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瘡總治不好?分享東漢張仲景《傷寒論》半夏瀉心湯百例臨床研究

中醫科院博士 發佈 2020-05-22T07:38:54+00:00

2010年南京中醫藥大學劉國富博士論文《加味瀉黃散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臨床研究》。2013年9月《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誌魏巍等文章《半夏瀉心湯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 63 例體會》。


導讀:口腔健康研習社原創美文第84期

如果經過如此多年的口瘡困擾?如果嘗試過很多方法口腔潰瘍還是纏綿不愈?如果自己不管春夏秋冬、左小心右小心口瘡還是在說不清什麼時候、說不清什麼原因不約而來?

然後就有想法一定要搞清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又該怎麼辦才好?

都說「久病成醫」,但在潰友們的日常交流中推介的很多辦法總有一種信誓旦旦之下的「久病成庸醫」的擔憂。

因為職業的原因,有機會能夠接觸到海量的醫學文獻,為了遠離「口瘡這個不會要命疾病」的反覆折磨,空閒時間有心研讀、學習歷年來中西醫醫生的治療策略,並把自己學習的過程和心得梳理成文章分享給更多的遭受不同類型口瘡的反覆騷擾的人們。

作為一個藥學的基礎研究者,對藥的應用知之不多;作為一個藥學的基礎研究者,對醫的世界更是完全的門外漢;但對於醫和藥的嚴謹性處於職業的習慣,還是力爭每篇儘量站得住腳。基於這樣的原因,錯誤在所難免,如果有,敬請體諒。畢竟臨床研究的分享都是研究者的成果,對於自己,同樣也是學習。

如果,有篇分享的內容贊同,請點讚;如果有不欣賞的內容,請引以為戒。

一切,只為天下無潰!

好,廢話說完,接著繼續口腔健康研習社的原創文章。

在口腔健康研習社的82、83期文章中,連續分享了來源於北宋大中醫家錢乙的兩個實火型口瘡治療方瀉黃散和導赤散,今天在口腔健康研習社原創美文第84期文章中,想分享另一個實證型口瘡的著名經方——源自於東漢醫聖張仲景《傷寒論》中的半夏瀉心湯的臨床醫案。

希望通過三個實證型口瘡的著名經方的現代中醫臨床研究,讓潰友能對實證型口瘡的中醫治療思想有所了解。

口腔潰瘍中醫西醫之病因分析

照例還是在文章的開始科普一點關於當期文章所述疾病的一般治療常識。

復發性口腔潰瘍的具體發病原因西方醫學目前尚無定論(或尚不確切),現代醫學認為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生與許多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因素、細胞免疫因素、精神和情緒因素、消化系統疾病及功能紊亂、內分泌因素、微量元素(或營養素)缺乏等各種原因,呈現一種多因一果的疾病特點。

因為西方醫學對於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確切病因尚無定論,且針對諸多病因的治療方法又存在著副作用和不良反應,且對治療藥物耐藥性的弊端,從而長期使用西醫方法會導致復發性口腔潰瘍會反反覆復,越來越重。

復發性口腔潰瘍在中醫上屬於「口瘡」、「口疳」的範疇,根據中醫脾主運化,開竅於口的理論,過食辛辣肥厚之品、或勞倦內傷、或久病傷脾,都可能導致脾陽受損,脾虛濕困,虛實夾雜,水濕內停,上漬口舌,從而導致口瘡的發生;而人體濕濁蘊久化熱,或夾心肝之火,導致中焦寒熱錯雜,濕熱上蒸,灼傷口舌,從而導致潰瘍的發生。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趙鳴芳教授從事經方的教學和臨床研究工作30餘年,善於應用經方治療常見病及疑難雜病。趙鳴芳教授認為,口腔潰瘍固然與心脾有關,可以由實熱所導致,但是又有自身的特點。

趙教授認為,與單純的偶發性口腔潰瘍的病程短、易於治癒不同,復發性口腔潰瘍存在著復發性、遷延難愈,病程纏綿,此起彼伏的特點;多為虛實夾雜,寒熱交錯之證。

趙鳴芳教授從多年的臨床觀察中發現,復發性口腔潰瘍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密切的相關性。

趙教授認為,復發性口腔潰瘍往往兼有胃腸症狀,如心下痞滿、脹痛、腸鳴、納呆等,胃鏡檢查發現,大多數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幽門螺旋桿菌均為陽性。幽門螺旋桿菌為革蘭陰性微需氧菌,經口進人胃內,部分可被胃酸殺滅,部分則附著於胃竇部戮膜層,定居於粘液層與胃竇粘膜上皮細胞表面,自身產生的氨及空泡毒素導致細胞損傷,促進上皮細胞釋放炎性介質,菌體細胞壁,抗原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多種機制使炎症反應遷延或加重。幽門螺旋桿菌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可加速潰瘍的癒合,顯著降低消化性潰瘍的復發。

張水龍醫生在1999年的《臨床口腔醫學雜誌》發表了許國棋教授的研究,該研究對伴有消化道症狀的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予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發現復發性口腔潰瘍的復發周期明顯延長,病程縮短,自覺症狀亦較快減輕,因此推斷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是某些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的直接致病原。

這兩位教授的研究驗證了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生的微生態細菌機制,提供了實證。

下面,來梳理下東漢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的經方半夏瀉心湯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認知基礎。

半夏瀉心湯,主治寒熱錯雜痞症

半夏瀉心湯,中醫方劑名。為和解經方,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具有調和肝脾,寒熱平調,消痞散結之功效。

半夏瀉心湯,源自於東漢醫聖張仲景的著名醫論著作《傷寒論》,原書這樣論述半夏瀉心湯的治病機理:「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中醫認為,口瘡一病雖然是心胃火盛,但是多兼心胃虛損,寒熱夾雜。仲景之「瀉心湯」類正是治療心胃虛損、升降失調而寒熱夾雜之主方,所以用半夏瀉心湯治療復發性口瘡,療效顯著。

半夏瀉心湯治療復發口瘡的兩個臨床醫案

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口瘡100例臨床實證:

山東東平人民醫院的李莉醫生選取了該院在1998年至2003年收治的100名慢性口瘡患者,開展了應用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口瘡的實證驗證。這100名慢性口瘡患者男性有36名,女性有64名,年齡分布在14歲~64歲之間,一年以上的患者有30名,2年以上的32名,5~8年以上的慢性口瘡患者有38名;而且,在這些潰友當中,兩個口瘡潰瘍面的60名,3個以上潰瘍部位的者40名;而且他們均在一年發作3~ 5次的58名,一年發作6次以上的42名。

李莉醫生對這100名慢性口瘡患者給與了清降心脾胃腎之火的策略治療,都以半夏瀉心湯加玄參、肉桂方藥組成。詳細組方可@中醫科院博士私信獲取。

在這些患者中,如果有老便秘的患者,就在方劑中加石膏20g,大黃6g,每天1劑,水煎分兩次,服藥6~10劑為1療程,治療過程中停用一切中西藥,忌辛辣食物。

研究結果:

近期療效:服藥1個療程,100例患者口腔粘膜潰瘍均癒合,局部疼痛消失;

遠期療效:停藥後隨訪1年以上無復發者28名,6個月以上無復發者17名,6個月內復發者5名。

這個結果表明無論從近期療效的潰瘍癒合還是遠期避免口瘡復發的效果,半夏瀉心湯的療效還是相當不錯的。

半夏瀉心湯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63名的醫學實證研究:

無獨有偶,昆明市經開人民醫院的魏巍 、何曉明兩位醫生也在2009年到2012年展開了類似的研究,並取得了相同的結論。

他們選取他們醫院在2009至2012年收治的63名復發性口腔潰瘍門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 27 名,女性 36名。年齡 分布在2~75歲,病程分布在10個月~20 年。他們都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口瘡的診斷標準。病症表現在均有反覆發作的 1 至幾個圓形或橢圓形、3~5毫米、邊界清晰的口腔潰瘍,潰瘍中心微凹陷,表面有一層淡黃色假膜,周圍粘膜充血呈紅暈狀,伴有較劇烈的燒灼樣疼痛、流涎,以及口乾、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潰瘍反覆發作的誘因多為饑飽無度或挑食,情緒波動,睡眠不佳,過度勞累以及女性經期。潰瘍復發間歇時間及潰瘍持續時間無明顯規律,除女性經期復發外,多為不定期復發,甚者此起彼伏,病史在10個月以上。

魏醫生、何醫生對他們的口瘡採取了同樣的半夏瀉心湯的治療方法,方劑組成可@中醫科院博士私信獲取。

隨症加減法見下面:

有心火明顯,如口乾、小便黃赤、舌尖紅的,方加竹葉、蓮子心、知母、白茅根;

有肝火明顯,如口乾苦、頭痛耳鳴的,加龍膽草、夏枯草、菊花;

有血瘀現象的,加紅花、丹參;

有腹脹的,加砂仁、厚朴、枳殼;

有便秘的,加梔子、大黃;

如果便溏的,加白朮、薏苡仁、茯苓;

如果存在情志不暢,心煩易怒尚未,加柴胡、鬱金。

在口瘡發作期每日1劑水煎服用,每次150毫升,每日3次,連服7日為一療程。2~3個月無發作者停藥。1 年後隨訪。

治療效果:

在63名口瘡患者中,治癒了35名,他們在治療期內潰瘍症狀全消失,而且停藥一年內沒復發。有效的23名,治療期間症狀全消失但一年內又復發,但復發期延長,且治療的時間會縮短。無效的僅有5名,總有效率高達92.06%,治療效果挺好。

舉個42歲女性應用半夏瀉心湯治療口瘡的栗子

在趙鳴芳教授用半夏瀉心湯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研究中,我們找到了一個例子。

這個名口瘡患者,女性,當年42歲,2010年10月去泰州市人民醫院初診;發現這個中年女子有復發性口腔潰瘍病史,潰瘍孤立,在以前的發作過程中常兩三個潰瘍並見,而且反覆發作,此起彼伏,綿延難愈。在平常的生活中,兼有食後胃脹,暖氣,時有胃痛。她的大便成形,2一3日才大便一次。做胃鏡檢查顯示這個女子有慢性淺表性胃炎。口腔中的潰瘍中央凹陷呈淺碟狀,上覆灰白色假膜,周圍粘膜色淡紅,疼痛明顯。舌質偏紅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

根據患者的中醫症候,治療方法採取了內服半夏瀉心湯的治療方法,組方可@中醫科院博士私信獲取。水煎內服每日兩次,服藥7天後,口腔潰瘍已治癒,暖氣減少,腹脹胃痛減輕。接著續服15天,所有症狀消除,隨訪半年,做幽門螺旋桿菌的二氧化碳實驗顯示為陰性,口腔潰瘍亦沒有復發。

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口瘡解方

半夏瀉心湯出自《傷寒論》,由半夏、黃芩、黃連、甘草、乾薑、黨參、大棗等7味藥組成,全方具有和中降逆消痞之功,是治療傷寒誤下後傷脾胃,在外之邪熱乘機內陷以致脾胃功能失調,升降失職,寒熱錯雜於中焦出現痞滿的症候。多項研究表明用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口瘡潰瘍療效非常滿意,一般病人服藥3劑症狀大有好轉,6劑基本痊癒。口瘡的發病機理主要是虛火熱毒上攻、中焦失去轉樞功能。

在半夏瀉心湯方中,半夏辛開苦降,黃連、黃芩苦以降陽泄火;黨參、甘草、大棗補中益氣,加玄參養陰解毒;肉桂引腎經虛火歸原,氣機和順,虛火熱毒不上攻。

半夏瀉心湯方中,藥物寒溫並用,辛開苦降,攻補兼施,陰陽並調,屬於和解之劑。辛開苦降以順升降,寒溫同用以和陰陽,補瀉兼施以調虛實,這些功能特點符合脾胃升降出人的生理特點和升降失常的病理特性,所治病證幾乎包括所有的消化系統病變。

半夏瀉心湯本為治療寒熱錯雜痞證的方劑,成無己謂「陰陽不交曰痞,上下不通為滿」。半夏瀉心湯既能解除胃腸部不適症狀,又能治療寒熱錯雜、虛實兼見的口腔潰瘍。

實為調理腸胃寒熱錯雜虛實兼見的口腔潰瘍良方。

本文參考文獻(侵刪):

1.2010年南京中醫藥大學劉國富博士論文《加味瀉黃散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臨床研究》。

2.2013年9月《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誌魏巍等文章《半夏瀉心湯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 63 例體會》。

3.2004年第5期《實用中醫內科雜誌》李莉文章《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口瘡100例分析》。

4.2016年12月第121期《實用中醫藥雜誌》方令等文章《趙鳴芳用半夏瀉心湯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經驗》。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讚, 收藏,轉發,不知道怎麼治療痛風、口腔潰瘍、口腔扁平苔蘚,@中醫科院藥學博士尋求答案,每天分享原創美文人文健康資訊,歡迎關注!

@中醫科院藥學博士:多平台原創優質人文健康自媒體,擅長中醫藥解讀,用心為您深度解讀高尿酸血症、痛風、口瘡、口腔潰瘍、口腔扁平苔蘚的病例機理治療藥方經方驗方,分享健康乾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