起身來向清華大學張光斗教授詢問國外建庫情況和當時有何先進工程技術。他堅定地說:「我們一定要有敢於趕超國外先進技術水平的思想。他們有的,我們要有;他們沒有的,我們也要有;我們今天沒有的,明天就要有。」

1959年,正在建設中的密雲水庫攔河壩。李晞/攝

不久,周總理親自主持國務院會議,專門研究了修建密雲水庫的問題。會上決定把治理規劃中擬定的修建密雲水庫的計劃提前到1958年汛期過後開工。(1989年3月3日《北京日報》3版,《周總理領導我們修建密雲水庫》)

2.大學生擔設計重任

據本報1958年6月25日2版《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報導,當年3月初,清華大學水利系接受北京市委託,負責設計三家店大型水庫、密雲大型水庫兩個樞紐中的一個樞紐和昌平區六個小型水庫。按照常規,像三家店水庫、密雲水庫這樣的工程要兩三年時間才能設計出來,但密雲水庫由水利系教師和畢業班學生負責設計,只用了三四個月便完成了。

1958年,清華大學水利系學生研究密雲水庫的設計藍。徐國興/攝

不過,決定接受「真刀真槍」畢業設計任務的過程,並非風平浪靜。

一開始,有些人反對由學校承包設計工程,他們說:「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一定要失敗,外國學校都沒有這樣做的。」另一些人說:「教學和生產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樣做等於提早半年畢業。上馬上不得,上了下不來。」還有一些人抱著等著瞧的觀望態度,認為:「既然市委的任務提出來了,反對也沒有用,不干也不行,以後出了問題就知道了。」

1958年8月27日,《北京日報》2版

面對這種局面,清華大學水利系黨總支發動了一場解決「上馬之爭」的大辯論。結果,大多數青年師生熱烈擁護「上馬」,很多同學寒假裡剛剛下鄉幫助京郊農民興修水利,聽說要參加水庫設計,勁頭十足。最終,贊成派占壓倒性優勢,畢業設計如期「上馬」。(1958年8月27日《北京日報》2版,《真刀真槍作畢業設計一箭五雕》)

在設計中,師生們從多快好省出發,儘量採用先進的方案與新的結構形式。水庫要攔河修築大壩,先得把河水引走,成千上萬的人們才能在干河灘上施工。這是修建水庫的關鍵問題之一。過去,大多從山裡鑿一個大隧洞來宣洩河水,但這樣做費時費工。師生們左思右想,提出以廊道代替隧洞的方案,就是在山坡腳下修築一個幾人高的混凝土大廊道,把河水引走。這樣,不必挖堅硬的石頭,比較省工,又能縮短工期。經過一遍又一遍縝密計算、核對,方案才交付施工。(1959年9月22日《北京日報》2版,《在密雲水庫工地上鍛鍊成長》)

1959年9月22日,《北京日報》2版

3.20萬「愚公」建水庫

1958年9月1日,密雲城北的深山峽峪里響起了震天的開山炮聲,當時華北最大的綜合性水利工程——密雲水庫開工興建。

據本報1958年9月2日1版《密雲水庫開工》記載,密雲水庫主要工程有橫跨潮、白兩河的兩座主壩和10多座副壩,還要開挖一條隧洞、一條導流廊道、三條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以及發電隧洞。水庫建成後,可以蓄水41億立方米。水庫全部工程共需開挖、填築土石方2300萬立方米,比全國聞名的官廳水庫多20倍。水庫建成後,對防洪、灌溉和解決北京、天津的用水問題有很大意義。而且,潮河流域的南部山區就可以不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災害。

1958年9月2日,《北京日報》1版

國家號召修建密雲水庫的消息一傳出,立刻就掀起了報名築庫的熱潮。很多人自帶工棚、小車、銑鎬、炊具、乾糧、行李,跋山涉水,奔來密雲。薊縣一批建設者冒暴雨、頂烈日,兩天半疾行200多公里趕到工地。寶坻縣程萬田一家四口,全部出馬。玉田縣王永寬叔侄爺兒八個,一齊上陣。工地上,開山炮驚天動地,手推車往來如梭;皮帶機頭砂料飛瀉,羊腳碾下土浪連綿……

1959年,戰鬥在密雲水庫工地大壩的寶坻支隊董存瑞突擊隊隊員在上料。

「這哪裡是建壩,簡直就是搬山。」當年的水庫建設者李海忠說。李海忠來自河北寧河縣,負責工地的物資供應。「那時候用得最快的就是土筐,每星期就要換一遍,一換就是幾千個。」而小推車更發揮了現在難以想像的作用。李海忠說:「一輛小推車,一般也就裝三四百斤,可我們那時候都是『千斤車』,也就是要裝滿1000斤,半噸重,照樣推著車賽跑。」

1959年9月2日,《北京日報》2版

當年的水庫建設者王禮回憶,最累的是冬天,密雲水庫工地上的溫度能低到零下20多攝氏度。可工地上好多人打著赤膊還在渾身冒汗,頭頂升騰著一片白霧。那時候好多人連吃飯的時間都捨不得歇工,拿著個窩頭邊干邊吃。往往是小車推到半路,窩頭已經凍成個硬疙瘩,咬不動了……(2010年9月1日《北京日報》9版,《「千斤車」推出了水庫大壩》)

據統計,參加密雲水庫建設的共有20多萬人。他們當中,有來自河北和北京的19萬多名公社社員,還有1萬多名解放軍官兵。

1959年3月,北京市第一通用機械廠為密雲水庫趕製了大批鬥車。王一波/攝

當然,密雲水庫的建設也離不開全國各地的支援。北京市起重機廠等工廠的工人們為水庫趕製皮帶運輸機通宵苦戰;福建省20多個縣為水庫編織草袋連夜趕工……東北的木材、江南的大米、鞍山的鋼軌、三門峽的鑽機等物資,也源源不斷地運到工地,成為工程順利完工的保障。(1959年9月2日《北京日報》2版,《大協作的凱歌》)

1959年汛期,正在建設中的密雲水庫經受了數次每秒1000立方米以上洪峰的考驗,勝利攔洪,潮白河兩岸人民拍手稱頌。1960年9月,密雲水庫全面竣工。

4.做出犧牲的庫區移民

為保證密雲水庫順利修建,世代生活在庫區的村民做出了犧牲和貢獻。

總面積188平方公里的密雲水庫,由潮、白二河匯聚而成。萬頃碧波之下,有小山,有溝岔,還有曾經是密雲最為肥沃的燕落平原。

1958年,黨和政府一聲令下,5萬多密雲人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16.9萬畝良田被淹沒,加上工程、道路占地,共減少耕地24萬畝。其中,庫區65個村莊整體搬遷。

2010年9月1日,《北京日報》9版

「一輛馬車就把全部家當拉出來了。」移民時正值壯年的套里村村民鄭廣賢回憶。所謂全部家當,其實只是一家人的衣服、被褥和少量財物。全村人扶老攜幼,走了整整一天,才來到現在的套里村所在地。(2010年9月1日《北京日報》9版,《移民村人均年收入過萬元》)

2017年11月28日,《北京日報》8版

位於工程設計中水庫中心區的尖岩村也是舉村搬遷。「國家說讓搬就搬,全村老少沒有一句怨言。」當年,村民劉顯朋才19歲,「我記得是那年八月十五前後,就一個月時間,我們村100來戶、400多口人,全遷到了6里地外的北白岩村。」那時候,小車推著,牲口馱著,大人肩扛手提,年幼的孩子坐在籮筐里。因為時間緊急,只帶出了糧食、衣服和農具,板櫃等大件的家具全留在了那裡。這邊村民緊趕慢趕往外搬,那邊,一輛輛滿載物資的大卡車已經「突突突」開進工地。(2017年11月28日《北京日報》8版,《尖岩村的故事》)

事實上,密雲水庫在歷史上共有三次移民經歷。

第一次就是上述的1958年建庫之初的移民。

第二次發生在1974年。當時,密雲水庫蓄水水位達到153米,是自水庫建成後水位最高的一年。庫區「壓寶地」(157.5米以下)大部分被淹,庫邊一部分村莊房屋進水,生產生活出現了困難。從1974年到1976年,共有13個村近4000人遷往水庫南部的十里堡、西田各莊。

1974年,密雲黃墳子大隊的社員在密雲水庫捕魚。王寶琴/攝

第三次發生在1995年。這是因為到上世紀90年代初,水庫周邊地區的人口已嚴重超載。國務院決定將居住在水位155米以下和生活條件比較差的15000人搬遷出庫區。歷時6年,從密雲水庫周圍共分三批移民12484人到通州和順義,另有2724人選擇了投親靠友。(2017年11月20日《北京日報》3版,《密雲水庫蓄水量20億立方米是怎麼來的?》)

2017年11月20日,《北京日報》3版

歷史資料:京報集團圖文資料庫、新華社

來源:北晚新視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