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文物探探探·第2期 模範、節約、管轄…… 這些詞本義源自青銅器

華商報 發佈 2020-05-22T07:11:21+00:00

模範:鑄造青銅器需要有模範,其本義是鑄造青銅器時使用的模具。管轄:管和轄本來是指古人車恵上的部件,是名詞,現在變成了動詞。用范鑄法鑄造青銅鏡 該如何操作?

與「青銅器」相關的那些詞

模範:鑄造青銅器需要有模範,其本義是鑄造青銅器時使用的模具。

爐火純青:融化的銅液呈現出雪青色,也就是所謂的「爐火純青」的時候,就可以澆鑄了。

節約:現已成為動詞,原指馬具上的器件,起節制約束作用。

管轄:管和轄本來是指古人車恵上的部件,是名詞,現在變成了動詞。

此外,「鳴金收兵」「草木皆兵」等很多詞,都和青銅器相關。還有,「中國」這兩個字最早就見於青銅器何尊上。

探秘場地:寶雞市扶風縣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周原青銅範鑄實驗基地

本期主講人:

董子俊: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周原青銅範鑄實驗基地、周原博物館青銅範鑄工藝研究所所長

馬宏林: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研究員

古人是如何鑄造出青銅器的?

5月20日,「陝西文物探探探」欄目組來到了位於寶雞市扶風縣的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周原青銅範鑄實驗基地,這裡也是周原博物館青銅範鑄工藝研究所。研究所負責人董子俊和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研究員馬宏林為網友解疑答惑。

用范鑄法鑄造青銅鏡 該如何操作?

董子俊介紹,以使用范鑄法工藝鑄造青銅鏡為例,首先要用合適的石材陰刻成石模。所謂陰刻,就是指紋飾是凹進去的。然後用這個石模翻製成陽刻的泥模,這個泥具就具有了想要鑄造的青銅鏡的樣式和紋飾特徵。把這個陽模陰乾後燒製成陶化狀態,再用它翻製成具有陰刻特徵的泥范,再次經過陰乾和1000℃高溫焙燒製成陶范,之後就可以用這個陶范配合一塊平板陶范進行預合、預埋。

在這之後,將燒融的銅液從澆鑄口澆入范中,冷卻定型後,再將陶范打碎就可取出銅鏡。「也就是說,石模是想要的器物的源頭,這個東西可以重複使用。但用它經過兩次翻制之後製成的陶范卻是一次性的,燒鑄完成後必須打碎才能「破殼取器」。

從石模到陶范 要經過兩次翻制

馬宏林介紹,做石模首先要選取合適的石材。他拿起台子上的石模說:「這塊青銅鏡石模選用的就是石灰石,也被稱為黑玉,石質堅硬,這樣才能保證青銅鏡紋飾清晰。」

董子俊說,古人拿到合適的石材,會用圓規對石材劃線打點、規劃和雕刻。石模製好後,把合適的土料倒進石模夯實後就會得到泥模,風乾後高溫處理得到陶模,然後再用陶模來翻制泥范。

研究所工作人員陳師傅現場演示了從陶模翻制泥范的過程。他拿出一個木製的方形器具,把陶模放進去,刷上一層隔離劑,之後往上面篩比較細的土料,篩到一定厚度之後又開始篩稍微粗一些的土料,之後夯實夯平,劃出縱橫交錯的紋理,再往上面倒粗土料,之後再次夯實,就得到了一塊泥范。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院內棚下放置了大量磚坯一樣的泥范,在等待陰乾之後被燒製成陶范。董子俊介紹,在范鑄之前,這些泥范要被燒制24個小時以上才可使用。

現場示範 用陶范鑄造出一面青銅鏡

要使用陶范鑄造青銅鏡,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把銅、錫、鉛按一定比例配好後,放進坩堝里燒熔。董子俊介紹,在澆鑄之前,范已提前合好並用鋼筋卡緊埋好。待銅液燒到火候,必須立即將坩堝里的銅液倒范里。

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了青銅鏡澆鑄的過程。當坩堝被燒得通紅透亮,裡面的銅液也呈現出同樣色彩,陳師傅開始將銅液順著澆鑄口往合好的陶范里澆鑄,澆滿了之後銅液從澆鑄口溢出來,有些像火山口噴涌的熔漿。

現場一共擺放了五組合好的陶范。澆鑄完成之後,待溫度冷卻,陳師傅敲開其中一組陶范,裡面已經出現了兩個青銅鏡的雛形。原來這個陶范一次可以製作兩面青銅鏡,這些「雛形」連著澆鑄口的部分要被切割掉,再經過六七個步驟的處理,才能真正成為光可鑑人的青銅鏡。

「像銅鏡這樣較小、較簡單的物件可以一次性澆鑄完成。較大、器型較複雜的青銅器如青銅鼎,配合的範數量更多,屬於塊范組合,然後一次性澆築成形。當然,東周時期也有分鑄組裝工藝,是一部分一部分鑄成之後再進行工藝組裝。所以有的青銅器是可以拆開的,比如越王勾踐劍使用的就是分鑄工藝。」

馬宏林說,青銅器進行測年是很難的,而正是由於范鑄青銅器離不開陶范,因此殘存在青銅器上的陶范,最終就成了使用熱釋光測年的重要線索。

失蠟法鑄造被應用於現代航空工業

在周原博物館青銅範鑄工藝研究所,展陳了很多複製的青銅器物,和文物相比,它們相差的只是年份。

董子俊介紹,除了范鑄法,青銅器鑄造還有一種失蠟法,就是先用蠟雕刻出一個想要的器物,並添加澆鑄水口,再用泥料把它全部包裹起來,再進行脫蠟使其形成殼體,同時將蠟回收以再次利用。然後把殼體以800℃進行高溫焙燒,降溫後進行熱模澆鑄,完成後也要打碎殼體、取出器物,削掉多餘的澆鑄水口,一件器物就鑄成了。在現代航空工業中,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就採用的是失蠟法。

董子俊介紹:「現代蠟模工藝就是從古人所說的失蠟法而來,用這種方法鑄造的東西成本也要節省很多,比如複製一個原大的何尊作為工藝品,也就幾千元,若使用范鑄法來鑄造,成本有可能得幾十萬元。」

青銅器最早是什麼時間出現的?

董子俊的父親、78歲的董亞巍老先生研究了一輩子青銅器鑄造,他也是湖北鄂州博物館副研究員、名譽館員。鄂州也被稱為「銅鏡之鄉」,他已堅持青銅鏡范鑄法幾十年。

董亞巍老先生介紹,儘管青銅器最早出現於什麼時代,考古學還沒定論,但新石器時代晚期也被稱為「金石並用」時代,這裡所說的「金」指的也就是青銅器。距今四千多年的齊家文化發現的青銅器,物件都比較小,其中包括在青海和甘肅發現的青銅鏡。更早一點,甘肅馬家堡文化中也發現了青銅器。應該在夏代晚期就出現了青銅器,之後經過商代,在西周時期青銅器成為了禮器。實際上,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就在青銅器,很多人可能沒有這樣想過。」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文 強軍/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