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西域事:為了建立衛所,而進行的哈密爭奪戰

蕭家老大 發佈 2020-05-17T10:06:46+00:00

漢武帝曾經設置酒泉郡、張掖郡、敦煌郡,即明清的甘、涼、肅。隋朝隋煬帝因裴矩進《圖記》,抵達玉門關,設置伊吾鎮、且末鎮;

明朝西域事:為了建立衛所,而進行的哈密爭奪戰


哈密(今新疆哈密)是從前漢朝西域與唐朝伊州之地。漢武帝曾經設置酒泉郡、張掖郡、敦煌郡,即明清的甘、涼、肅。又在玉門關設置通往西域的都護及戊巳校尉,以阻斷匈奴單于的右方,即後來的哈密;西晉時,為涼州牧張寔占領;三國時期,魏國又打通西域;隋朝隋煬帝因裴矩進《圖記》,抵達玉門關,設置伊吾鎮、且末鎮;唐朝時期,哈密隸屬隴右道,安史之亂時,被吐蕃占領。

此地地表無水源,常年寒冷,多有積雪,雪融了方為水源。元朝時,封兀納失里為威武王,占領此地;明朝初期,朱元璋平定陝西甘肅後,在嘉峪關以西不設置行政官署。

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都督濮英屯兵西涼,奉命進兵哈密。占據此地的元裔兀納失里遣使請降。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哈密使臣回回阿老丁向明朝貢馬,詔賜文綺,遣往畏兀兒地方宣諭。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哈密王兀納失里,遣長史阿思蘭沙、馬黑木沙貢馬。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因兀納失里阻斷交通,搶奪貢物,追殺路經哈密的各國使者,中原與西域的交通斷絕。太祖朱元璋命都督僉事劉真偕甘肅都督宋晟率兵攻占哈密,兀納失里攜眷逃跑。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兀納失里貢騾馬請罪,太祖許其復國為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兀納失里死,其弟安克帖木兒繼肅王位。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特許安克帖木兒「以馬市易」,首次貢馬四千七百四十匹,明朝政府照價付值。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詔封安克帖木兒為忠順王,並在此地設置哈密衛。

此時,嘉峪關以西有七個衛所:哈密衛、安定衛、阿端衛、赤斤蒙古衛、曲先衛、罕東衛、罕東左衛,其中,哈密衛最西。此地向東一千五百里抵達肅州、向西一千五百里抵達吐魯番,向北數百里抵達瓦剌,並以天山為邊界。

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安克帖木兒卒,詔封安克帖木兒兄子脫脫為忠順王。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置哈必衛,設指揮、千戶、百戶等官,又以周安為忠順王長史,劉行為紀善輔政。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脫脫暴死,詔封脫脫從弟兔力鐵木兒為忠義王。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哈密衛增設僧綱司,專管佛教事務。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員外郎陳誠,戶部主事李暹出使西域,途經哈密,次年返回。

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哈密上貢硫磺,明仁宗稱哈密必須開始設置邊防,同年兔力鐵木兒死。次年,詔封脫脫子卜答失里嗣忠順王。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因卜答失里年幼,詔命兔力鐵木兒之子脫歡鐵木兒為忠義王,同理國事。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脫歡鐵木兒死,詔封其子脫脫塔木兒為忠義王。不久亦死。正統四年(公元1440年)十二月,忠順王卜答失里死後,詔封其子倒瓦答失里為忠順王。

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瓦刺亂軍圍攻哈密,殺死頭目三人及城外男女五十餘人,虜去忠順王母和部眾千餘人。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倒瓦答失里去世,其弟卜列革嗣忠順王。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卜列革卒,無子,王母駑溫達失里主國事。哈密被北部瓦刺攻占,王母及親屬頭目逃奔苦峪(玉門關西南)避難。哈密人民大批流亡關內。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明朝兵部上奏,請求收復哈密,由是命把塔木兒為右都督守哈密。當時,吐魯番強盛,擁兵五萬,其中速檀阿力威脅哈密、赤斤當地民眾。甘肅巡撫婁良上報,兵部尚書白圭請求支援。於是,舉薦高陽伯李文、右通政劉文,前往經略,部隊剛抵達哈密時,哈密叛軍已經潰散。然而,劉文不敢深入,僅僅調遣罕東、赤斤鎮守苦峪,並帶領大軍返回,此舉招致速檀阿力藐視明朝軍隊,並更加大膽地侵犯哈密。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命哈密故忠義王脫歡鐵木兒外孫、都督同知把塔木兒為右都督,攝行國王事。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把塔木兒死,其子罕慎請嗣父職,明廷准嗣都督職,但不准主國事。哈密仍無王。

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吐魯番速檀阿力率兵攻破哈密,掠王母及金印,派其妹夫牙蘭據守。次年,以哈密頭目脫脫不花等為指揮僉事等官,命暫住苦峽城,由都督罕慎暫行統轄。

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吐魯番速檀阿力遣使赤兒米郎來貢,稱王母已經去世,等明朝使者抵達後,即歸還金印城池,然而,其語氣並不真實。同年冬天,更鑄哈密衛印賜給罕慎,在苦峪建立衛所並占領,給予土田及牛具谷種。

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速檀阿力去世,其子速檀阿黑麻繼任。此時,甘肅撫臣王浚,請求趁機離間收納罕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都督罕慎聯合赤金、罕東二衛,率兵萬人收復哈密。罕慎因功晉封左都督。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冬十一月,罕慎入哈密,嗣忠順王。然而其貪婪殘忍,為民眾所怨恨。

(本篇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