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半個朝廷的人來江南避暑,都會「打卡」這座橋!

杭州民政 發佈 2020-05-15T03:23:26+00:00

宋室南渡後,定都臨安,然而江南雖好,卻苦於夏季炎熱,住慣了北方都城的南宋君臣難於忍受杭州的酷熱天氣,於是,就在大滌山下構築了一個行宮,洞霄宮。

元同橋處在餘杭區中泰鄉與臨安青山街道臨界線上,位置在大滌山下,洞霄宮遺址前(今宮裡村所在地)。宋室南渡後,定都臨安,然而江南雖好,卻苦於夏季炎熱,住慣了北方都城的南宋君臣難於忍受杭州的酷熱天氣,於是,就在大滌山下構築了一個行宮,洞霄宮。

盛夏之時,皇室成員、文武官員,紛紛來到大滌山躲避炎熱的夏天。一時,由於避暑的人過多,洞霄宮竟然有「半個朝廷」的稱謂。宋廷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官職,叫做「提舉洞霄宮」,作為安置老弱官員的一個去處,一些名臣諸如,李綱、張浚等都曾擔任過提舉洞霄宮這個職位。

每當酷暑來臨,皇上便帶著大批隨從以及後宮嬪妃,沿著「十八里輦道」, 浩浩蕩蕩,御駕大滌山避暑。當年的洞霄宮,其實,就是宋廷的夏宮,宮殿周圍有天關、藏雲、飛鸞、凌虛、通真、龍吟、洞微、雲嗷、朝元九座大山環繞,勢若犬牙交錯,峰峰緊鎖,恰似九把巨鎖,將中間這片平緩坡地上的行宮鎖得嚴嚴實實。古人有詩,曰:「琳宮勝處絕塵囂,地鎖九峰形屈曲」。

只是千年的歲月風塵,昔日的巍峨的宮殿及自京城到洞霄宮的「十八里輦道」早就無影無蹤了。不過這個古書上的「洞天福地、十八里輦道」,今日竟然還會留下一個惟有的證據,元同橋。

詩人羅隱作「石橋春暖後,勾漏藥成初」之句,指的就是此橋。

這座千年老橋依然完好無損,橋面為花崗岩石板,護欄呈方形石柱,橋基壘石,線條流暢,橋上刻著「淳熙甲辰重九日錦城盛十宣教施錢造…」字樣。

老橋雖被淹沒的雜草青苔之中,然而字跡依然清晰可辨(圖),還立了一塊石碑,上書:「臨安縣級重點文保單位,臨安縣人民政府1996年四月立」數字。由於歲月風霜的侵蝕,老橋早已廢棄,一直到2005年時才修復,不過,恢復時用的石材卻是原橋的老貨…..,貨真實料,按原樣重新建造的。橋面的那行字,千真萬確,乃是南宋時的舊有字跡。

《餘杭縣誌》載:「元同橋在中橋鄉九峰村洞霄宮前,跨大滌溪,宋淳熙九年(1184)建,單孔石橋。」 、「會仙橋,在中橋鄉九峰村,為原洞霄宮入宮門要津,跨澗為橋,系三孔石拱橋。」

洞霄宮原為道教宮觀勝地,創建於漢武帝時;唐弘道元年(683)奉建天柱觀;乾寧二年(895)改稱天柱宮;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始名洞霄宮,時宋理宗御書「洞天福地」四字。

時至南宋,朝廷崇尚道教,洞霄宮距京畿臨安較近,因而盛極一時。元代,官府提倡道教,洞霄洞成了總攝各地道教的場所;到了元代至正年間,洞霄宮再度遭到兵毀;清代重修,為道教36洞天,72福地之一的「大滌洞天」所在地。」《浙江通志》記載:「浙右山水之勝莫如杭,杭山水之勝,莫如天目,天目之勝莫如『大滌洞天』。」

同元橋前面還有一座老橋,稱「會仙橋」,據傳,古代群仙在橋邊聚會,侃侃論道,橋名由此而得,橋下之泉,出自天柱峰、大滌山,二溪之水到此交融。不過,此橋建於何年,還找不能文字記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千年風霜,歲月流轉,昔日巍峨的宮殿道觀之「洞天福地」早已無影無蹤。然而,中泰鄉的山川形勝卻是天長地久的。宋帝年復一年的洞霄宮進香、「十八里輦道」早已成為過眼煙雲,惟有這座元同古橋成了確鑿無誤的千年歷史見證。

撰稿:區劃地名處

編輯:黃穎斐、胡黎卉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