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耀:「逆全球化」倒行逆施是加劇疫情危機的主因

全球化智庫 發佈 2020-05-15T05:22:10+00:00

⊙ 關鍵時刻的中歐連線 如何應對共同的挑戰?⊙ 數位知名大學校長學者深度對話 疫情下的國際教育未來走向。⊙ CCG研究報告 | 加強多層次國際合作,共抗全球疫情。

文 | 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成為人類進入新世紀以來面對的最嚴峻的全球性挑戰。它不僅給各國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更影響了全球經濟發展和國際政治格局。疫情的全球蔓延趨勢在讓我們對國家間的互聯依賴有更深刻認識的同時,也成為一些人士宣揚「逆全球化」思想的藉口。而這些企圖破壞多邊合作的政治分裂言論可能比病毒本身還可怕。

新冠肺炎疫情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國命運與共的事實,也暴露出現存全球治理體系的脆弱性。從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到全球價值鏈,再到全球自由貿易秩序,疫情放大了這些全球體系中早已存在的缺陷——全球治理落後於全球實踐發展。

全球化固然在客觀上擴大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範圍,但並非造成這場全球危機的根本原因。然而,美國公然宣布停止資助世界衛生組織,並將本國政府抗疫不力歸咎於世衛組織,推卸責任。在當下最需要國際合作的時刻,美國卻因為現存治理機制的不完善就放棄全球化、選擇倒退式發展,甚至利用疫情攻擊他國、引發對抗,這顯然不利於推進全球協同抗疫進程。

我們需要看到,在全球化的時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成為孤島。將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損失甩給中國,甚至要讓中國「賠償」的行為並不能讓各國更好地抗擊疫情,反而會加劇衝突與分裂,給抗疫合作增添阻礙。面對洶洶疫情,如果各國無法凝聚共識,那麼就無法找到擺脫困境的根本方法。

在對新冠肺炎疫情認識方面,各國應尊重科學、推動國際科研合作加快疫苗研製而非輕信甚至宣揚各種「陰謀論」。根據專家推測,目前距離疫苗的成功研製和大批量投產使用還有一段時間。在恐懼和各種不確定性的催生下,各種「陰謀論」層出不窮,但是這些猜測和想像不僅沒有事實依據,還往往違背科學常識,而藉由「陰謀論」破壞國際抗疫合作更是用心險惡。對此,我們應保持理性,尊重科學,加強國際科學合作。

在加強多層次國際合作方面,各國應攜手抗疫、創新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已經先後向伊拉克、塞爾維亞、柬埔寨、巴基斯坦、寮國、委內瑞拉等發展中國家馳援了大量的抗疫物資、醫療隊伍和技術人員。此外,據外交部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國同東北亞、南亞、中東歐、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及南太等地區的100多個國家以及東協、非盟、上合組織、加共體等國際組織舉行了上百場專家視頻會,開展經驗交流,提供抗疫經驗參考。中國在全球抗疫中展現出來的積極的合作精神是中國支持多邊主義,推動全球化朝著更包容公平方向發展的生動體現。

在推動疫後世界經濟恢複方面,各國應加強區域合作、利用一體化發展緩衝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以東亞地區為例,受疫情影響,中國、日本和韓國也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經濟下降。在抗疫過程中,三國人民彼此展現出的互助情誼為疫後國家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而且中日韓三國之間存在緊密合作,在價值鏈分工上也具有互補優勢。因此,中日韓三國更應抓住疫情期間出現的窗口機遇,加速東亞一體化進程,達成自貿協定,推動三國早日走出疫情造成的危機,更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從長期來看,我們還需開展多渠道溝通交流,防止中外「脫鉤」。當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成為一些人士挑撥中外合作的藉口,其政治化、標籤化疫情的行為人為地給全球抗疫合作製造了政治障礙,也加劇了「脫鉤」風險。對此,我們更應加強中外交流,搭建多層次的溝通渠道,一方面更好地向國際社會講述中國為推動國家抗疫合作付出的各種努力,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想法與思考。要通過正面交流化解矛盾、消除猜疑、提升互信,莫讓「逆全球化」的倒行逆施成為壓垮全球化的「稻草」。

文章選自前線,2020年5月13日

⊙ 【完整視頻】科技界國內外專家談疫情下的中美科技創新

⊙ [完整視頻]來自中美歐資深專家談疫情下的WTO未來

⊙ [完整視頻] 關鍵時刻的中歐連線 如何應對共同的挑戰?

⊙ [完整視頻]數位知名大學校長學者深度對話 疫情下的國際教育未來走向

⊙ CCG研究報告 | 加強多層次國際合作,共抗全球疫情

⊙ 美前國務卿克里:中美應合作以實現更好願景

⊙ 中美關係中的迷思與現實:CCG在第56屆慕安會舉辦中美邊會

⊙全球化智庫(CCG)報告/期刊在線閱讀

⊙CCG訪美「民間外交」開展二十餘場活動:關鍵時點發出智庫聲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