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聲》,那些往事那些歌

歲月的寶藏 發佈 2020-05-13T03:29:11+00:00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麗·安德魯斯、克里斯多福·普盧默、理察·海頓主演,於1965年上映。電影改編自瑪利亞·馮·崔普(Maria von Trapp)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團》,最初以音樂劇的形式於百老匯上演。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麗·安德魯斯、克里斯多福·普盧默、理察·海頓主演,於1965年上映。


電影改編自瑪利亞·馮·崔普(Maria von Trapp)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團》,最初以音樂劇的形式於百老匯上演。電影講述了1938年,年輕的見習修女瑪利亞到退役的海軍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以童心對童心,讓孩子們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這時,德國納粹吞併了奧地利,上校拒絕為納粹服役,並且在一次民歌大賽中帶領全家越過阿爾卑斯山,逃脫納粹的魔掌。


影片中插曲《Do-Re-Mi》《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等廣為流傳。這一闋闋散發著人性聖潔光輝的歌曲至今仍有繞樑三日不絕於耳的魅力,讓我們有「天籟就在人間」的感悟。而這些熟悉的歌曲背後,也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音樂之聲》:醍醐灌頂的歌聲畫卷


作為電影《音樂之聲》開場的第一首歌,這首和片名一樣的歌曲讓人充分領略到歌舞片與音樂劇的最大區別。茱莉·安德魯斯宛如出谷黃鶯般高亢亮麗的開嗓、和阿爾卑斯山廣袤壯美的自然景觀水乳交融地搭配在一起,也成為了一開場就令人醍醐灌頂的記憶標籤。


「群山在仙樂聲中甦醒,歌聲裊裊,傳頌千年。」三言兩語帶來的這份直入人心的穿透力,也征服了澳大利亞導演巴茲魯赫曼,當他用後現代手法藉助現代歌曲為自己的影片《紅磨坊》中的文藝青年克里斯蒂安塑造極具藝術天賦的形象時,率先想到了「音樂之聲」這句短短的開場來製造令人眼前一亮的驚艷效果。


《哆來咪》:趣味盎然的音樂啟蒙


這是影片《音樂之聲》中流傳最廣的一首歌,它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一語雙關地賦予了從1到7每個音級一個具體而生動的詞彙含義,不僅能夠讓人通過這種形象的方式迅速記住每個音級的正確發音,還讓人領略到音樂的真諦——這七個看似簡單的音級可以幻化出豐富多變的悅耳旋律。


關於這首「哆來咪」到底有多耳熟能詳,可以這麼說,人們對它爛熟於胸的程度幾乎可以和聖誕節的標籤曲「鈴兒響叮噹」(Jingle Bell)或者新年第一曲「友誼地久天長」(Auld Lang Syne)並駕齊驅。經過歲月的洗禮,這首被中學音樂課本收錄的歌成為很多人永遠抹不掉的成長記憶,聽到就能跟著哼出來幾乎成了一種本能。



《雪絨花》:愛國情懷的絕佳代言


不管是否看過《音樂之聲》這部影片,人們都無法把這首歌和」哆來咪」一樣從記憶中抹掉,特別是那句「祝我祖國萬年長」,成為了許多人幼小的心靈中一份家國情懷的啟蒙。較之其他的歌舞片,《音樂之聲》有著一種樸素純潔的價值觀,而這首歌的出現,正是這種價值觀的集中展現。


這首借物詠志的「雪絨花」,旋律上有著濃郁的奧地利特色,以致於很多人誤以為它是奧地利的民歌,然而是事實上,它卻是出自作曲家羅傑斯和作詞家海默斯坦這對音樂劇和歌舞片的黃金搭檔之手的地道原創作品。而且這也是海默斯坦生前寫的最後一首歌,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的他抒發的愛國情懷,正是他最後的心聲。



《我最愛的事》:自由寫意的爵士典範


如果沒有隨後出現的「哆來咪」,這首「我最愛的事」應該是片中最能展現女主人公瑪麗亞活躍個性的一首歌。通過它輕鬆自在、俏皮傳神的撫慰,瑪麗亞和馮崔普上校家的孩子們首次打破隔膜、建立起了彼此的信任,茱莉•安德魯斯一氣呵成的詮釋帶給人們一份與「哆來咪」異曲同工的童趣。


在創作中,羅傑斯加入了一些爵士音樂的元素來凸顯這首「我最喜歡的事」應有的喜悅及興奮感,因此,它也成了許多爵士歌手和樂手經常拿來作為活躍氣氛的首選。其中以後咆勃(Postbop)的代表人物約翰柯川狂野的即興演奏版最為出名,原本就已經極富跳躍感的這支曲子在他的手中變成了一場任性的撒歡兒。



《孤獨牧羊人》:中音歌手的炫技利器


聽到這首「孤獨牧羊人」的時候,你很難不被茱莉•安德魯斯別致的唱腔吸引。這種唱腔其實是瑞士傳統音樂中一種最具特色的山歌唱法,叫約德爾調。這些聽著簡單的「萊伊哦」聲音,源自阿爾卑斯山區的牧民呼喚羊群和牛群時發出的喊聲,通過真假聲的快速交替製造出來的神奇有趣的效果。


約德爾調這種非常有特色的真假聲快速切換技巧,需要達到一定的造詣才能靈活自如,所以它也成為許多歌手展示個人實力時的一項必殺技。曾一曲「故園之戀」獲得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通俗組冠軍的陳汝佳,就是靠著這種技巧先聲奪人的。關牧村、羅天蟬、沈曉岑、成方圓等偏中音的女歌手都曾翻唱過這首歌的中文版。



《我有信心》:堪稱樣板的情緒張力


作為一部改編自音樂劇的電影,片中大部分插曲都散發著濃郁的戲味兒,在旋律的起伏之間,人們能體會到一種因情緒變化而產生的動態之美。讓瑪麗亞鼓起勇氣走出修道院,勇敢接受家庭教師這個新挑戰的內心獨白式插曲「我有信心」,就讓人看到了一個更加真實豐滿的瑪麗亞。


作為原版音樂劇中沒有出現過的一首新歌,這首「我有信心」最特別的地方是它並不是由作曲家羅傑斯和作詞家海默斯坦這對創作音樂劇插曲的黃金搭檔一起完成,而是由羅傑斯包辦的,因為那時海默斯坦已經去世。這首歌起初只為充當瑪麗亞從修道院前往馮崔普家的一段過場音樂,最後卻意外成為片中情緒起伏最大的插曲。



《16眼看要17》:四兩千斤的清新小調


1976年《音樂之聲》以譯製片的方式在國內公映時,這首表現馮崔普上校的大女兒莉莎和小伙子洛夫之間情竇初開的插曲「16歲,眼看要17」曾一度被忽視。雖然在知名度上它無法和「雪絨花」「哆來咪」等膾炙人口的插曲相提並論,但那獨樹一幟的浪漫格調,聽了就讓人浮想聯翩、滿懷憧憬。


按照這首歌表述的意思,片中的大女兒莉莎只有16歲,但實際上扮演這個角色的女演員卡爾當時已經22歲了。在原來的音樂劇中,這首歌先後出現過兩次,一個是莉莎和洛夫的深情對唱,一個是瑪麗亞和馮崔普上校度完蜜月回家,得知莉莎拒絕了洛夫的求愛而對她的一番開解,可惜後面這個版本並沒有出現在大銀幕上。



《一些好事》:推陳出新的柔情替補


如果說莉莎和洛夫的「16歲,眼看要17」是一種少女情懷總是詩的浪漫,那這首瑪麗亞的"一些好事"要表達的愛則多了一份成熟內斂的韻味,而且這又是原來的音樂劇中完全沒有的新創作,由羅傑斯一人完成,專門用來替換原來音樂劇中被砍掉的一首名為"一對平常的夫妻"的插曲。


從百老匯到好萊塢,《音樂之聲》的成功在於它秉承著一種不斷進化的精神,不斷調整包括插曲在內的一些原有素材。結果這部脫胎於音樂劇的電影,在經歷了一系列改頭換面之後,反過來成為了重排音樂劇時遵循的樣板。最終兩者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今天我們在舞台上欣賞到的《音樂之聲》音樂劇已經和電影版相差無幾。



《晚安曲》:寫滿溫情的人間天籟


《音樂之聲》電影里除了靈魂人物瑪麗亞之外,就要數幾個孩子的表現最搶眼了,尤其是洋溢著合聲魅力的「晚安曲」。這首歌在整體風格上和童聲版的主題歌「音樂之聲」頗為相似,它以孩子們天真無邪的聲線釋放出一種溫暖貼心又不失趣味的天籟之聲,讓人不由自主地愛上這些萌萌的小傢伙。


不僅電影《音樂之聲》能夠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現在人們面前,原本作為附屬品出現的原聲專輯也同樣被不斷翻新。從1965年首次登上公告牌200專輯榜的冠軍位置開始,《音樂之聲》的原聲專輯曾多次被重新發行,差不多每隔五年,就會湧現出一個全新的紀念版,猶如一座取之不盡的寶藏,每次發行都能換來很高的銷量。



《越過每座山》:盪氣迴腸的完美句號


與開場的「音樂之聲」一樣,「越過每座山」也有升華主題的強大氣場。在它的鼓舞下,瑪麗亞勇敢邁出愛的步伐,她與馮崔普上校組成的新家庭成功穿越重重屏障逃出納粹的魔爪,進入自由廣闊的天地。一首一尾兩首史詩級的插曲,將影片徹底帶出小家碧玉的傳統格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