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千張襖」製作技藝漸成歷史

聊城晚報 發佈 2020-05-25T15:58:40+00:00

臨清「千張襖」製作工藝「臨清寶,真不少,瓜干棗脯千張襖」,這是廣為流傳的一句民謠。千張襖,是臨清的傳統名牌產品之一,遠近聞名,婦幼皆知。千張襖有其悠久的歷史,它起源於明代,衰於清代,流傳至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臨清地處衛運河兩岸,向來是商賈往來之所,車舟輻輳之地。

臨清「千張襖」製作工藝

「臨清寶,真不少,瓜干棗脯千張襖」,這是廣為流傳的一句民謠。千張襖,是臨清的傳統名牌產品之一,遠近聞名,婦幼皆知。千張襖有其悠久的歷史,它起源於明代,衰於清代,流傳至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

臨清地處衛運河兩岸,向來是商賈往來之所,車舟輻輳之地。由於臨清商業發達,交通方便,遠在明朝極盛時期,臨清的皮毛業就極其興旺,僅天橋一帶就有皮作坊百餘家,到清代,臨清已有80餘家千張襖作坊。

千張襖的形成,歷經了相當長的時間。那時的皮毛工人辛勤勞動一年的收入遠遠不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他們除干皮活外,不少人還做殺羊、麵食等小生意。隨著歷史的發展和變革,作坊主之間相互競爭激烈,他們大魚吃小魚,盤剝工人的手段也越加苛刻。作坊主們為了收買人心,拉攏工人好好為他們幹活,每年將裁製皮衣的下腳料分給工人們一些,美其名為「年終饋贈」。然而這些「饋贈」的邊角余料碎皮渣子,既不能充飢,又不能抵債。皮毛工人們為養家餬口逼的沒有辦法,只好將碎皮下腳料,按毛的色澤、長短形狀,千針萬線縫綴成若干方塊,拿到皮子市去出賣,這就是千張襖的雛形。後來人們又將若干方塊搭配在一起,剪裁成皮襖。久而久之,干張襖就作為一種民間手藝品出現在市場上。隨著千張襖銷路的擴大,僅靠本地羊皮的下腳料已不能滿足需要,於是就去山西交城等地購買攤上的羊皮下腳料,進行加工生產。千張襖的花色品種和規格式樣比較豐富,它分為白色、花色、黑色,根據毛的長短,又分為大毛、平毛、小毛幾種和專用羊皮縫製的產品。它的規格樣式也有很大的發展,不僅有中式男女襖的樣板,而且還有中西式背心等,更加適應了用戶的需要。千張襖物美價廉,經久耐用,輕便暖和,儘管是千條百塊連在一起,但與整皮羊襖有著同等禦寒能力,毛色的配製堪能與整皮襖媲美。其製作工藝也非常精巧,首先選配好原料後,進行縫合,在縫合中,有彎隨彎,有斜隨斜,就像巧妙的建築師在精心砌不規則的石塊—樣,縫成七寸左右的方子,縫製要一絲不苟,十分講究。然後平整皮板,水洗毛花,最後才成為千張襖。千張襖和整皮襖比較,除具有物美價廉和輕便暖和之外,還消除了整皮襖厚薄不均和容易黏結成氈的弊端。自清代起,千張襖這種民間工藝獨特產品,都是一家一戶獨家經營,它具有家庭手工業的形式。

在清代,千張襖的生產,隨著歷史的變化而有其興衰。到民國初曾山現過興旺景象。日本入侵中國後,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大量千張襖藝人外出逃荒,千張襖生產被迫中斷。臨清解放後,老藝人們又組織起來,千張襖再獲新生。隨著人民生活的需要,其發展規模也越來越大。到上世紀60年代,臨清生產千張襖年產達萬件以上。產品銷往上海、北京、天津、湖北、湖南等地。

延伸

集「皮」成裘的臨清千張襖已成歷史記憶

「回民兩把刀,宰羊賣切糕」「臨清州,三件寶,瓜干棗脯千張襖。」這些由來已久、流傳於臨清的民謠,道出了臨清人以往引以為豪的絕活和寶貝。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臨清人除了仍能看到「兩把刀」外,瓜干、棗脯也難覓蹤影,承載千針萬線的集「皮」成裘的臨清千張襖技藝也與臨清漸行漸遠,慢慢留下的只剩歷史記憶。

千萬張皮子才繚成精工裘

「說實話,舊時臨清人人會做千張襖,不過,非常麻煩,因為千張襖的原料本身就是下腳料。」5月21日,原臨清市博物館館長、文史專家馬魯奎告訴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千張襖並不是僅用了千張皮子,而是象徵著很多的意思。很多羊皮下腳料像柳葉那麼寬,上面有羊毛。一些襖需要上萬塊像柳葉這樣的皮子縫合而成。有些襖採用二羔子皮(小羊羔皮),用這樣的皮子縫出來的襖自然價錢貴一些。

「千張襖」的皮貨來源,主要是寧夏、內蒙古的灘羊。羊皮收回來後分幾類,有綿羊皮、灘羊皮、寒羊皮等,顏色有黑色、白色、雜色、褐色、花色等。經過多道工序將生皮子弄成熟皮子,做皮襖、皮褲等大件皮衣時會削下來一些皮子的邊邊角角。這些被削下來的下腳料皮子,再讓工人們根據收購方要求的尺寸繚皮子,繚皮子時一類皮子相同顏色的縫到一塊,也有的根據花色要求,不同顏色的皮子繚到一塊。有繚成半尺見方、一尺見方等大小不一的皮子塊,然後做成皮襖、皮褲等。繚皮子是個技術活,根據針角的多少來判定皮襖的價值。這種用碎皮子按照皮毛的顏色搭配縫製成各具特色、規格多樣、工藝精湛、質地柔軟的皮襖,就是最初的「千張襖」。千張襖可謂是千納裘,由於縫製精細,配納精巧,無論從毛穗上,還是從色澤光度上,都與整張灘羊皮襖相差無幾,再加上它價廉物美,很快就成了皮毛市場上的暢銷貨。「千張襖」由此成為獨具特色的皮毛產品。

傳說乾隆為其起名千張襖

說起臨清千張襖,當地還流傳著乾隆皇帝到臨清的故事。有一年,正值陽春三月,乾隆皇帝下江南的船隊順運河來到了臨清。御船剛行駛到臨清廣濟橋碼頭,乾隆就吩咐手下人靠岸。他要上岸逛逛臨清的街巷胡同,並順便體察一下臨清的市井民風。

為安全起見,乾隆喬裝打扮成一位掌柜,兩名隨從打扮成了夥計。乾隆一行三人在臨清廣濟橋碼頭下了御船,然後進竹竿巷、走鍋市街、踏天橋、過狀元街、穿皮巷。不知不覺他們三人逛到了臨清店鋪鱗次櫛比、以經營皮貨為主的碎皮市胡同。不多時,天空中忽然颳起了北風,還下起了桃花雪。街市上的行人紛紛奔跑躲避這突如其來的雨夾雪。乾隆一行幾個人也快步走到路邊的一家皮貨鋪子裡。這家主人見狀把乾隆等人讓進屋,乾隆發現店鋪牆上、貨架上掛滿了皮襖、皮坎肩等皮貨。也許是突如其來的風雪緣故,此時乾隆連打了幾個噴嚏。店掌柜趕忙在貨架上取下一件皮襖,披在了乾隆身上。當乾隆得知身上這件暖和的皮襖是由碎皮子繚縫而成時,隨即說,碎皮子也能做成這樣暖和的襖?你這碎皮襖確實好,叫碎皮襖名字有點不雅,既然碎皮襖的皮子取自千百張羊皮,不如就叫「千張襖」更好。

不久,臨清州署衙門裡傳出了一個消息:這兩天逛碎皮市的那掌柜就是乾隆皇帝。臨清人們紛紛奔走相告,不久,都知道乾隆皇帝將碎皮襖改名為「千張襖」了。

千張襖製作技藝漸成歷史

臨清城裡的回族人,有不少是祖祖輩輩靠皮毛行業過日子的戶主。新中國成立前從事這一行業的,多是回族人。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陸續有了臨清皮毛廠、福利皮毛廠、毛氈廠等集體性質的企業與回民皮毛廠一起從事「千張襖」的加工生產。改革開放前,在縣城從事「千張襖」生產的工人達500多人,年產萬件以上,主要銷往京津滬及湘鄂贛等9省市,非常受歡迎。

臨清市太平街回民王桂清(1902—1978)曾是臨清市地毯廠工人。1963年被評為「山東省先進生產者」。他悉心學習傳統產品千張襖的製作技術,技藝日臻精湛。為使千張襖製作技術發揚光大,他認真傳授徒弟,改進工藝,使千張襖的花色、式樣不斷得到更新,產品銷往上海、北京、天津、湖北、湖南等省市。他製作的千張襖兩次被山東省二輕廳評為「名牌產品」。

「製作千張襖的一些老藝人還有的健在,但多年不從事繚皮子這樣的技藝了,年輕人也不太知道。說起千張襖繚皮子技藝,只能讓老年人回憶一下。」馬魯奎說,千張襖這種繚皮子的技藝淡出人們的視野,與外界發展環境有很大關係。舊時生活條件不好,做皮衣皮褲剪下的邊邊角角不捨得扔,條件不好的工人拿回去繚到一塊,才催生了這一行業。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穿一件羽絨服就能過冬,人們不再坐下來一針一針地繚,也不費那功夫了,這是歷史的發展決定的。

全媒體記者 陳金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