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麼吃,吃多少才能最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

良知關愛 發佈 2020-05-19T06:43:38+00:00

事實上,由於我們中國的飲食文化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能量來源,例如年輕人經常以泡麵、餅乾、麵包或外賣來充飢,很多中老年人則過於傾向於用米、面、饅頭、包子等來填飽肚子,這些飲食模式常會導致人們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很容易長期碳水化合物超標。

國內很多關於冠心病的康復指南中均有提到過,哪些飲食模式對心血管健康有利。但是都僅限於推薦吃什麼和不推薦吃什麼,很少去談論碳水化合物限量的問題。



事實上,由於我們中國的飲食文化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能量來源,例如年輕人經常以泡麵、餅乾、麵包或外賣來充飢,很多中老年人則過於傾向於用米、面、饅頭、包子等來填飽肚子,這些飲食模式常會導致人們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很容易長期碳水化合物超標。


攝入碳水化合物過多對心血管有傷害

高水平的碳水化合物對身體尤其是心血管系統有害,這已經成為一個公共衛生領域的共識。長期高碳水飲食模式會降低人體內的HDL膽固醇水平,並升高血液中葡萄糖、胰島素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從而促成了一種目前公認的代謝模式,即胰島素抵抗綜合徵,該綜合徵可促發冠狀動脈疾病及2型糖尿病。



而且,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模式會導致肥胖,進而造成血脂異常、高血壓、左心室肥厚、內皮功能障礙等,顯著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因此,高碳水飲食模式對心血管系統是不利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降低碳水化合物在飲食中的比例就是最安全的。


雖然低碳水飲食(每天攝入量在30g—130g之間)能在短時間內帶來明顯的減肥效果,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低碳水飲食在短期內可以使甘油三脂降低並使HDL膽固醇水平升高,但過度低碳水飲食會導致低血壓。因此,攝入碳水化合物過多或者過少,對於身體都是不利的。


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多少?

綜合各種風險來看,對於心血管系統疾病風險較高或者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來說,保持每天中等水平(占總能量的50-55%)或中低水平(占總能量的40-50%)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是最好的且最現實的。


以1g碳水化合物為4kcal來算,成年男性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大概在220g-300g之間,女性則為180g-240g左右(老年男性大約在200-270g之間,女性為160-210g之間)。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在該範圍內隨意地享用碳水類食品,提高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質量尤為重要,總的原則是用更多低碳水類食物來替代高碳水類食物。升糖負荷值(GL)和血糖生成指數(GI)反應的是人攝入食物後升高血糖的水平,一般GI、GL值較低的碳水類食物比較有利於人的健康。大多數精緻穀物和麵食的GL、GI值通常較高,而絕大部分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的GL、GI值較低。下圖可做參考。



因此,用1/3以上的全穀物類食物替代日常食用的精緻穀物類主食,同時每天保證每天約1/3的碳水化合物來源是蔬菜和水果,即大約500克蔬菜和300克水果,是比較高質量的碳水飲食方式。


本文經由浙江省台州醫院心血管內科—薛迎生主任醫師審核



微信搜索並關注「良知關愛」公眾號,獲得更多疾病健康知識,我們與您一起擁抱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