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發表陳薇院士團隊新冠疫苗最新研究成果:安全且有效

經濟觀察報 發佈 2020-05-23T03:15:37+00:00

5月22日,陳薇院士研究團隊在《柳葉刀》期刊上發表了關於在研新冠疫苗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劑量遞增、開放標籤、非隨機、首次人類試驗》。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可世界上首個關於新冠疫苗的人體臨床數據發布。

5月22日,陳薇院士研究團隊在《柳葉刀》期刊上發表了關於在研新冠疫苗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劑量遞增、開放標籤、非隨機、首次人類試驗》(Safety, tolerabil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type-5 vectored COVID-19 vaccine: a dose-escalation, open-label, non-randomised, first-in-human trial)。研究稱,在108名疫苗接種者中,接種後28天內未發現嚴重不良事件,顯示出可耐受和免疫原性(抗原物質進入機體後能刺激機體產生相應抗體)。

論文顯示,研究團隊在武漢市的一家康復中心對一種以腺病毒Ad5為載體的新冠候選疫苗進行了單中心、開放標籤、非隨機、劑量遞增的1期試驗。

在2020年3月16日至3月27日期間,研究團隊最終招募到108名參與者(男性51%,女性49%;平均年齡36.3歲),這些疫苗接種者年齡均在18歲到60歲之間且經檢測沒有感染新冠肺炎的健康成年人。

參與者以36人為一組,分別接受了低劑量、中劑量和高劑量的疫苗接種。低劑量組有30名(83%)參與者、中劑量組有30名(83%)參與者、高劑量組有27名(75%)參與者在接種疫苗後的前7天內報告了至少一例不良反應。

最常見的注射部位不良反應為疼痛,有58例疫苗接種者有此反應。最常見的系統性不良反應為發熱(50例)、疲勞(47例)、頭痛(42例)和肌肉疼痛(18例),但所有劑量組報告的大多數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為輕度或中度,在疫苗接種後28天內也未發現嚴重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起初由參與者自行報告,但在接種疫苗後的最初14天內,研究人員會每天進行核實。在接下來的幾周參與者們會將不良事件記錄在日記卡上。從第7天開始,研究團隊進行了實驗室安全試驗,包括白細胞計數、淋巴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平板細胞、血紅蛋白、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總膽紅素、空腹血糖和肌酐,以評估疫苗接種後的任何毒性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ELIS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抗體和中和抗體在第14天顯著增加,並在接種後28天達到高峰。特異性t細胞應答在接種後第14天達到高峰。這說明疫苗接種者在接種疫苗的28天後具有了可耐受和免疫原性。

目前,全世界正在開發的候選疫苗超過100種,至少有8種已經開始或即將開始臨床實驗。研究團隊表示,許多候選疫苗正在迅速開發中,包括重組蛋白疫苗、複製或不複製病毒載體疫苗、DNA疫苗和mRNA疫苗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病毒疫苗。所有的疫苗都有優點和缺點,現在預測哪個更成功還為時過早。但此次發表的疫苗研究表明,以腺病毒Ad5為載體的新冠疫苗有進一步研究的潛力。

接下來,研究團隊將對疫苗接種者進行至少6個月的隨訪,以便獲得更多的數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