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縣金貴鎮:扶貧產業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賀蘭廣播電視台 發佈 2020-05-14T18:44:13+00:00

扶貧重在扶志,更貴在「精準」。近年來,賀蘭縣金貴鎮以政策扶貧為基礎,以產業扶貧為著力點,積極引導扶持低收入農戶發展蔬菜種植業,讓農民鼓起了「錢袋子」,迎來了好日子。

扶貧重在扶志,更貴在「精準」。近年來,賀蘭縣金貴鎮以政策扶貧為基礎,以產業扶貧為著力點,積極引導扶持低收入農戶發展蔬菜種植業,讓農民鼓起了「錢袋子」,迎來了好日子。

2017年7月至8月,中衛市海原縣5個鄉鎮根據自治區「十三五」勞務移民異地搬遷政策,分兩批搬遷202戶972人到賀蘭縣金貴鎮銀光村。

為了解決移民就業問題和村民經濟收入,2019年底,銀光村引進青銅峽市榮欣設施蔬菜專業合作社入駐村上的扶貧產業園,投資300餘萬元對園區進行改造提升。目前,園區溫棚維修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並且已完成定植西紅柿97棟。

青銅峽市榮欣設施蔬菜專業合作社董事長 榮建寧:「今年這邊是銀光村扶貧產業園區,一共是120畝地,105棟棚,我一直是從事蔬菜種植和蔬菜運輸的,看這邊兒針對扶貧園區的,然後就過來了,目的就是為了種蔬菜,帶動當地的移民能早早脫貧。」

今年48歲的保玉秀是從海原縣移民搬遷來的勞務移民,由於身體患有殘疾外出打工不方便,只能依靠村上給的救助金保障生活,在得知扶貧產業園辦到家門口來了,抬腳走兩步就能到上班的地方,不出遠門還能領上工資,她便積極報名在園區里務工。

金貴鎮銀光村勞務移民 保玉秀:「我是從海原搬遷來的,在這兒打工也挺好的,在家門口打工就是方便一點,走路近一點。」

保玉秀告訴記者,村裡像她這樣在扶貧產業園務工的勞務移民不在少數,既能在園區打工,還不耽誤自家的活計,一舉兩得,很是划算。

金貴鎮銀光村勞務移民 馬聽梅:「在這邊幹活二十多天了,工資一個月一結,一天100元,老家就是沒地方打工去,這兒就是自己能打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金貴鎮銀光村副書記段鴻林告訴記者,發展產業是最有效、最長遠的扶貧方式。「改變過去靠天收的局面,引進能人大戶,通過土地流轉,建起特色產業,讓貧困群眾在產業扶貧中鼓起錢袋子,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主要做法。」

據了解,金貴鎮銀光村扶貧產業園項目可為村上的203戶建檔立卡戶每戶每年分紅700元,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同時解決村民流轉費8萬餘元。此外,村上的30餘名建檔立卡戶可長期就近務工,工資年收入共計70餘萬元。

金貴鎮銀光村副書記 段鴻林:「這個溫棚現在已經種了第三年了,主要以種植蔬菜為主,今年主要是種植有機西紅柿,這邊給他們的勞務收入有所增加,加快了脫貧出列的步伐。」

記者:秦亞楠 單雪燕

編輯:郭亭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