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人30年隨訪研究表明,這種性格的人更易活過85歲

二三里資訊商洛 發佈 2020-05-23T03:52:22+00:00

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心態。如果愛笑、樂觀、愛生活,恭喜你:你很有可能成為一個長壽的人。

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心態。如果愛笑、樂觀、愛生活,恭喜你:你很有可能成為一個長壽的人。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這其實真的有科學依據。近日,美國的一項新研究,為樂觀者更長壽再添新證據。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綜合國外研究並採訪專家,5招教你成為一個樂觀的人。

受訪專家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心理分會秘書長 楊萍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博士 汪冰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李君

樂觀的人更易活到85歲以上

近日,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和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對7萬多名志願者,長達30年的追蹤隨訪後發現:樂觀的人活到85歲及以上的幾率更大。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兩項大型長期研究的數據結合起來:一項是「護士健康研究」,涵蓋69744名女性;另一項為「退伍軍人事務部老齡化研究」,涉及1429名男性。

按照樂觀程度,研究人員將參與者分為最高組、最低組和中間組。

與最低組相比,最樂觀女性的平均壽命高15%,活到85歲的機率至少高1.5倍;最樂觀男性的平均壽命高11%,活到85歲的機率高1.7倍。

這項研究的最終成果於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樂觀給身體帶來5大益處

樂觀心態就像是一滴墨水,在清水中逐漸擴散,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具體來說,對身體有以下5大好處。

1 睡眠質量好

研究發現,情緒樂觀的人更有可能睡眠充足(每晚能安睡6~9個小時),他們沒有失眠症狀的可能性高出了74%,白天也不容易睏倦。

積極的情緒可以通過促進適應性來緩衝壓力的影響,從而使樂觀主義者能夠得到安穩的休息。

2 身體疼痛少

樂觀的心態對疼痛有保護作用。

一方面,樂觀主義者對疼痛的敏感性較低,即使有些許痛感,很多人也能較好地適應。另一方面,即使已經飽受慢性疼痛折磨,也可以通過積極的心態來緩解疼痛。

3 心臟功能好

樂觀的人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風險明顯下降。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一項研究發現,與悲觀者相比,樂觀的人血糖水平明顯更好、膽固醇指標更健康、吸菸的可能性也更低、運動健身更積極,他們的心血管健康幾率是悲觀者的兩倍。

4 腦子更聰明

樂觀程度越高的人患上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更低。

因為當人對未來感到樂觀時,他們的記憶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判斷力下降等認知功能損害的風險就能減少。

5 抗壓能力強

當人面臨壓力性事件時,體內應激激素含量會增加。

而經研究發現,悲觀者應激激素水平高於樂觀者,他們面對壓力性事件時,自我調節能力較差。

3種性格的人更易生病

生活中的快樂和悲傷,大家都需要正確面對、控制,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因為有些消極情緒不僅會破壞好心情,甚至會危害身體健康,影響壽命。身心醫學表明,這3種性格的人更愛生病:

脾氣暴躁的人:

每次發脾氣都會讓心臟的磨損更多一層,給身體增加一份負擔。

如腦中風、心肌梗死等病症的發生,大多是因為生氣、遇到重大壓力事件等引起。

多疑嫉妒的人:

容易多疑嫉妒的人,人際關係多不好。容易孤獨、鬱悶,惴惴不安,嚴重的甚至會產生被害妄想。

研究表明,對別人懷有敵意、處處提防的人內心承受更多的壓力,從而導致體內一種蛋白質含量驟升。而這種蛋白質和心臟病、糖尿病有很大關係。

內向憂鬱的人:

與脾氣暴躁的人不同,有些人遇到事情慣於忍氣吞聲,把悲憤、生氣、鬱悶壓在心底。這類人不但在社交方面處於劣勢,而且身體素質也大打折扣。

這類性格的人容易患外周動脈疾病,早亡的幾率較常人會大一些。因為他們更易受負面情緒影響,而忽略快樂的感受。

心理醫生5招改變你的心態

在生活中,培養形成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不僅有利於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提高,還可以減少生病的風險,提高長壽的可能性。

那麼如何做一個樂觀的人,積極面對生活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調整:

遇事不較勁、不生氣

與悲傷相比,生氣更易損害人的健康,增加炎症風險,進而使人患上心臟病、關節炎和癌症等疾病。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將注意力轉移到讓自己開心的事上。不要總糾結於一個問題,避免長時間生氣。

主動結交朋友、緩解焦慮

經研究發現,社會關係會刺激人身體產生一種內源性阿片類物質,可緩解疼痛和焦慮。而缺少朋友的人,體內皮質醇水平往往較高,導致長期精神緊張,更易患心血管疾病。

多交朋友,擴大交際,不僅有利於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更有利於樹立樂觀的心態。在與朋友的交流中互相傾訴,釋放內心的不良情緒。

更理性地處理壓力

壓力就像「垃圾食品」,如何將其「代謝」掉,對健康至關重要。

在面對壓力時,我們要主動,理性地思考壓力的來源,平息不良的焦躁情緒,思考合理的解決方法。不要自暴自棄,自我否定。

保持充足的睡眠

美國賓漢姆頓大學經研究發現,相較那些睡得早、睡眠充足的人,睡得晚、睡得少的人有更多負面想法。

保持充足的睡眠,能為身體的各個器官提供休息的時間,使人擁有更旺盛而充沛的精力,面對新一天的生活。

堅持運動

運動是釋放壓力的出口。

運動時,大腦會釋放血清素(與幸福感相關的神經遞質),這有助於預防精神健康障礙、降低患抑鬱症風險。

同時,運動會產生使人快樂的多巴胺激素,幫助改善不良情緒。

生命時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