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精通鳥語,還把這項本領傳給了白居易的孫子

錦翼 發佈 2020-05-23T02:27:26+00:00

這是第一次記載有人能聽懂獸語,後來還有人考證說東夷國只是個泛稱,《列子》上說人家這個國家其實是介氏之國。

中國古代有許多號稱自己精通禽言獸語的人。

例如秦國人的第四代國君秦仲,《藝文類聚》上說懂百鳥之語(《藝文類聚說是《史記》記載的,但是我們現存《史記》上並沒有這個記錄)


《左傳》上有個人叫介葛盧,他來自東夷國(估計是個少數民族),出使魯國,他在賓館裡聽到聽到牛叫聲,就說:「這隻牛生了三頭小牛,都被殺了用作祭祀。」接待的就很好奇,問他你是怎麼知道的呢?介葛盧說牛的叫聲就是在控訴這件傷心的事啊。

這是第一次記載有人能聽懂獸語,後來還有人考證說東夷國只是個泛稱,《列子》上說人家這個國家其實是介氏之國。這裡的人都能聽懂六畜叫聲。

這個國家的「外語」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根據《左傳》記載,介葛盧來訪發生在僖公二十一年,是公元前651年,一百多年後,魯國也出了一個懂「外語」的人,他就是孔子的女婿兼學生:公冶長。

不同於東夷國的人,公冶長擅長聽的是禽言。

這事記載在南朝時期的人在注釋論語時,記載了公冶長這項特長。

說是公冶長在外出門,回來的時候,聽見群鳥相互召喚去清溪吃死人肉,不一會他就看見一個老婆婆在哭,說他兒子一直沒有回來,公冶長說看來清溪那裡那個死人就是你兒子了。

老婆婆去看,果然是自己孩子的屍體。

但問題是誰殺了老婆婆的兒子,公冶長成了頭號嫌疑犯,沒人相信他能聽懂鳥語的理由,於是他被投入了監獄。

後來公冶長在監獄聽麻雀鳴叫,不由笑了,他告訴獄卒:「麻雀唧唧喳喳,說白蓮水邊有裝糧食的車翻了,公牛把角折斷,糧食收拾不盡,招呼去吃。」

獄吏不信,派人去看,果然如此。

公冶長用實力洗脫了自己的嫌疑,這大概是外語被發揮效果最大的一次。



漢朝的雲中太守魏尚不知道是不是公冶長的傳人,三國人謝承在他的歷史著作中說魏尚精通鳥語,難怪他在雲中和匈奴作戰,屢戰屢勝,懂鳥語,那可是重要情報來源啊。


三國時期魏國的管輅也懂鳥語,《三國志》上管輅本身就是一個神人。

有一次他去縣令家裡做客,聽見喜鵲叫的聲音很急。

管輅就說:「向您急報,東北方有一婦女昨天謀殺丈夫,卻誣陷西邊鄰人是兇手。今天黃昏就有人來告狀了。」

後來,果然有人告狀,有了喜鵲的提示,這個縣令很輕鬆就破掉這樁殺人案。



東漢的侯瑾不到他懂不懂鳥語,看見白雀和黑雀一起飛,就感嘆說:「君子和小人在一起,天下看來要大亂了啊。」於是披髮入山,不再出來。

也不知道白雀和黑雀哪個是君子哪個是小人。

這大概是歷史上最奇葩的辭職理由。



除了精通經常見到的各種鳥和禽獸,還有人精通猛獸的話。

南朝梁時有個人叫沈曾照能聽懂老虎的話,有一天聽見虎嘯,就知道要打仗了,很快就開始徵兵。

至於老虎為什麼知道打仗這樣的國家機密,卻沒有給出解釋。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烏鶴贈答詩序》詩里說:「余非冶長,不能通其意。」,自恨沒有公冶長的本領,聽不懂鳥語。

但是後來的傳說里為了彌補他這個遺憾,人們讓他的孫子白龜年具有了這本領。

《翰府名談》上記載白龜年到嵩山遊玩,在這裡遇見了成仙的李白,李白送給他一卷天書,告訴他:「學會了就可以辨識九天鳥語、大地獸言,再好好修行,就可以成仙。」

白龜年好好學習,果然什麼鳥獸的話他都能聽懂了。

白龜年遊歷潞州,當地太守宴請他,請他表演一下。

這時候正好兩隻鳥雀鳴叫著飛過。

白龜年就說:「城西有人把穀子灑了,群鳥去吃了。」

又聽見馬鳴,白龜年說:「馬槽里的飼料太燙了,不能吃。」

正好清明祭祀,太守買了二十隻羊殺了祭祀,但是有一隻就是不肯上前。

白龜年就過去和這羊對話,告訴太守說:「因為這隻羊懷孕了,羊羔快要生了。」

太守留下那隻羊,果然後來就產下了一隻小羊羔。



白龜年這本領是跟李白學的。

雖然沒有記載青蓮居士懂鳥語,張大春的《大唐李白》記載他能召喚群鳥落到自己身上,一起飛翔。

這顯然是懂鳥語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