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明:為什麼你的孩子選擇退出學校?

趙小明心理團隊 發佈 2020-05-22T05:27:19+00:00

同時,我們也會用一些心理學的解釋去解釋它,比如說這個孩子可能是,他會自己發展出一些症狀,比如頭暈,身體不舒服,所以不能上學。

作者:趙小明 文字整理:邢娟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


小明微課堂,今天我們來回答一個提問。

是一個陌生人,可能看了我的一些文章之後找到了我的微信,他想問的問題和自己的孩子離開學校有關。

我接觸到最早的類似這樣的問題,那是十年前,我在山東上課的時候。

有一個學員,他的孩子從初中開始就在家裡面生活,甚至是在床上生活,就一直這樣生活了很多年。

最早看到這樣的案例的時候,我們會把它理解為是一個個例。

同時,我們也會用一些心理學的解釋去解釋它,比如說這個孩子可能是,他會自己發展出一些症狀,比如頭暈,身體不舒服,所以不能上學。

我們會理解為這是一種通過給自己產生一個症狀來迴避去學校的這麼一種可能。

用術語說,我們會給他安上一個術語,叫做症狀的獲益

就是因為自己有了一個症狀反而得到了一些好處,這樣就不用去上學了。


像這樣的症狀獲益,其實以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都有,

比如說有些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他們就會說肚子疼。或是孩子一到幼兒園上課的時候就會肚子疼,這些都是症狀獲益。

過去理解這樣的案例,我們的視角其實是放在一個個的個案的角度去理解的,換句話說,我們建立的理解這個問題的基礎是個體心理學的基礎。


後來又過了一些年,有一次,我記得是在福建做一個企業培訓,那大概也是在七八年以前了。

培訓公司給我派了一個他們的小助教,這個小助教是個男孩兒,他是從某一個名牌的航天大學畢業的,學的是跟飛機有關的專業,是個非常好的專業。


當時我就感覺很奇怪,我說,「你怎麼沒有從事和你本身專業相關的行業,比如去做個工程師。」

他說,「我的很多同學都在做這些的,比如跟飛機、太空飛行器有關的工程師人員。但是我對這個沒有興趣。」

我說,「那你想做什麼呢?」

他說,「我現在是在一家培訓公司做一個普通的員工,但事實上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滿足家裡的需要。因為父母想要我有一份正式的工作,但我對這個工作沒多大興趣。」

我說,「你對工作沒有興趣,那你想幹什麼?」

他說,「我的主要工作是每天晚上玩遊戲。」

我當時聽了覺得很奇怪,我說,「玩遊戲怎麼可能會變成一個工作呢?玩遊戲最多是一個娛樂呀。」


哪怕就是一個年輕人晚上玩遊戲我也能理解啊。

因為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有一個暑假好好的玩了一款遊戲,直到把這遊戲玩通關。

所以我能理解,就是年輕的時候對一個遊戲成癮,玩很長時間,這種感受我是能理解的。

但是他玩的這個遊戲還不一樣,他是晚上玩遊戲,然後直播,很多人會圍觀他,他說他就喜歡做這樣的事情。

直到這個時候,雖然我已經開始慢慢地接觸到了類似的案例,但我對他們的理解仍然是一個個案的心理學視角去理解他們的。


再後來像這樣的一些案例變得越來越普遍,比如中學生不願意上學。大學生玩遊戲。畢業之後的學生,工作一段時間後退出了職場。

甚至大概是在六七年前,我曾經有一次去山東,遇到一個同行者,他也聽了我的課。

他跟我說了一項他所從事的工作,這個工作令我很吃驚。

他說,「我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在當地勸孩子重新回到學校。」

我說,「勸孩子上學這個行業好做嗎?」

他說,「非常好做,每次勸一個孩子回到學校,大概收入有兩萬塊錢。」


這件事兒大概是在七年前的時候了,那個時候我聽到還是很吃驚的。

我說,「有這麼多孩子需要勸上學嗎?」

他說,「嗯,生意太好了。」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關注到了這麼一種現象,並且發現這些現象真的很普遍了。

當然勸孩子上學是收兩萬,對他來說這應該是一個行業,一個事業,一個生意了。


但是效果如何呢?

一般來說,第一次一個孩子退出學校,如果我們勸他上學,其實這個孩子還是會回到學校的。

但是如果沒有解決根本性的問題,這個孩子還會第二次離開學校。

第二次又離開學校,如果再想勸他回去上學其實就變得越來越難了。到第三次幾乎就不太可能了。

所以他基本上就是賺第一次的錢,換句話說,他也並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

因為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當他首次退出學校的時候,任何人對他施加一定的教育引導,孩子一般還是會聽從大人的意見而再進入學校的。

但是這個並沒有解決任何根本性的問題,所以這樣的事情還會再次發生。

在後來的幾年時間裡面,我也經常遇到有一些我的學生,他們在接受我的心理諮詢督導的時候,匯報類似的案例。

然後我也開始遇到,甚至包括我的一些朋友打電話跟我說,他的孩子怎麼也不願意上學了。

我遇到的一些青少年案例,也開始有這個案例的類型。

雖然每一種孩子他們不願上學的理由都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特徵,就是拒絕回到學校。

年輕人有一些統一的特徵,就是拒絕完全進入社會。

當然每個人的程度不同,有些是完全退出社會,有些是半退出社會。


最開始的時候我會把這些現象簡單理解為,有些孩子之所以不願上學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

但後來我又遇到更多的一些案例,這些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卻不願進入學校,這就說明這件事情沒那麼簡單。

也就是說這件事並不是簡單的,孩子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而不進入學校,不進入社會。

還有一年,我在珠海上課,遇到了一個案例。

這孩子也不願意上學,他的理由和藉口是因為他拒絕接受自己的長相。

最近我還遇到一個案例也是這樣的,

這個孩子也是拒絕接受自己的長相,而不願意進入學校。

隨著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無論是初中的孩子,高中的孩子,甚至我有次在長沙遇到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是高中三年級的最後一個學期拒絕上學了。

當然,通過一個心理諮詢的過程,這孩子最終還是願意去參加高考。

但是這樣的案例開始越來越多,並且我注意到很多成年人也開始出現這種狀態,就是似乎不願意進入社會。


後來我開始研究這種現象,發現這樣的現象其實在日本早就有了,

有一個數據說,日本很早之前就一百萬宅男,就是不願進入社會。

從這個時候,我就開始慢慢的不再用個案的角度和個體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這些症狀和這些現象。而開始用群體心理學角度來理解這些症狀。

大約是在三年前,我研究網際網路時代的群體心理的時候,我慢慢的對這個心理現象:這些孩子為什麼會退出學校,退出社會

我慢慢有了一些比較清晰的概念和理解。


我把這些孩子的統一現象,命名為社會退縮行為

對於社會退縮行為,很多人包括很多家長他們都會問我。

他們把這些現象看的很簡單,他們會理解為孩子受挫了,所以不願去學校。或者孩子在工作崗位中受到挫折了,所以不願意回到工作崗位。

但是當我把網際網路心理學的架構完成之後,當時我在三年前出的這本書。現在我對這些現象有了獨特的理解。


我們來講講什麼叫做社會迴避和社會退縮現象?

社會退縮現象從我們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本質上它是一種類精神病現象。

當我這樣說的時候,大家不要太害怕,不要覺得,「哇,怎麼是精神病?」不要這樣去想。

精神病分為很多種類型。

有些精神病是發作類型的,有些精神病是一種類精神病的現象,但它不一定就會發作成為一種我們觀察到的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那為什麼我說這是一種類精神病現象呢?

原因是這樣的,因為所有的精神病在本質上的原因是社會適應不良。

換句話說,因為社會適應不良,所以他們選擇退出社會。他們與人無法進行正常的交際溝通,所以他們無法適應生產、生活、學習和工作。

所有但凡是一種退出社會的現象,其實都是一種類精神病現象。


關於這樣的現象,其實有不少的一些理論試圖去理解它,但是我覺得理解都不夠完整。

這個時候我就選擇了用兩個視角來理解它,

第一個,我選擇用拉康流派的精神分析來理解這一類的現象。

拉康曾經說過,一個人要成為社會人,他要經歷三個關卡。

第一個關卡是他必須要離開母親,這個時候需要父親來分割孩子和母親的關係。


如果孩子過度的糾纏在與母親的關係中,這個孩子就無法進入到與父親的關係之中。

無法進入到和父親的關係之中,他就無法藉助父親慢慢的進入到社會生活,所以孩子進入社會化的第一個障礙,就是過度的與母親發展了一種依戀關係。

現在很多心理諮詢師,把一個孩子和母親的依戀當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東西。

的確它是很重要,但是任何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係都有可能過猶而不及。過度地與孩子發展的依戀關係,反而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但是大家不要用母親和孩子的關係當做是所有問題的唯一答案,不是這樣的。

第二關卡是孩子無法產生對自己完整的一個自戀關係。

這種情況下孩子無法形成一個完善的自戀,所以他就會被一個鏡像中的,更理想化的,更完美的自己所吸引。

這塊兒術語可能用的比較專業,如果用一種大眾能夠聽懂的意思來說,那就是孩子被自己的理想化的形象給吸引住了。


所以我們能看到有一些不進學校的孩子,他們表現為整容,這類孩子就和這個階段有一定的關係。

當一個人過多的迷戀在與自己的關係之中,過多的產生注意力向自我內在的一個吸引。

換句話說,他更主要的看到的是自己,而不太與外界世界發生聯繫,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無法進入到社會化的生活中去,這是第二個關卡。


第三個關卡是孩子與父親的關係。

孩子與父親的關係會有兩種極端,一種極端就是我們在《紅樓夢》裡面所看到的,

賈寶玉在大觀園裡面和他的金陵12釵,就是很多小女孩,他每天和她們遊玩嬉戲。

這使得賈寶玉根本就沒有必要離開大觀園。

換句話說,他的精神世界被大觀園裡面的所吸引,他就沒有必要進入到社會生活。所以賈寶玉拒絕去參加任何考取功名的行為。


而這個現象其實就是我們今天的,不願意進入真實的社會,也是一種社會退縮行為。

因為大觀園是他個人的精神世界,不是真實的社會。

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 第一,父親和孩子接觸過少,以至於孩子無法接受父親的引導。

我們用的術語叫做閹割,意思就是父親無法對孩子施加必要的規則,以至於孩子不接受父親的規則就不能進入到社會規則,因為父親的規則是社會規則的一個模擬和前戲的過程。

  • 第二,父親對孩子的管教過於嚴格。

過於嚴格之後導致孩子對社會產生了恐懼,孩子會覺得社會也是如此,

所以孩子也會產生拒絕進入社會,產生社會退縮行為。


孩子要進入到社會就會經歷這三個關卡。

這是我們從個體心理學對孩子退出社會的一個理解,但這仍然不是答案的全部。

到了這個時候,我開始慢慢構建出用網際網路時代的群體心理的效應來理解這個現象。

(未完待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