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是怎麼回事?應該怎樣處理治療呢?這些發熱知識不可不知

健康醫學苑 發佈 2020-05-22T06:13:32+00:00

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經常碰見發熱的病人,一些人喝點退燒藥認為就沒事了,這只是淺顯的認識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認識誤區,其實發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有低熱,有高熱,有些可能是肺炎引起的,有些可能就是腫瘤引起的,還有可能是腦血管疾病造成的,總之找不到發熱的病因及制熱源,只知道用退熱藥,有時容易

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經常碰見發熱的病人,一些人喝點退燒藥認為就沒事了,這只是淺顯的認識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認識誤區,其實發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有低熱,有高熱,有些可能是肺炎引起的,有些可能就是腫瘤引起的,還有可能是腦血管疾病造成的,總之找不到發熱的病因及制熱源,只知道用退熱藥,有時容易延誤病情造成不可挽救的後果。#哆咖醫生超能團##健康科普排位賽##

因此今天就給大家一塊學習一下發熱是怎麼一回事?如何處理生活中遇到的發熱?重新認識一下發熱,這些發熱知識不可不知!

發熱的主要原因兩大類:產熱增加,另外就是散熱異常(如一些皮膚病)。主要病理生理變化就是各種制熱源導致人體大腦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體溫調定點上調,中樞神經會發出高體溫神經信號,機體為了適應這種情況,會出現效應器骨骼肌收縮寒戰,產熱增加,出現體溫快速上升,持續發熱,體溫消退三個時期。

其中制熱源包括各種感染性的制熱源,如肺炎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產生的各種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質白介素等,另外一類就是非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制熱物質,如腫瘤壞死因子;了解這些主要是為了找到發熱的根本原因。


臨床中又有哪些常見疾病有發熱的症狀。

1.感染性疾病:各種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結核,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腹腔感染等感染性疾病。

2.大腦中樞性病變:如腦出血,腦膜炎,腦腫瘤等腦部疾病。

3.內分泌代謝異常:甲亢,嚴重脫水。

4.皮膚疾病導致散熱減少:如魚鱗病,皮炎,心衰等病。

5.無菌性壞死物資的吸收:大面積燒傷,肢體壞死,急性心肌梗死,惡性腫瘤、一些大手術等都可以導致發熱。

發熱是怎樣分輕重的?

正常人腋窩體溫36-37.2攝氏度。根據體溫的高低發熱可分為:

①低熱:體溫37.5-38℃②中等度發熱:體溫38.1-39℃③高熱:體溫39.1-41℃④超高熱:體溫41℃以上。


發熱是臨床常見的症狀,發熱應該怎樣處理治療呢?以下幾點認識必須了解。

(1)正常成人體溫維持在 36-37℃ 左右,晝夜波動範圍 ≤ 1℃。某些生理情況也會出現體溫升高,如劇烈運動、月經前期、心理性應激等,稱之為生理性體溫升高。這種情況是不需要治療的,注意觀察就可以了。

(2)不是發熱就用抗生素,找到病因才是關鍵。發熱被認為是機體重要的防禦機制,輕度發熱可能有利於提高宿主的防禦功能。不能盲目給予抗感染藥物治療,不僅造成經濟上的巨大浪費、病原學檢查的陽性率下降,還可能導致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熱、二重感染、產生耐藥菌等情況,對原發病的正確診斷造成干擾。所以,抗感染藥物不應作為常規診斷性治療的手段。只有明確身體感染的存在,才能適當的選擇合適的抗生素。

(3)發熱多少才能運用退熱藥?如何選擇退熱藥?

2017 年版《發熱待查診治專家共識》指出:對於體溫 ≤ 39℃ 的發熱,建議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而無需處理髮熱。

其實在我們臨床工作中腋窩體溫>38.5℃,肛溫 ≥ 39.0℃口溫 >38.5℃,也就是中等發熱以上或因發熱出現了不舒適和情緒低落的發熱病人,就給予退燒藥口服布洛芬混懸液和對乙醯氨基酚,或者複方氨基比林巴比妥針或賴氨匹林針者退熱;配合冰塊物理降溫,重症高熱不退的病人可能還要穿冰服戴冰帽。儘管糖皮質激素具有良好的退熱作用,但其可能增加診斷難度、誘發二重感染、致使感染播散,指南明確指出糖皮質激素不能作為退熱藥物使用。


(4)患者退熱用藥過程中要注意哪些?

①.不能隨便交替使用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或增加劑量退熱。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都屬於 NSAIDs,通過抑制攝護腺素合成而發揮解熱鎮痛作用,不建議聯合或交替使用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超說明書劑量使用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將增加對肝腎功能損害的風險,嚴重可致死。

②.酒精擦浴禁用於兒童!因為高熱時行酒精擦拭,會使患兒通過呼吸道和皮膚吸收大量的酒精。兒童因為肝功能不完善,對酒精代謝能力差,易導致血中酒精濃度升高,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毒性。

對於成人,儘管酒精擦浴可促進散熱以降低體溫,但對於正在使用頭孢菌素類、硝基咪唑類等抗菌藥物的患者將增加雙硫侖樣反應發生的風險。

總結:正常人體體溫升高 1℃,基礎代謝率提高 13%,心臟心率加快 18 次/分。對於發熱我們要儘快確診找到病因,應充分評估退熱治療的獲益與風險,不失時機地及時解熱;防止疾病的加重,病情的惡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