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直播:大家不喜歡看我!深思原生家庭給孩子的一生影響!

家教大家說 發佈 2020-05-24T10:33:57+00:00

由於黃曉明的椅子並不是固定在地面,在試吃的過程中他忽然意識到自己不小心將李佳琦「擠出」了畫面,於是馬上說到:「佳琦,我是不是擠到你了…

在5月21日「帶貨一哥」李佳琦的直播間裡出現了這樣一幕:

黃曉明為助農直播,當時的環節是他和李佳琦一起試吃產品。由於黃曉明的椅子並不是固定在地面,在試吃的過程中他忽然意識到自己不小心將李佳琦「擠出」了畫面,於是馬上說到:「佳琦,我是不是擠到你了…」邊說邊將自己的椅子往側面挪。李佳琦的反應一向很迅速,立刻接話說:「沒事沒事,他們都是來看你的,我天天給他們看。」此刻黃曉明竟然低下頭,低聲說:「他們不喜歡看我」。李佳琦趕緊接話:「沒有沒有,喜歡看你呢。」接著趕緊轉話題到產品上。網友們表示,「教主」作為一個高顏值的大明星,實在太過謙虛。可是這樣的表現真的只是謙虛那麼簡單嗎?

是謙虛,還是「討好型」人格?

其實都不是。黃曉明幾乎是自言自語說出的這句話,而且同時還低下了頭,這是一種明顯的自我否定的反應,對應性格上是一種低自尊的表現。看《中餐廳》里黃曉明的表現,許多彈幕都評論說黃曉明是討好型人格。然而心理學的概念里並沒有這個人格分類。「討好」只是一種想法或者行為方式,對應的是「迴避型人格障礙」的特質。

「教主」很可能存在迴避型人格的傾向

在《人格心理學—人性的科學探索》書中闡述的關於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徵是:強烈的不勝任感和對他人的批評敏感。我認為黃曉明可能沒有到達到「障礙」的程度,但是的確存在這樣的明顯傾向。

書中對迴避型人格障礙的特徵列舉如下:

  • 不勝任感
  • 對批評敏感
  • 為避免尷尬而限制社交活動
  • 低自尊

迴避型人格的典型想法或信念:

  • 「我很無能,不受歡迎。」
  • 「我希望你能喜歡我,但我想你一定會恨我。」
  • 「我不能忍受批評,它讓我感到很不舒服。」
  • 「我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不愉快的處境。」
  • 「我不想自已被他人注意。」
  • 「如果我忽略某個問題,它會得到自行解決的。」

黃曉明在直播中所說的話竟然和作者列舉的想法如此相似:「我很無能,不受歡迎」。還有曾經當黃曉明一度遭受大量的身高造假、疑似長期穿增高鞋時,他竟然在參加快樂大本營的舞台上直接脫鞋「以示清白」;在「鬧太套」事件後黃曉明花費了大量時間去學英語,也只是為了不再被網友們批評發音太差;在中餐廳「明學」火了以後,他曾說自己反覆觀看節目視頻,反覆找某台工作人員探討自己要如何改進….這些都是用行為在說:「我不能忍受批評,它讓我感到很不舒服。」和「我會不惜一切代價去避免不愉快的處境。」

似乎只有「為避免尷尬而限制社交活動」是和黃曉明這位活躍在熒幕前的明星身份不符的,但如果你聽過黃曉明在《康熙來了》講述小時候試鏡的經歷可能就明白原因。他曾說小時候的他非常內向,內向到類似自閉。有一次試鏡,他緊緊地用手遮住自己的臉,導演只好跟他媽媽說,這孩子即使長得再好看這樣也沒法拍戲。儘管他「不想自己被他人注意」,可當他在指縫中看見了媽媽失望的神情後,最終還是「迫使」自己走上了演藝之路。


「迴避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家庭、校園、社區環境,甚至小時候的某些特別經歷都會導致「迴避型」的傾向。而通常來說最大的影響是家庭教育的因素。原生家庭對成年後的影響無論是從心理學上,還是從許多生活實例都得到了印證。

黃曉明在《旋風孝子》節目上,有一期他想和媽媽談談,因為兩人對公司管理總有分歧,是不是可以放手由他管理就好,讓媽媽相信他可以做好,可是媽媽並不同意。從他倆的對話以及後續的分別採訪可以看出,即使到現在,他媽媽也還是對他事無巨細的什麼都管,而且認為作為母親應該操這份心。有意思的是我們在《中餐廳》里看到了一模一樣的「黃店長」,任何事情都要操心,任何事情都要背責任。


如何避免孩子形成這樣的性格?

1. 針對「不勝任感」:不要管得太多,做一個「懶」媽媽或者爸爸,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在獨立做事的過程中就會建立對自己的自信。

2. 針對「對批評敏感」:並不是說不能批評孩子,而且不要沒有原則性的批評孩子。孩子某個行為做得是不對的時候,針對孩子的這個行為,明確地說明並批評,而且要保持一致性。

3. 針對「為避免尷尬而限制社交活動」:孩子為什麼會感到尷尬?是因為你強迫他喊人或者表演?或者是因為在他「表演」了背誦古詩以後,你還和眾人「謙虛地」說「我們家孩子可笨了,才會那麼幾首,不像那誰誰…」在社交活動中要給孩子信心和鼓勵。

4. 針對「低自尊」:需要提高孩子的自尊,提高自尊的第一步是父母開始「表揚」教育。表揚的本質是「正強化」心理暗示,表揚的形式和批評其實一樣,要針對孩子做出的某個具體的行為提出表揚,空洞的一句「你真棒」是沒有意義的。

我從《大漢天子》就開始關注黃曉明了,所以對他一直以來的各種新聞比較熟悉。最開始看《中餐廳》時也覺得他「霸道」的說話很招人煩,但最後真的會發現他只是想做一個「好人」。無意看到了李佳琦和他的直播,於是有感而發。#育兒爆文賽#

參考:【美】蘭迪·拉森,戴維·巴斯,《人格心理學—人性的科學探索》,譯者 郭永玉 等,2011年8月第1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