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清塘童趣

巴蜀文學 發佈 2020-05-19T05:02:37+00:00

卜慶萍 (筆名 伊羽雪)荷塘,我們的村子。因村子裡有一口荷塘,遂取名荷塘村。荷塘,橫在村子當中,把千餘人的村子南北隔開。村裡人沿塘而居,兩岸住滿了人家,仿若荷塘是最為值得信賴的依靠了。往西,荷塘與一條彎彎的小河相連,塘水常年清澈,精緻別雅,藕蓮豐饒。

卜慶萍 (筆名 伊羽雪)



荷塘,我們的村子。因村子裡有一口荷塘,遂取名荷塘村。

荷塘,橫在村子當中,把千餘人的村子南北隔開。村裡人沿塘而居,兩岸住滿了人家,仿若荷塘是最為值得信賴的依靠了。往西,荷塘與一條彎彎的小河相連,塘水常年清澈,精緻別雅,藕蓮豐饒。村裡人與它相偎相依,我的童年也在清塘荷韻里充滿了生趣。

春上,荷塘即展開風姿。一塘碧水像一面鏡子,鋪開一片秀色。荷葉初露,嫩嫩的,圓圓的,巴掌一般大小,似一個個可愛的花朵,稀稀疏疏貼於水面。垂柳依岸,秀絲輕揚。花木蔥鬱,盡收水中。「嘎嘎」春鴨,擦過水麵,攜來一片靈動和生機。綺麗彩雲,搖搖晃晃,亦來此安然游步了。

陽光下,塘水閃亮亮地泛著清波,母親到水邊洗衣淘米是慣常的事。我只顧跟在母親在身邊,坐在往塘里延伸的木質淺橋上,雙腳浸於水中,這是我最喜於心的事情了。一群饞嘴的魚兒游來,吮吸我的腳丫,撓得痒痒的,直想笑。伸手捕捉它們,又怕到頭來連一個魚的影子也收穫不到,只好抿著嘴,屏住氣,任由它們嬉鬧。有時按奈不住,腳一揚,撩起銀亮亮的水花,魚兒倏地扭頭,逃得了無蹤跡。淺塘邊,總會有幾隻「紅蠟燭」,停在露出水面的嫩草上。帶有蛛網的長杆是試先備好了的,我饒有興致地返回家中,拿來粘附它們。往往於慌忙之中,一不小心,「咚」的一聲掉進水裡,水面盪起層層漣漪,童年的快樂時光,也漾在波光粼粼的荷塘里。

初夏,荷塘一片紅艷。荷花或打著粉紅色的朵兒,或露出燦然的笑臉。田田的荷葉,或不忍離開水面,或乾脆跳出來,亭亭玉立,碩大渾圓,蓬蓬勃勃。風起時,展枝弄舞,生出一片柔情。一塘荷香隨風散溢,醉了村子,醉了童年。

在飛舞的時光碎片里,最深濃的記憶,莫過於盛夏採蓮了。

夏蓮,胖娃娃似地在荷葉間閃爍,微露的籽兒齊整整地排列著,甜甜的米若古代的少女,隱居深閨,不肯拋頭露面。想想那可掬的態姿,心裡直痒痒。或許愛蓮之飽滿,或許念籽之甘潤,年少的我競能在兩米水深的荷塘里,赤身游水去採蓮。說起來,亦算得上由來已久的驕傲了。別的不說,單直挺挺的刺杆,密麻如針,脾氣怪異,就是看上一眼,也會怕的要命,偏偏又有縱橫交錯荊棘一樣的刺梗暗潛水中,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怒不可遏,猛咬一口。不過,在我面前卻由不得它們發威。我當會匍伏上面,左分右擋,青蛙一樣爬過去,在深水塘里採得一棵棵夏蓮。這種趣味和斬獲確是令人愜意。手握大把蓮蓬,加之體力減弱,回遊可謂又是一個嚴峻考驗。這固然要有絕好的水性和各種游泳本領,萬不值得效仿。對城裡孩子來說,當是不可思議,但人生著實需要勇敢地面對一些事情。那時懵懂無知的我,只有十一二歲。

我的家鄉,北方的一個水鄉,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謂。而今,荷塘信步從村子裡走出來,連片的稻田被一望無際的「荷塘」所取代。翠碧的荷葉鋪天蓋地,灑於其間的點點紅艷盈滿夏季的田疇。孩子們採蓮如走平地,是件歡愉而方便的事,村裡村外被濃濃荷香包裹著,我的童年也在拔節的藕鄉的憧憬里長大了。

《巴蜀文學》出品

主編:筆墨舒捲

達州廣播電視報(達州新報)《鳳凰樓》副刊選稿基地。請關注轉發。

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投稿郵箱:gdb010@163.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