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醫生張文宏:為科普防疫持續發聲,同事眼中不睡覺的「張爸」

瀟湘名醫 發佈 2020-05-17T07:12:04+00:00

「網紅」醫生:頻繁參加醫學交流活動,只為科普防疫策略。不過,張文宏覺得,如果傳染病醫生老是衝到前面,就說明世界不太平。

開通個人微博首日,粉絲量就迅速突破五十萬。發出第一條微博的點讚評論轉發數均破萬。這位博主並非明星藝人,而是近期備受關注的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談到開微博的初衷,他說,是為了傳播第一手的信息與觀點。

「人不能欺負聽話的老實人!」「這段時間要超級重視孩子的飲食結構。一定要吃高營養的、高蛋白的。早上不許吃粥。」金句頻出的他被網友稱為「硬核醫生」。

作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的身影一次次出現在各種抗疫活動中,他在各種場合用直白易懂的語言向公眾科普抗議知識。在學生和同事眼裡,他是那個耐心細緻的「張爸」;在患者看來,醫術、責任心和情商都超高的張主任。

「網紅」醫生:頻繁參加醫學交流活動,只為科普防疫策略

公開資料顯示,張文宏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後長期在國家重點學科華山醫院感染病科從事臨床工作。目前擔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兼上海市肝病研究所副所長,上海感染病學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常委。 他長期從事不明原因發熱,各種疑難感染性疾病的查因與診治。

張文宏。圖據華山醫院官網

上午接受採訪訪談,下午參加醫學論壇,晚上又與國內外專家連線,最近幾個月,這樣的日子成為張文宏的常態。

在4月30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張文宏袒露了自己如此頻繁參加活動的原因。在他的眼中,抗擊新冠疫情是一次人民的戰役,醫生能做的工作非常有限,科普工作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巨大。「新冠防禦策略的溝通上面,科普就是我們常說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張文宏說。

這樣的想法始於日常工作中。張文宏所在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以診治疑難和重症感染性疾病在全國聞名。疫情發生後,科室微信公眾號的每篇文章閱讀量均突破10萬,最多的一篇達到了2000萬+。張文宏意識到,以他為窗口,可以把防疫策略快速傳播出去。

張文宏首條微博。

「不必過於恐慌,數據增加是因為診斷速度的提升。」1月30日,剛從上海疾控中心做完疫情數據分析趕回上海市區的張文宏,向多家媒體解釋上海疫情狀況。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張文宏多次向普通民眾建議防疫策略。「普通老百姓在公共場所可以戴外科口罩,在物資短缺的情況下,應該把N95類專業口罩留給更急需的臨床團隊。」復工初始,張文宏曾呼籲,「老百姓該做啥還是做啥,該上班還是上班,沒事有事都洗個手。」

這些言論也曾給這位醫生帶來爭議。4月15日,張文宏在與旅歐華人華僑連線中,提出了疫情期間的飲食要注意蛋白質,不喝粥,多吃雞蛋和牛奶。

這番言論在網上一石激起千層浪,面對質疑,張文宏並不在意,4月21日,他首次回應了「不許喝粥」言論,表示「不接受網友的批評」,「病毒產生抗體靠的是蛋白質,我認為重症轉輕症最主要的一點是要保證營養和蛋白質」。「防疫策略能看到,被傳播就是好的。」面對質疑,張文宏說。

「醫生要有與大眾溝通的能力、傳播醫學知識的能力,更需要有講真話的勇氣。」張文宏的導師、2003年上海市防治非典專家諮詢組組長翁心華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為張文宏在新冠疫情期間的表現打滿分。

感染科張主任: 為病人著想,對患者情況了如指掌

「網紅醫生」的頭銜之前,患者們更為熟悉的張文宏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的張主任。

多位曾經接受過張文宏治療的患者向南都記者表示,張文宏是他們見過的最為站在患者立場上考慮的醫生。在某醫生評價網站上,張文宏在治療效果和服務態度兩個指標上都獲得了患者們滿分的評價。「看病看的好的、對病人態度好的醫生都有,但都像張醫生這樣特別好的不多。」一位患者告訴南都記者。

「醫術好」、「人品好」、「為病人著想」。多名患者這樣形容他們眼中的張文宏。黃先生告訴南都記者,2018年5月,他的父親因不明原因高燒輾轉多院治療未果,最後被張文宏收治。因為心臟併發症的原因,張文宏還幫忙協調了心外科的手術。「一大早來查房、深夜了來查房、節假日來查房,並對患者的情況猶如電腦般記憶於腦中。」黃先生回憶。

除了精湛的醫術和責任心,很多患者也提到了張文宏超高的情商。許多患者都表示,張文宏會根據患者的情況用合適的話語來告訴他們治療的注意事項。

同事學生的「張爸」:他把病人放「第一位」

對於走紅,張文宏的同事和學生們起初有點驚訝,在他們眼中,鏡頭前的張文宏和日常生活中並沒有什麼不同。

「張爸」。張文宏有個特殊的外號。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張文宏的同事邵凌雲在接受採訪時曾回憶綽號由來:「張爸30來歲時,就是張爸,他樣樣都要關照好,連一起坐車誰先下誰後下,都要管到位,就像家裡爸爸一樣。」

「張爸應該是不睡覺的,無論何時你給他微信,他都會回。」華山醫院感染科阮巧玲醫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疫情前期,張文宏參與指導上海抗疫工作時,仍堅持每天回到華山醫院來指導工作,在得知醫院的公眾號推送效果好後,他在繁忙工作之餘撰寫科普文章推送,讓更多人接受到防疫知識。

張文宏的學生在博士論文致謝中提到老師對自己的指導。

學生眼裡,張文宏有親切和嚴厲的兩面。張文宏指導的博士生孫峰在博士論文致謝中提到,張文宏早上6點半為他的開題報告一字一句斟酌,午餐休息時間為他的課題數據把關,會議間隙乘車為他溝通個人發展問題,凌晨兩三點回復他的郵件修改論文。

另一方面,在對待病人的問題上,張文宏對學生們非常嚴厲。多名張文宏的學生向南都記者表示,被張文宏批評多發生在對待病人時,「因為在老師的心中,病人永遠是第一位的。」

在他的影響下,疫情期間,年輕的醫生們紛紛「逆行」。「疫情來臨時,華山醫院的年輕醫生們,不把去武漢支援當作困難,反而當作了需要爭取的機會。」張文宏曾公開表示。

不過,張文宏覺得,如果傳染病醫生老是衝到前面,就說明世界不太平。他希望,疫情能夠儘快平定,社會安定下來。

「當我們安靜走開的時候,一定是世界非常美好的時候。所以我們都希望這一天快點到來。」張文宏曾說。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