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的音樂劇演員,正在等待重返舞台|復工記

中國音樂財經網 發佈 2020-05-26T07:15:35+00:00

據道略數據,2018年中國音樂劇演出達2460場,同比增長了7.5%,觀眾突增29萬,票房增速達93%。

2018年,一檔熱門綜藝將音樂劇帶入到大眾視線當中,音樂劇成為當年演出市場的大熱門之一。據道略數據,2018年中國音樂劇演出達2460場,同比增長了7.5%,觀眾突增29萬,票房增速達93%。

從2019年開始,除了國外引進劇目之外,國產的原創音樂劇數量和票房也有明顯上升。《因味愛,所以愛》、《馬不停蹄的憂傷》、《月亮和六便士》等一系列原創音樂劇,給了不少青年音樂劇演員在舞台嶄露頭角的機會。

眼看著國內的音樂劇行業逐漸走上正軌,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衝擊。近5個月,劇場關門、演員失業、音樂劇製作公司面臨裁員。

對於音樂劇演員來說,沒有演出意味著沒有收入。有演員說他已經找到一份銷售工作,有人說正在準備羅森便利店的面試,有人去了外賣平台當騎手,還有人開始在淘寶直播帶貨。

在今晚剛剛結束的某唇膏品牌直播中,明星級音樂劇演員鄭雲龍、阿雲嘎就合體出現作為唇膏大使為品牌帶貨。一位行業人士在朋友圈轉發感嘆道,「真不容易」。

音樂劇頂級流量合體在美妝直播間帶貨,這背後折射出音樂劇行業演員整體的「失落」現狀。畢竟,先生存下去,才能堅持到真正復工的那一天。

以下是來自三位音樂劇演員的自述:

蔣奇明:

能生存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挺好

代表作:《謀殺歌謠》中文版、《拉赫瑪尼諾夫》中文版、《面試》中文版

對,我現在的確是在找工作,下午還要去羅森便利店面試。年前的最後一場演出是在無錫,演的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

疫情期間,作為一個演員我也一直在思考,在劇場一直不開門的情況下,我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生存下來?

演員一直都在演別人,所以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體驗其他的人生。但問題是,我們從進入社會以來只當過演員,其他什麼也不會,去求職的時候對方也不一定會給你機會。再加上這段時間很多公司都在裁員,所以也不急於招人。

我的本職當然是演員,求職也只能去找類似兼職的工作,但是公司招兼職也需要顧及到他們的利益,不能說我去了還不到一個星期,有演出就突然撤了,所以現在找工作的時候還是要很坦誠地跟對方溝通。

目前暫時沒有演出,少吃頓好的,少喝兩杯,生活開支少一些,這不是什麼大問題。通過其他的工作去體驗別人是怎麼生活的,這是我的目標。無論找到什麼工作,有了這段時間的經驗,對於自己以後塑造不同角色也會有一定幫助吧。

△蔣奇明,音樂劇《面試》排練照片

我想表達的並不是說我要轉行不當演員了,只是想讓自己清楚此時此刻該怎麼去生存。眼前的困境很明顯,劇場就只能開放30%的觀眾席,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開放50%甚至更多。這些是沒有辦法預測的,能把控的只有自己這個個體。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盡相同,對於我來說,在目前這個階段,能夠生存下去並且還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挺好的。

孫豆爾:

劇場復工真的很需要扶持和幫助

代表作《上海灘》《美女與野獸》《蘭波》《梵谷》中文版

我最近在排一個工作坊的戲,它不是正式的演出,是一個類沉浸式話劇。這個工作坊從4月中旬就開始報名了,大概有近千人參加面試,最後只挑選了20幾個人。

普通的面試大概報名演員在200人左右,這次來報名的演員很多,可想而知絕大部分人現在是處於待業狀態。而且這種情況下,因為不是正式演出,我們只能拿到一個相對基礎的薪資水平。

我大概是從2014年開始進入音樂劇行業的,曾經也經歷過演出費五六百塊錢一場的時期。隨著自己一步步努力,包括上海的音樂劇市場發展也越來越好,其實這幾年大部分音樂劇演員都得到了很多成長。

但是演員之間也是有分層的,不同層的演員分到的演出資源和收入都不太一樣。比如在疫情期間,那些原來一年可以賺10萬的演員,現在可能只能賺1萬,原來每年只能賺1萬的,現在可能沒有收入了。作為簽約演員,目前在演出和劇場都停業的狀態下,其實我也是停薪留職的狀態。

中國的音樂劇行業有一大批青年演員剛剛步入正軌,市場就出現了這種大變動,對於他們來說打擊是很大的。有很多專業院校的學生,畢業沒有戲演就只能去淘寶直播帶貨。

我們國內的演員和製作體系才剛剛形成,囊括了一批從四十多歲到十九、二十的新人演員,也有公司培養了一批兒童演員。這個體系一旦崩塌,可能會造成某一個年齡段的演員大量缺失。

製作人員系統更是這樣,我們的音樂劇產業還沒有達到國外那樣的成熟度,大部分製作公司都不具備很多套製作人系統。可能少一個人,幾個劇的製作都會陷入捉襟見肘的窘境。

這些都是經過了十幾年專業教育培養出來青年人,如果音樂劇行業的這部分激情流失了的話,對我們行業發展的影響是不可逆的。

△孫豆爾,音樂劇《梵谷》排練照片

我已經入行好多年了,也算是陪伴著中國的音樂劇市場一步步成長。但是我身邊有好多青年演員,他們進入音樂劇行業的時候市場已經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了,現在突然受到這種降維打擊,對於演員來說心理上的壓力會非常的大。

國內的音樂劇製作公司有很多都是民營企業,它們引進海外音樂劇、製作中文的原創音樂劇,舉辦演唱會、會展等線下活動,為中國的音樂劇產業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疫情期間,所有這些業務都暫停了。哪怕像迪士尼那樣的大公司都撐不住,這些民營企業更是沒有這麼大現金流支撐的,所以對音樂劇行業里的這些剛起步的民營公司來說,打擊也非常大。

其實這次劇場開放的消息還是比我預計的要早一些,這也是件好事,至少大家都在思考劇院如何復工。但是30%的上座率,還是有探討的餘地,如何在防控疫情的情況下,保證劇場和劇目的基礎運營。

對於一場演出來說,30%的上座率是完全無法收回成本的,所以如果真的想讓劇場復工的話還需要更細化的政策指導。例如是否可以給觀眾補貼票價,全場只售賣180的票,剩下的部分由政府補貼給觀眾。可能300的票面價值,觀眾只需要花180購買,國家補貼120,這樣也許可以為劇場演出減輕一部分票房收入壓力,劇場真的很需要政府援助。

其實從3月底到4月份,各行各業都開始逐漸復工。劇場上座率不超過30%的復工指南出來後,我們都很少看到劇場人去發聲。演員大部分的精力都在鑽研演技,不願意把自己的困境對外去說,打碎牙也往肚子裡吞。

這幾天,率先復工的劇場,目前來看都是國有劇場或自有劇場的公司。而國有劇場的復工,也為演出市場打入強心劑,對整個市場的恢復有指標性意義。

我在微博上說那些話,也是希望能夠有機會共同探討,在觀眾席開放30%的情況下,怎麼能夠讓劇院、演出製作公司還有演員活下去。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和幫助的話,好不容易成長起來的音樂劇產業可能又倒退回好多年以前。

馬賽克:

希望大家可以開心地等待,未來繼續支持音樂劇。

我現在已經回上海了,從5月初開始求職,目前找了一份做銷售的工作。

去年12月份的時候,結束了年前最後一場演出,當時的票房、上座率還有觀眾反饋都挺好的。本來今年也接了很多演出項目,檔期都已經排滿了,但是因為現在劇場還沒有營業,演員團隊、公司、觀眾都在等消息。

我從音樂學院畢業後就開始從事音樂劇演員這個職業,到現在也有5年了,參演的劇目接近20部吧。音樂劇演員的收入其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樂觀。我剛出來演戲的時候,一場演出費才600塊錢。

根據演員在劇中角色的大小還有巡演數量都有不同,能在舞台上看到,或者能叫得上名字的音樂劇演員基本上可以正常養活自己。但是有些群演,演了這部戲可能隔個半年一年才能接到下一部戲,並不能時刻都在舞台上,所以行業的整體狀況也不是那麼好。

除了那些通過綜藝節目出圈的演員以外,行業里稍微有一點名氣的演員如果只靠音樂劇演出,其實是養不活自己的。我們有時候也會接一些商演、公司年會,或者去學校代課,也需要一些額外的收入來補貼。但現在疫情的狀況下,這些額外的收入也沒有了。

我們搞藝術的人可能一輩子就在研究戲,包括我自己也是。這20多年,所有的精力都在鑽研我的角色,怎麼唱得更好,跳得更好,演得更好,從來沒有想過戲劇以外的東西。所以我現在這份銷售的工作也是朋友推薦過來的,他們也因為疫情影響想要往線上銷售發展,可能需要我去做一些直播帶貨之類的事情。

我自己有一個團隊在做一些演出和音樂劇作品,前段時間說劇場可以開放,但是上座率要控制在30%,我們就想在劇院做一場音樂會,找幾個音樂劇演員來唱一些有名的選段。因為如果是在劇場演場音樂劇的話,需要舞美,好的燈光、音響、道具等等各種設備,搭景、撤景都需要場工,這些都是費用。

但我們的想法是就做一場音樂會,不用特殊燈光,只要音響和麥還有調音師,再加上幾個演員就好了。這樣的一個成本算下來,哪怕全場30%的座位都坐滿了,還只是剛好能夠回本。

對於什麼時候能復工回到舞台演出,我個人已經沒有任何期待了,我得先去做些其他工作,不然的話就要「死掉了」。身邊有同行的朋友說,已經在美團培訓三天了,還有兩周就可以出車去當美團騎手了。

音樂劇演員就是這樣,要麼就不演這個角色,既然接了就要演到底。所以我也挺把現在的這份銷售工作當回事的,同事都對我很好,我也想要努力去做。

這次疫情也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只演音樂劇,其他什麼事情都沒有做過。但就像我之前說的,音樂劇演員單靠音樂劇演出其實是活不下去的。我也是運氣比較好,通過一步步歷練接到了很多戲。但我現在覺得,一直只做這一行,根本就接受不了任何的風雨。

這次疫情過後,有一批音樂劇演員應該會離開這個行業,包括製作公司和作品減少了,演員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但我仍然希望大家可以開心地等待,未來繼續支持音樂劇。

後記

2020年本應是音樂劇演出大年,國外引進劇目有法語音樂劇《唐璜》、百老匯經典《紫色》、《貓》,國內原創音樂劇有《圖蘭朵》、《白夜行》、《變身怪醫》中文版、《第一次約會》中文版、《魔女宅急便》中文版等等。

備受期待的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原定於5月6日在北京開啟中國巡演的第一站,計劃在武漢演出2個月,在北京演出4個月。目前,演出何時回歸暫未確定,觀眾可選擇退票或保留權益。但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巡演,涉及到國內外多方團隊,在全球命運共同體的語境下,國外疫情也時刻牽動著國內音樂劇產業的命運。

好在國內的疫情防控卓有成效,各行各業已經陸陸續續復工。針對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文旅部也發布了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恢復開放的演出場所應當嚴格執行人員預約限流措施,劇院等演出場所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劇場座位數的30%。」

在指導意見發布後,上海文化廣場疫情後的首場演出也正式開票,這場演出並非正式的音樂劇表演,而是音樂劇集錦音樂會。囊括了《拉赫馬尼諾夫》《我的遺願清單》《也許美好結局》三部音樂劇的經典唱段,演出公益票價為80元。不少觀眾在慶幸劇場終於開門的同時,更擔心只開放30%的觀眾席。他們等待進劇場的一天太久,只怕根本搶不到票。

開門的劇場是少數,復工的音樂劇演員更是少數。尤其是在市場受到如此巨大衝擊之後,音樂劇行業的人才流失嚴重,需要很多年的經營才能重回疫情前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近日,人民網微博發布了一項調查:隨著劇院、網吧、娛樂場所恢復開放防控指南發布後,你最想去的場所是哪裡?有1.4萬網友選擇了劇院,更有不少人在評論區留言「太想念劇院了」、「我要看音樂劇」。

不僅是觀眾期待,演員也隨時準備回歸舞台。在劇院上座率不超過30%的規定之下,中文音樂劇《魔女宅急便》率先宣布將於5月29日-6月2日在上海演出8場。

重返舞台是所有劇場從業者的願望,隨著越來越多的演出開票信息發布,相信我們很快能在劇場重聚,全行業演員的復工之日已經不遠。

復工記 | 「失業、無收入、做公益」,他們在壓力中尋找機會

「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我們為了講述而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

復工記 | 「沒有想過轉行,有希望總是好事」

堅持總比放棄來得容易。

——有價值的音樂知識興趣社區

媒體、報告、教育、招聘、社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