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中藥炮製工藝的傳承與守望

新京報hi財經 發佈 2020-05-19T08:54:33+00:00

在2019年12月舉行的同仁堂品牌創立350周年慶祝大會上,知名藥材炮製師傅梁大雪、於葆墀榮獲「同仁堂貢獻獎」,在同仁堂,也正是梁大雪、於葆墀這樣一批知名藥材炮製師傅,在守望著這份「手藝活」,從當初的徒弟變成大師的他們,也在用帶徒的方式,將這份技藝傳承下去。

藥材炮製過程中藥炮製是中藥生產的重要工序之一,炮製過程也是關係中藥質量的重要環節。從同仁堂「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中不難看出,炮製工藝在中藥製作中的重要地位。與此同時,中藥炮製還是門「手藝活」,多年形成的經驗頗為難得。在2019年12月舉行的同仁堂品牌創立350周年慶祝大會上,知名藥材炮製師傅梁大雪、於葆墀榮獲「同仁堂貢獻獎」,在同仁堂,也正是梁大雪、於葆墀這樣一批知名藥材炮製師傅,在守望著這份「手藝活」,從當初的徒弟變成大師的他們,也在用帶徒的方式,將這份技藝傳承下去。

梁大雪:做炮製工作是幸運,做好炮製在於用心

梁大雪(左三)調研指導炮製設備。

三年學徒生涯,打下炮製堅實基礎

今年70歲的梁大雪居住在北四環附近的一幢老式居民樓中,樓內沒有電梯,住在六樓的她每天上下不成問題,腿腳利索到讓人不敢相信眼前的老人已是古稀之年。已經退休多年的梁大雪現在要照顧自己的老伴,閒暇時,她也會回想起自己打了半輩子交道的中藥炮製。

她一直覺得自己是幸運的。1962年,剛剛進入同仁堂的梁大雪,就趕上廠里開始著重培養藥材炮製人才的機會,她和其他36名工友有幸成為這批人。按照中醫藥界的規矩,這一切從學徒開始,一邊跟師傅學習實際操作,每周還要上3個半天的文化課,學習中藥材鑑別、炮製等專業知識。這種狀態持續了三年。梁大雪覺得,也正是這三年的經歷,給自己打下了紮實的藥材炮製底子。

直到現在,梁大雪對當年學徒的記憶還格外清晰,在各個不同工種小組的學習中,蠟皮組的經歷讓梁大雪記憶最為深刻:「現在不少中藥都直接用塑料球殼進行包裝,我們那會兒更多是用蠟皮。當時沒有暖氣,早上八點上班,我們學徒必須在早上六點到廠子,趕在師傅來之前把火生好。不生火就沒法切蠟皮。」 蘸蠟是技術活,工人的操作決定了蠟皮的薄厚,切蠟皮也頗有技術含量,「不能切對口,得切錯口,還只能錯開一點點,畢竟蠟皮晾制、放置藥後,還得燙上。燙完要再蘸一層蠟。」描述起當年的學徒經歷,梁大雪說,這一切聽著簡單,其實都是手藝活。用梁大雪的話說,就切皮、蘸蠟這道工序,每天跟著師傅學,四個月左右能做好。

得益於廠子裡重點培養這批人,梁大雪和同屆工友便有機會在廠子中主要班組輪崗學習。隨後,梁大雪被分到炮製組,她說這是自己的幸運。在她看來,決定中藥的質量,除了藥材,炮製過程至關重要。炮製之所以重要,梁大雪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地黃有生地黃和熟地黃之分,生地可直接入藥,有涼血止血的功效,熟地則需炮製而成,性味也與生地不同,具有補益作用。後來,梁大雪進入炙炒組工作,「凡是同仁堂成藥需要用到的藥材,都要在炙炒組進行加工。」

「逮著機會就學」

在炙炒組三年後,幸運再次降臨到梁大雪頭上,當時在工友中還很年輕的她被推舉為小組組長,但這一次的幸運卻讓梁大雪感到苦惱,「我怕自己幹不了,好多東西還不懂,不少操作看著簡單,上手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梁大雪找不到別的辦法,只能自己帶頭干。

老師傅們在操作時,梁大雪就在旁仔細觀察,「就說煅藥吧,我在旁邊看著師傅操作,我就能知道要煅到什麼程度。」晚上回家,梁大雪就把白天觀察到的東西記錄下來,「要不有些(炮製操作)可能十多年才做一次,到那時肯定回憶不起來了,還是得記下來。」

梁大雪一直認為,愛問、好學、用心是自己工作中最大的優點。燙馬錢子是一個經驗頗為重要的炮製工藝,其關鍵在砂子的溫度和炮製時間的掌握,師傅一般不會給出明確的溫度範圍,更多靠的是經驗。工作中碰到老師傅燙馬錢子,梁大雪就在旁邊用溫度計測溫,逐漸開始掌握砂子適宜的溫度範圍和燙馬錢子的技術,梁大雪形容自己是用心學出來的。

1976年之後,梁大雪開始在質量科工作,專管炮製,也開始帶徒弟,一直到2002年從同仁堂退休,雖然不再從事炮製一線的工作,但只要有機會,藥材炮製現場,總能看到梁大雪的身影。「我是逮著機會就學。」梁大雪這樣形容自己。

炮製過程會影響到藥材成藥後的藥效,要熟練掌握常用的200種左右藥材的炮製方法,更要保證每次炮製的藥材水平穩定,這才是炮製的一大難點所在,「就說炒芝麻,炒好一鍋不難,保證炒出的每一鍋芝麻,都能火候、時間剛好,沒有明顯區別,這才是難點所在。」2002年就已經退休的梁大雪,直到2005年才真正離開工作崗位,這三年中,她根據自己幾十年的工作經驗,編寫了同仁堂炮製規範,爭取用這種方式,將自己的經驗傳承下去。

於葆墀:這個工作到底是年輕人的,必須傳承下去

於葆墀展示人參去蘆技藝。

子承父業,從學徒到中藥炮製代表人物

於葆墀開始從事中醫藥行業並不意外,他出生於中藥世家,父親就在從事中藥工作,所以,於葆墀從小就對很多中藥材名稱、鑑別、功效等頗為熟悉,在這樣的家庭氛圍的薰染下,1980年,於葆墀就進入北京同仁堂製藥廠。1981年,同仁堂與北京市醫藥總公司職工中專學校合作舉辦了中藥中專班,在中專班學習兩年後,於葆墀再次回到廠里,繼續從事中藥炮製工作。

中藥材炮製對工作人員的經驗要求很高,工作本身也很苦,蒸、炒、灸、煅等都是藥材炮製加工的方式,與火、刀、剪打交道再正常不過,操作過程中煙燻火燎不說,燙著、凍著更是家常便飯。

於葆墀說,做中藥炮製工作需要特別細心與認真,正如《本草蒙筌》中所說,「凡藥製造,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這算是對藥材炮製的一種側面描寫。以切藥為例,一些根莖類、果皮類藥材通常都需要進行切制,如陳皮,在切藥時,要保證藥材是濕潤的,但要濕到什麼程度,既能達到適合切制的程度,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藥用成分,這考驗的就是炮製人的經驗和技藝,於葆墀總結道:「擰一下,沒有擰不動的感覺,但也不能太軟,如果很軟,說明藥材就泡過了,三分泡,七分潤最好。」

煅藥也是炮製的重要技藝,如果煅藥不當,比如應該煅成炭的藥一旦火候過大被煅成灰,藥材便失去了藥效。以煅絲綿炭為例,煅制過程應該在失氧狀態下進行,通常需要將絲綿蓬鬆後放入煅藥的鍋內,上方需要再倒扣一口鍋,兩口鍋連接處的縫隙,需要用濕泥封固,在加熱煅藥的過程中,縫隙處會往外冒氣,需要隨後用濕泥封固,直至不再冒出,繼續加熱即可。於葆墀介紹,過程中的火候把握至關重要,有經驗的做法便是,在位於上方的鍋頂部放置一張白紙,白紙上放置幾粒大米,待加熱至米粒變得焦黃,說明煅藥火候合適。煅藥之後,要自然晾涼,再將藥材取出,「這是個工夫活,必須等待煅鍋自然涼,急不得。」

開工作室帶徒,傳承中藥炮製技術

這一干就是39年,於葆墀熟悉數百種中藥材及其藥用標準,掌握同仁堂所有中藥材的炮製方法和質量標準。從2004年10月開始,於葆墀連續兩屆被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聘為專家委員會專家,是同仁堂中材藥傳統炮製技術的代表人物。

中藥炮製技術的學習,不僅僅是傳承前人的經驗,創新也很重要。作為一種傳統的炮製工藝,「制硇砂」近些年已經幾近失傳,在2004年左右,硇砂已經是很少使用和炮製的一種藥材,掌握這項技術的師傅也基本都退休了,在沒有借鑑於葆墀經驗和生產設備的情況下,於葆墀查閱了不少文獻書籍,不斷分析工藝特點、手工繪畫設備圖紙,經過反覆研究和試驗,最終設計出了炮製硇砂的設備,解決了這一炮製難題,也讓這項技藝得以傳下去。

中藥炮製是相對冷門的一個領域,對初學的人來說確實很枯燥,近年隨著廠區的搬遷、老師傅們逐漸退休等,中藥炮製行業出現了一定的人才流失,與此同時,隨著同仁堂生產能力的提升,藥材炮製工人的不足就凸顯出來,這是於葆墀和同仁堂都已經意識到的問題。

2013年成立的北京市級於葆墀中藥炮製首席技師工作室也就承擔起了炮製人才培養的任務,「這個工作到底還是年輕人的,工業化生產以後,很多傳統操作在實際中也就不再使用,但這些傳統技藝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部分,必須要傳承下去。」於葆墀說。

在於葆墀看來,遵古不泥古,創新不離宗,只有如此,中藥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編輯 岳清秀 校對 李世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