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惡化、人員流動頻繁、變異速度加快…多種病毒可能威脅人類

生命時報 發佈 2020-05-23T16:44:43+00:00

儘管它們不都具備人際傳播能力,但有4種病毒未來幾年內或將引發大流行,分別是高致病性甲型H5N1流感病毒、尼帕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和拉沙病毒。

受訪專家:

武漢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 楊占秋

鍾南山院士團隊核心成員、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病毒學專家 周 榮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主任醫師 張 彤

本報記者 李珍玉 江 越

西班牙媒體近日刊發題為《新興病毒》的文章稱,迄今為止,已經測序的、以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為宿主的病毒約500種,大多數為人畜共患病的起源。儘管它們不都具備人際傳播能力,但有4種病毒未來幾年內或將引發大流行,分別是高致病性甲型H5N1流感病毒、尼帕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和拉沙病毒。

四種病毒被列入未來高風險清單

據介紹,西班牙媒體提到的這4種病毒都屬於RNA病毒。相比另一類DNA病毒,RNA病毒變異更快,也更明顯。4種病毒尚未發現人際間傳播,但能從動物傳染到人,也曾在個別國家和地區出現過非大規模的感染。

高致病性甲型H5N1流感病毒,來源於家禽和野生鳥類,最先在亞洲鵝身上被發現,具有高致病性、高致死率。2003年,禽流感疫情在亞洲、中東、歐洲和非洲暴發,導致數以億計的禽類被撲殺。首例人感染病例於1997年在香港出現,東南亞、歐洲、非洲、南美洲等相繼發現,感染途徑主要為接觸受感染的雞、鴨。2003年~2006年,全球確診病例227例。患者感染後可出現嚴重的急性病毒性肺炎、肺水腫、肺實變等,由於尚未找到特效療法,死亡率高達50%~60%。

尼帕病毒,首次發現於1998年,因出現地點是馬來西亞尼帕鎮,病毒因此得名。該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是狐蝠科果蝠,但早期感染者來自養豬場,傳染源為感染病毒的豬。尼帕病毒可通過飛沫、鼻腔分泌物、氣溶膠或糞便接觸傳播。感染者主要表現為腦炎樣症狀,致死率接近70%。目前,全球局部出現尼帕病毒疫情十幾次,均在南亞,孟加拉和印度疫情較嚴重。

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也稱MERS病毒,與新冠病毒、SARS病毒同屬冠狀病毒。從2012年9月在沙烏地阿拉伯發現第一例MERS患者至今,全球已報告2500多個確診病例,其中866例死亡。該病毒的起源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認為單峰駱駝是傳染源之一。感染MERS病毒後,患者會出現發熱、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等症狀,部分人會有胃腸道反應,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的人則可能出現呼吸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因沒有特異療法,世衛組織已將其列入重點關注疾病的清單,嚴防相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拉沙病毒,一種傳播性極強的急性出血性傳染病,會引發拉沙熱,主要在奈及利亞、利比亞、幾內亞等西非國家流行,美洲、歐洲也曾發現輸入性病例,死亡率約為1%。該病毒的動物宿主是一種叫多乳鼠的嚙齒類動物,人若直接或間接接觸已感染動物及其排泄物就會被感染。約80%的拉沙病毒感染者沒有症狀或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發熱、嘔吐、腹瀉、咽炎等,嚴重者會因急性出血、多臟器衰竭致死。

鍾南山院士團隊核心成員、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病毒學專家周榮教授表示,迄今為止,這4種病毒只是出現過零星病例或局部小範圍暴發,現在並無確切證據表明其會在未來幾年引發大流行,不必過於恐慌。

病毒生存環境在變化

自2003年「非典」暴發以來,科學家發現,危害性較大的人類傳染性疾病的暴發頻率在快速增加,且都是由動物源性病毒引起。武漢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楊占秋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至少有4個。

病毒本身的變化。為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病毒變異、重組的速度加快了。比如,高致病性甲型H5N1病毒在非洲、美洲的就不完全一樣,它們會根據當地宿主動物的特點,主動發生變異。

人對病毒的易感性增加。人與所養殖家禽家畜的長期共處,增加了病毒從動物傳播到人身上的風險;由於人畜接觸較多,病毒更易適應人體,使人體變得易感。此外,個別地區的生活習慣也是感染原因,如越南有喝生雞血習慣,泰國喜好鬥雞比賽等。

愈加頻繁的人員流動。隨著交通業和旅遊業的飛速發展,人員流動比任何時代都頻繁。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主任醫師張彤說,便利的交通和社會交往的日益增多,已成為引發傳染病流行的不可避免的社會因素,尤其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病毒性傳染病,防控難度更會因此大增。

自然環境惡化使病毒「死而復生」。由溫室效應引發的永凍土和冰川融化可能令遠古病毒甦醒。英國廣播公司(BBC)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導稱,法國某病毒科研團隊在檢測西伯利亞地區融化的凍土層後,發現了世界上第三種超大型病毒,該病毒已被冰封了長達3萬多年,隨著全球變暖,不排除該病毒「起死回生」的可能。我國科學家也在青藏高原冰川冰芯內發現了28個未知病毒組,至今已存在了約1.5萬年。科學家擔心,這些病毒可能會使當地野生動物患病,進而增加人感染的風險。近年來,自然環境的惡化導致野生動物棲息地減少,人獸接觸幾率增加,出現跨宿主傳播,甚至人際傳播的風險也會升高且難以預測。比如,拉沙病毒的宿主是嚙齒類動物多乳鼠,當生態遭到破壞後,鼠類大量繁殖,並攜帶病毒四處傳播,最終導致了西非國家疫情的暴發。

良好衛生習慣須常態化

周榮提醒,相比較已出現的病毒,新發病毒可能帶來的危害更大。因為病毒變異難以預測,人類對新病毒普遍沒有免疫力,若防控不及時就可能引發大流行。

楊占秋補充說,由於病毒變異,由動物傳染給人的病毒性疾病仍有人傳人的可能,令科學家擔憂。因此,應主動遠離各種野生動物,如蝙蝠等,家禽家畜飼養者平時也需做好個人防護,儘量少接觸飼養動物;改變吃野生動物的習慣,人工養殖的家禽家畜一定要做熟食用;自覺保護自然環境。

由於病毒感染主要與病毒毒力、數量及人群易感性有關,張彤認為,除減少接觸潛在感染源外,提高自身抵抗力也是防護的重要方法,包括日常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體育鍛鍊,面對已知病毒按規定進行預防接種等。一旦出現相應症狀,第一時間做好科學應對,如自我隔離、及時就近就診。

面對潛在的病毒傳播流行,周榮建議將「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治」常態化。全球都要加強基層傳染病防控體系建設,大到城市三甲醫院,小到鄉鎮衛生所,都要具備基本的傳染病檢測和分析技術;對基層全科醫生展開培訓,增強他們對突發傳染病的防範意識和能力。他同時呼籲,傳染病暴發時,所有人都應保持團結,採取一切措施減少或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這樣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戰勝疫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