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始第六次戰略轉移,要小心呀

豬頭我愛你 發佈 2020-05-15T15:07:21+00:00

戰略東移——美國百年來第六次捕獵式全球戰略轉移,每一次戰略轉移必以肢解對手為目的!美國建國之初,由於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偏居一隅的弱小國家,華盛頓在告別演說中留下了著名的「孤立主義」戰略。

戰略東移——美國百年來第六次捕獵式全球戰略轉移,每一次戰略轉移必以肢解對手為目的!

美國建國之初,由於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偏居一隅的弱小國家,華盛頓在告別演說中留下了著名的「孤立主義」戰略。

其目的在於避開和歐洲列強的正面衝突,同時避開歐洲錯綜複雜的權力鬥爭。韜光養晦的同時向阻力最小的方向擴張。

有意思的是,後來美國人把「孤立主義」解釋為一种放棄對外擴張的和平主義,卻從來不去問一個基本問題:當時的美國靠什麼去擴張?不是美國高尚得不去打人,而是美國精明地避免了被人打。

隨著國家的不斷擴張,美國人開始不動聲色地調整「孤立主義」傳統。

尤其是到了近百年來,為了實現世界帝國的夢想,美國已經針對性地進行了五次戰略轉移。每一次轉移都是要肢解掉一個敵手,而且都成功了。

第一次戰略轉移:是從西半球轉向兩洋

目標在於爭奪大西洋制海權,肢解西班牙帝國體系,進而挺進太平洋,準備取代英國全球性的海軍力量。

整個19世紀,美國都是以門羅主義為外交和內政信念,牢牢控制美洲和西半球,實行不干預外部事務的政策。

1898年,以美西戰爭為發端,美國開始崛起。


美西戰爭

《制海權》一書誕生於這個時代。西奧多·羅斯福認為太平洋是世界強權的樞紐,不遺餘力開通巴拿馬運河,立誓成為世界強權。

結果,美國海軍力量巡弋全球,取得菲律賓,立足遠東、虎視天下。獲得了參與歐洲列強俱樂部的資格。

第二次戰略轉移:是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從兩洋巡弋到登陸歐洲

19世紀以前的歷史,是歐洲征服美洲、亞洲、非洲和澳洲的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終結了這個歷史。歐洲列強相互消耗,打得精疲力竭,顯示了歐洲霸權衰落的跡象。

在追隨老歐洲征服中國的過程中,美國已經嘗到通過戰爭快速富強的甜頭。

於是,美國國父華盛頓的教誨被放到了一邊。

1917年,就在歐洲老列強雙方打得筋疲力盡的時候,美國人帶著最多、最好的軍用飛機到來了,以一種與生俱來的商人式精明,以最小的人員傷亡,收拾了殘局。

結果,美國輕而易舉地借著歐洲人的力量敲碎了歐洲。稱雄世界300年的英法徹底衰落了。

第三次戰略轉移:從歐洲一個立足點又擴大到日本和整個太平洋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迫使美國進行第三次全球戰略重點轉移,從歐洲一個立足點又擴大到日本和整個太平洋地區。

在歐洲出現德國這個新生帝國的時候,美國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得的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的優勢,已經壯大到無與倫比的程度。

這使得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可以同時在歐亞兩個大戰場擔當主力角色。

利用這一實力,美國輕易地拿走「二戰」勝利的大部分果實:英國的殖民地、日本全國和歐洲大部分。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從此奠定全球金融霸權。

這次戰略轉移的結果,是完成了徹底肢解、征服老歐洲的任務。

美國雙腿站在歐亞兩個點上。


橫行世界的美國航母編隊

第四次戰略轉移:解體華約與蘇聯

「二戰」一結束,美國把戰略對手鎖定蘇聯,隨即進行了第四次全球戰略的轉移。

經過漫長的冷戰,美國再次獲勝。

華約解體,蘇聯也解體。相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形態,歐亞大陸已經基本破碎。

第五次戰略轉移:鎖定中東伊斯蘭世界

冷戰結束後,美國立即進行新的、第五次戰略轉移,重點鎖定中東伊斯蘭世界。

從1991年海灣戰爭開始,美國戰略重點轉移到中東。

美國戰略重點的這次轉移,目標是奪取蘇聯勢力範圍,同時將可能成為未來對手的伊斯蘭教地區進一步碎片化,以終結自十字軍東征以來基督教地區和伊斯蘭教地區的千年博弈。這就是本·拉登出現的戰略背景。

和反恐一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伊核問題,都是美國掃蕩中東的藉口和煙幕。

第六次戰略轉移:包圍並準備肢解我國

如果說,之前的美國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五個步伐:衝出西半球——控制歐洲——控制亞太——肢解蘇聯——肢解伊斯蘭世界。

那麼,接下來的第六步就是:包圍並準備肢解我國。

事實上,這個第六步已經邁出多年了。

十餘年的反恐戰爭,雖然讓美國在中亞戰場斬獲頗豐,卻也同時給了中國、印度十年的發展機遇期,同時也給了俄羅斯十年的休養生息期。

在布希執政後期,美國戰略界已認識到反恐戰爭的負面效應,轉而要求重新評估反恐戰爭的成效,儘早結束反恐戰爭,並將注意力重新轉到來自其他大國的挑戰。

歐巴馬、川普先後上台後,美國政府開始加速調整全球戰略布局。

這一輪調整的基本特點,是美國在全球層面有所退出,而在亞洲等局部大力加強。

2011年年底以來,美國一方面計劃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另一方面卻加大與中國的摩擦,頻頻挑起周圍國家與中國的爭端。

美國的意圖很明顯,是通過挑動亞洲內部矛盾達到以亞制亞。

具體表現為通過發展與中國周圍國家的關係,加強在亞洲的軍事存在,從而形成對中國的包圍圈。


這也就是所謂的美國戰略東移,即傳統上美國將戰略重點放在歐洲,而到現在則轉移到亞洲。

伴隨著這個調整,美國以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的態勢愈加明顯。

加強遏制中國,不僅可以壓制中國成為美國霸權挑戰者的可能性,還可以憑藉美國目前擁有的政治、軍事、技術和對太空、海洋、網絡的控制優勢,逼迫中國向美國出讓大量的財富,以滋養美國,從而把中國永遠鎖定在財富製造——而且不能享用——的地位上。

究竟是美國第六次獲勝,我們慘遭肢解;還是中國變危為機,實現真正的國家崛起,無疑取決於今後十年乃至更長時間內雙方的選擇和行動。

也可以說,今後的十年將是決定中國乃至整個歐亞大陸命運的十年,也是美國征服世界的計劃塵埃落定的十年。

這是一部時間跨度很長、變量極多的3D電影。

要看清其中的關鍵,首先要有耐心,其次要有大戰略思維與大歷史視野的鏡片,不僅要看清美國這個世界帝國追求者的全息影像,還要能夠透視我們所處的時代。

美國征服世界和對我國的絞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驚心動魄的巨作。

而擁有最悠久歷史的中國,其反絞殺的成敗,不僅決定著一個延續了五千年的古老民族的生死存亡,也決定著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全球帝國的成敗。

中國,至今還有相當多的人沒有意識到他們對世界、對人類肩負著的巨大歷史責任。

我一直想努力淡定,裝作若無其事地對我的同胞們說:今天的世界是一個和平與發展占主流的世界,是一個已經遠離了國家間衝突的世界。

但我是軍人,是國家和民族的哨兵,我不能對基本的事實視而不見,更不能附和那些見識愚陋偏狹的書生學者一廂情願的和平幻想。

因此,在C形包圍提出並被美國政府全面印證之後,我又鋪開了鍵盤。

每一個帝國的建立,都是以弱者的屍骨做奠基的。

伊拉克、南聯盟、阿富汗、利比亞、本·拉登等國家和個人的屍體已經躺在美帝國大廈的牆角。

接著是敘利亞和伊朗。

然後是中國和俄羅斯。

然後是......

我反對這個帝國。

在帝制已被各國普遍埋葬的今天,世界不需要帝國。

我相信很多的中國人和外國人也反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