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虎門農民冒死帶番薯回國種植引發農業革命

東莞時間網 發佈 2020-05-19T03:54:49+00:00

虎門北柵農民陳益萬般無奈,坐朋友的商船駛向安南另謀生路,卻拉開了其傳奇人生和我國農業革命的序幕。這位普通農民,在這次漂洋過海的偶然旅行中,冒著生命危險,第一個把番薯引進我國並進行試種和傳播。

一位老人在古墓群旁邊的番薯地里勞作

古墓群附近仍種植番薯本版圖片均由記者 陳棟 攝

陳蓮峰古墓群

萬曆九年(1581年)的中國災荒連連、餓殍遍野。虎門北柵農民陳益萬般無奈,坐朋友的商船駛向安南(今越南)另謀生路,卻拉開了其傳奇人生和我國農業革命的序幕。

這位普通農民,在這次漂洋過海的偶然旅行中,冒著生命危險,第一個把番薯引進我國並進行試種和傳播。此後,番薯種植遍及我國天南海北,成為僅次於水稻、小麥和玉米的主要糧食之一。

陳益帶來的番薯,引發了我國的農業革命,改變了我國糧食結構,消除了千百萬人的溫飽問題,對解決中華民族的食物資源做出了很大的貢獻。2014年,市委宣傳部主編的《影響中國的東莞人》,他與袁崇煥等並列其中,成為東莞寶貴而獨特的文化瑰寶。

冒死帶番薯回國種植

經過大海的顛簸,落地安南時接待陳益一行的是安南酋長,正是這次接風宴上,他吃到了改變其一生,改變中國農業和千萬人命運的食物——番薯。那香甜軟滑的味道,以及酋長炫耀的那句「番薯是上天賜給安南的禮物」讓他決定將番薯帶到中國去。

他將這個想法告訴朋友,朋友大吃一驚,指著城中的布告說,番薯是安南的生命,禁止攜帶出境,不論何人,違反者一律斬首不赦。但陳益不為所動,反而斷了回鄉的念頭,辭別了滿載而歸的朋友,獨立到安南偏遠的農村居住。一年漫長的時光里,他不僅跟當地農民學習了敲擊銅鼓、吟唱越音,還想方設法學習了番薯的種植、栽培、管理、收穫、貯藏、烹調等全部秘密。

一年之後,陳益以思鄉為由向酋長辭行,並冒著殺身之禍收買酋卒,將薯種藏匿於銅鼓,想偷偷帶回虎門。本已放行的酋長突然發現了什麼,緊急調查了陳益在安南的生活後,大呼不妙,下達緊急通緝令。就在陳益臨行開船時,多名酋卒趕來緝捕他。生死關頭,朋友中國船員緊急開船,並以一箭之先駛進了國門。

隨後,陳益將薯種種於老家花塢間,卻被人誣陷說私藏異域妖器、蠱惑百姓而入獄。半年後當他獲釋回家時,番薯綠藤爬滿花塢,讓他一下子滿血復活。更讓他驚喜的是,種出來的番薯香滑不減異邦。於是不惜補習耗盡家財,在祖父陳蓮峰墓的右方購地35畝種植番薯,大力推廣。十二年後,福建人陳振龍從呂宋(今菲律賓)引進番薯,但那時陳益引進的番薯已經在嶺南形成燎原之勢,並傳播到了北方,救活了成千上萬飢餓的人們。

陳益把自己的壽穴也選在薯田,要與番薯長相廝守。他臨終時寫下遺囑,希望後人每年清明、重陽兩節以番薯一對拜祭他。據東莞學者楊寶霖先生考證,直到建國初期,陳益的後裔每年前往祭祀掃墓時,仍用紅皮番薯作為祭品,並寫上「紅薯一對,富勝千箱」八個字。2016年3月虎門北柵鳳岡陳氏近二百多名宗親代表在拜祭陳益、陳蓮峰等先祖時,依舊遵循百年祖宗遺制,送上紅薯拜祭。

但因種種原因,關於誰是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一直爭議不休。甚至社會和學界一度普遍認為是陳振龍最先引進的。楊寶霖1982年在《農業考古》第二期公開發表論文《我國引進番薯的最早人和引進番薯的最早之地》,通過詳實的調查和嚴密考證,尤其是從虎門鎮北柵《鳳岡陳氏族譜》(明代版本)之卷七《家傳.素衲公小傳》上陳益於萬曆十年(1582年)將番薯種從安南偷運回國的記載,得出虎門是我國引進番薯的最早之地,陳益是我國引進番薯的第一人的結論。這一說法被學術界認同和接受,結束了史學家們的曠世紛爭。

陳蓮峰古墓群由陳虞肩墓、陳蓮峰墓、陳益墓、陳鄧氏墓四座墓葬組成,一直由陳氏家族管理,代有修葺。2008年之前的最近一次維修是清咸豐年間(1850-1861)。因此,墓群年久失修,損毀嚴重。陳益墓地面部分只存稍微完整的墓堂輪廓,墓堂牆體外層包砌的牆體和墓碑也已完全不存,原安放墓碑位置用亂磚石草草封閉。

1989年1月7日,陳蓮峰古墓群被確立為市級文保單位, 2004年虎門鎮將陳蓮峰墓所在地周圍2.8萬平方米的地方預留出來,計劃在「中國第一塊番薯地」這個古代農業遺址上籌建面積3公頃陳益紀念公園。主要以陳蓮峰墓地及番薯題材為主線,還中國第一塊番薯地原貌模樣,弘揚以陳益為代表的虎門式的開拓精神。

2008年9月虎門鎮組織專家展開實地勘察、維修以及維修施工等工作,2009年1月竣工。據當時的實地勘察報告,陳蓮峰墓葬群融明、清兩代建築風格和喪葬制度於一體,形制、建築方式較為獨特,是研究珠江東岸地區明、清墓葬地面形制的發展演變龢民俗喪葬制度的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對於研究社會經濟、歷史文化、風俗民情、建築藝術等,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