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也是一個「機械迷」

史塔克電影 發佈 2020-05-24T04:18:49+00:00

《風之谷》中女主人公娜烏西卡駕駛的滑翔翼的機械飛機,《魔女宅急便》中小男孩蜻蜓使用的「人力飛車」,《紅豬》中波魯克使用的雙翼機造型飛機...

《風之谷》中女主人公娜烏西卡駕駛的滑翔翼的機械飛機,《魔女宅急便》中小男孩蜻蜓使用的「人力飛車」,《紅豬》中波魯克使用的雙翼機造型飛機......這些設計新穎,造型獨特,具有現代化風格的機械設備,給觀眾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宮崎駿用一顆孩童般的純心為觀眾打造了一個個奇思幻想奇思妙想的夢幻之旅,通過多種多樣「懷舊機械化元素」的呈現,表現了他對於和平的嚮往,對於生命的敬畏,對於人與生態和諧的呼籲。

本文將通過「飛行器」,「機械城堡」以及「海面火車」這三個機械元素來闡述宮崎駿作品中濃濃的「懷舊機械風」。

宮崎駿何以對「機械」情有獨鍾?

宮崎駿愛好機械工業,和他成長的社會環境以及家族情況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宮崎駿是一個就有懷舊意識的動畫導演,他1941年出生於東京都文京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舉家遷往宇都宮市和鹿沼市。

他所在的家族經營了一個飛機工廠,屬於軍工企業,在這樣的生產環境中,宮崎駿對於軍工企業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知自己家族生產的飛機尾翼並不符合當時的標準,只需要賄賂一下軍方人員,就可以矇混過關,這這件事在宮崎駿心裡留下了抹不掉的陰影,對於他日後的動畫風格創作也要很大影響。

而當時的大環境,也為他的「機械情節」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工業革命之後,日本對於西方的工業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二戰之後,日本的國民經濟受到了重創,為了快速的恢復經濟,他們不再保守和排斥,而是積極,主動地吸納西方的先進工業文明,尤其是對於現代文明和機械化科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樣的興趣也深深的影響到了國民的文學創作和影視作品中,很多作品中都融入了對於機械元素,機械配置以及機械角色之間的探討,學習和想像,以機械元素為主角的動畫作品更是層出不窮。

在我們的童年回憶中,有很多好看的機器人日漫,比如《鐵臂阿童木》《宇宙騎士》《遙控機器王》《機器人少女》等,這些機械元素和設備,讓人物造型,動畫風格更為「酷炫」,也成為了一代人的經典。

宮崎駿的電影也不例外,雖然很多的電影中,並沒有以「機械元素」直接命名,但是在動畫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含有很多的機械元素和設計構想。

機械元素在宮崎駿動畫電影創作中的體現

01,機械城堡

在《哈爾的移動城堡》中,主人公哈爾所居住的城堡就是一個魔法與機械的結合體。

這一座灰色的城堡,一改以往作品中的相對固定性,宮崎駿將它設計成為了一個可以「移動」,充滿浪漫和自由的居住地。

在這座城堡中,最讓人驚奇的是,有一座特殊的機關門,分別有紅,藍,黃,黑四種顏色,按動對應的顏色,就可以看到進入到不一樣的外面世界。

紅色朝上,門外則是恢弘富麗的宮殿,黃色代表著移動城堡的方向和軌跡,藍色朝上,門外則是一片繁華熙攘的波特海文港口,黑色朝上,外面戰火連綿,「黑雲」壓城。

這樣一座頗具有機械設計風格的城堡,既反映哈爾的內心變化,更是宮崎駿對於現代機械科技設想的體現。

在科技高速發展和進步的今天,我們享受科技能夠帶給人便捷的同時,也深受其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機械會束縛人們的自由和生活,而四色的機關按鈕,則是宮崎駿對於自由的渴望。


02,飛行器

在宮崎駿的動畫中,出現的最多的機械元素便是飛行器,這個他們家所從事的軍工產業有關。

在電影《天空之城》中,出現多起類似於「齊柏林飛艇」的飛行物,比如政府軍隊開發的巨大飛行戰艦歌利亞,它的名字就來自於舊約聖經中的非利士人巨人歌利亞。

在電影《天空之城》中,歌利亞是穆羅將軍利用軍用無線電暗號像軍方發出請求來的飛行機器, 長312米, 高82米,最高速度約181公里/小時,配備了很多的對地艦炮,對空機槍,最後被普拉達的機器人擊潰後沉入到了大海深處。

除了這一艘飛行戰艦之外,海盜婆婆駕駛的飛艇,以及各式各樣的滑翔機等等,飛行元素在這部電影中用到了極致。

而這些機械戰艦的設置,並非是宮崎駿的空穴來風,而是有跡可循的,每一架飛行資料,在宮崎駿導演的資料庫中,有相對的出處和原型。

在《風之谷》中,少女娜烏西卡所駕駛的那一架名為Mowe的噴氣式滑翔機,這一架飛行器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曾經出現過,直到了1984年,宮崎駿將它搬上了大銀幕,很多人對於這一架滑翔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電影中的女主角娜烏西卡肩負著拯救人類的使命,在人類和蟲類之間架起了一座「友好」的橋樑,一方面需要去安撫憤怒的蟲族,一方面又需要去說服人類,阻止人類發動戰爭,在拯救人類和世界的過程中,這一架滑翔機也發揮出了它的能量和效率,一起幫助主人公完成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宮崎駿在體現這些飛行機械的同時,也秉承著一種客觀而理性的心態,並非只呈現它們的科技感和軍事威力,也體現了機械帶給人的雙刃影響。

比如,科技可以給人帶來安全和便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生態,打破人與自然的和諧,所以,有失「正義」的機械最終大多都會「機毀人亡」。


03,「海面火車」

在工業化文明的初期,鄉村印跡依舊明顯,宮崎駿很巧妙的選取了新舊時代更替中的過渡階段,在電影《千與千尋》中,宮崎駿融合了工業文明和鄉村想像,將奇觀化的想像作為電影的表現主體,在兩種風格的交替互補中,營造出了一種「懷舊」樸素的美感。

比如,千尋進入了到了油屋之後,這裡的人和千尋居住的城市相比,不那麼現代化,甚至充滿了落後和樸素。

有小橋,有流水,有隧道,似乎看起來仍然是鄉村風格,鍋爐爺爺用煤炭燒著鍋爐;然而,畫風一轉,湯婆婆的浴室卻充滿了現代化,巨大的浴缸,具有工業氣質的全自動化的電梯設計,讓整個電影生動活潑了起來。

在千尋和無臉男踏上了尋找錢婆婆的旅程中,大海中升起的電纜,現代工業化的電車設備和海天相呼應,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

讓電車開在了海面上,這一段工業機械化的想像,堪稱是電影中的華章。

宮崎駿毫不掩飾自己對於工業文化初期社會的嚮往,和其他科幻電影中絢麗多彩,機關重重的高科技元素不同,宮崎駿電影中的工業元素都是「樸素」簡單的,這也隱藏著宮崎駿對於「高科技可控性」的呼籲。

高科技固然引人注目,然而,如果不加節制,肆意生產,則會成為大自然的「累贅」。

比如,《天空之城》中的普拉達,擁有著高科技,然而,最終國家卻逐漸衰落,可見,相比較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協調好人類與自然的關係,顯然更為重要。

最後的話

不可否認,宮崎駿是一個「機械控」,他巧妙的利用了這些懷舊的,樸素的具有工業風格的機械設計,為觀眾呈現出一個個富有想像力,人文主義情懷濃厚的故事,為我們國產動畫提供了很大的借鑑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