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趙雲的師兄,殺得劉備狼狽而逃,被諸葛亮召集六員虎將圍殺

大江東去浪淘客 發佈 2020-05-12T03:58:33+00:00

熟讀《三國演義》,大多數人都會被諸葛亮的風采折服,他尚未出山之時,已有臥龍之名,並為劉備定下了三分天之計;出山之後,運籌帷幄時,只輕搖羽扇,便能解決一切問題;親臨戰場時,則坐在四輪小車上,悠然指揮,破敵於談笑之間。可是有一員悍將,卻使他在陣前丟了形象,放棄小車,慌忙上馬逃生。


熟讀《三國演義》,大多數人都會被諸葛亮的風采折服,他尚未出山之時,已有臥龍之名,並為劉備定下了三分天之計;出山之後,運籌帷幄時,只輕搖羽扇,便能解決一切問題;親臨戰場時,則坐在四輪小車上,悠然指揮,破敵於談笑之間。可是有一員悍將,卻使他在陣前丟了形象,放棄小車,慌忙上馬逃生。這員悍將到底是誰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小說第六十回中寫到:「孔明乘四輪車,綸巾羽扇而出,兩邊百餘騎簇捧,遙指張任曰:『曹操以百萬之眾,聞吾之名,望風而走;今汝何人,敢不投降?』張任看見孔明軍伍不齊,在馬上冷笑曰:『人說諸葛亮用兵如神,原來有名無實!』把槍一招,大小軍校齊殺過來。孔明棄了四輪車,上馬退走過橋。」通過這段敘述,我們不難得知,能夠讓諸葛亮這般狼狽的人物,名為張任。這個張任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借降將吳懿之口說道:「張任乃蜀郡人,極有膽略,不可輕敵。」而在三國類評書中,他的身份則更令人驚嘆——他是著名武術學家童淵的入室弟子,也就是「常勝將軍」趙雲的同門師兄。如此看來,他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在情理之中的。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這一段僅是諸葛亮的誘敵之計,他狼狽逃竄是故意的,小編只不過是在斷章取義罷了。的確,如果細讀演義,我們就會發現,諸葛亮在聽聞了張任之勇後,便設下了生擒之計,埋伏下了魏延、黃忠、趙雲、張飛、劉備、嚴顏等六路伏軍,並親自上陣誘敵,這才有了他棄車上馬逃竄一段。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三國名將無數,諸葛亮什麼時候為了一個人,出動過這麼豪華的陣容,什麼時候還曾不顧形象的親自上陣誘敵?就算翻遍整部《三國演義》,張任也是獨一份!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張任的能力,以及諸葛亮對他的看重嗎?再說了,智計不輸諸葛亮的鳳雛龐統,不也照樣在張任手下吃了大虧嗎?

諸葛亮率軍入川之前,輔佐劉備攻打益州之人是龐統,當龐統親率兵馬攻打雒城的時候,還沒有到城下,便中了張任的埋伏,並因被誤認為是劉備,不幸中箭身亡。要知道張任設伏,是在龐統攻打雒城之前,當時他對吳懿等人說道:「城東南山僻有一條小路,最為要緊,某自引一軍守之。」而且為了取得更大的戰果,魏延率軍路過,他選擇了放過,直到龐統出現,他誤以為是劉備,這才下令放箭,將年僅三十六歲的龐統,徹底留在了落鳳坡。這等用兵謀略,有幾人可以與之比肩呢?

射殺龐統之後,他還阻斷了魏延的歸路,若非黃忠和劉備及時來援,或許他的戰果又會擴大一分。不過這也足夠了——劉備被他殺得「且戰且走,奔回涪關」,又有關平、劉封接應,才逃得了性命。之後劉備聽聞龐統死訊,「望西痛哭不已」,並固守城池,等待諸葛亮前來。回顧整部演義,除了曹操和陸遜之外,還有幾人能讓劉備這般狼狽?那麼這樣一員有勇有謀,戰績斐然的大將,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其實張任的結局非常令人唏噓,雖然他頗有謀略,卻還是中了諸葛亮的誘敵之計,在張飛、趙雲、魏延等六人的圍攻之下,終被生擒。這個時候,劉備想要將其招降,「張任睜目怒叫曰:『忠臣豈能事二主乎?』玄德曰:『汝不識天時耳。降既免死。』任曰:『今日便降,久後也不降!可速殺我!』玄德不忍殺之。張任厲聲高罵,孔明命斬之以全其名。」也就是說,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忠義,可謂悲壯。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張任不愧是民間傳說中,趙雲的師兄,他的忠,他的勇,他的謀,都不遜色於趙雲,他是一個任何我們敬重的名將。

熱門推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