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仁化「三個三」精準戰疫「雙統籌」奮力戰貧

南方plus客戶端 發佈 2020-05-26T11:29:00+00:00

全縣機關單位3000多名黨員幹部撲下身子,沉到企業、社區、農村一線,與群眾攜手,戰疫情、促復工、助脫貧;

全縣機關單位3000多名黨員幹部撲下身子,沉到企業、社區、農村一線,與群眾攜手,戰疫情、促復工、助脫貧;截至目前,全縣218家工業企業已全部復工,32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水稻、花生等農作物種植面積達17萬畝,33個省定貧困村和3174戶9123名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

自疫情發生以來,韶關仁化縣委、縣政府堅持以「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迎難而上、主動擔當,以紮實有力的「雙統籌」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堅決守住疫情防控「北大門」,全力爭當韶關生態文明和鄉風文明建設排頭兵。當下,仁化經濟正加快復甦回暖,社會大局保持平穩有序。

仁化董塘鎮江頭村蔬菜種植扶貧基地,村民們在有序採摘。

戰疫情▶▷

「三個一」+ 「三個在先」+「三套網格」

仁化縣地處粵湘贛三省交界處,是武深高速入粵的第一道關口。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仁化縣以守好入粵關口為重點,堅決守住廣東「北大門」。截至高速公路聯合檢疫檢查站撤銷,累計檢查車輛34.32萬輛次,檢測司乘人員體溫80.12萬人次,有效防止疫情輸入。該縣以三個「三」戰法,構建立體化防控體系,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精準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

實施「三個一」工作閉環機制,高效聯動決策指揮。仁化縣指揮部每天一部署工作、鎮(街)黨委每天一會商、網格支部每天一小會,形成三級黨組織集中會商、研判、決策、部署和落實機制,確保決策部署快速反應,以高效運轉的模式推動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實。

實施「三個在先」,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仁化縣建立「五個一」機制,即在每個網格成立一個臨時黨支部、建立一支黨員先鋒隊、設立一個先鋒崗、組建一支巡邏隊、樹立一面旗幟。同時,推行領導在先、黨員在先、幹部在先的「三個在先」工作方式,全縣醫務人員、公安幹警、機關幹部、村黨員幹部等,積極投入排查、檢測、衛生消殺、卡口值守等抗疫前沿陣地。

實施「三套網格」管理,織密織牢防控網絡。仁化把全縣劃分社區、農村、行業「三套網格」管理,其中縣城劃分為16個網格區,由80多個縣直單位包區管理,縣機關上千名黨員幹部下到社區參與入戶「敲門行動」。同時按照韶關市相關部署,推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服務常態化制度化工作。11個鎮(街)125個村(居)設立396個網格,動員黨員幹部、紅袖章、志願者參與站崗,全縣132個「紅袖章」聯防組織的2485人響應號召,投入到聯防聯控工作中。

促復工▶▷

「一人一企」優服務 企業復工率100%

日前,仁化縣舉行2020年重大項目開工暨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共有1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10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逾49億元。這是該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體現。

受疫情影響,仁化縣部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受到衝擊,為幫助企業增強信心,該縣堅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手抓,吹響了復產「集結號」,主動作為、貼心服務,積極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我們每天都會過來,和企業的員工一起上班,一起吃飯,便於第一時間了解企業的實際困難,了解企業的防疫工作情況。」志願者廖金榮說。為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仁化縣實行「一人一企」的服務制度,組織志願者63人,分別到工業企業進行逐一走訪,對相關防疫措施進行服務指導,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融資、用工及防疫物資等具體問題。

與此同時,仁化縣還實施企業復工復產「九個一」,即成立一個領導小組、四個工作專班,建立一名掛點縣領導一個工作網格,完善一套工作機制,印發一份工作指南,制定一個工作推進表,下發一份問卷調查表,落實一系列暖企政策,召開一次企業負責人座談會,發放一份倡議書等,要求復工復產企業做到員工排查到位、安全管理到位等「五到位」。

按照「大企幫小企」活動部署,仁化縣組織凡口鉛鋅礦和丹霞冶煉廠兩家本地國有龍頭工業企業,深入該縣多家民營規上工業企業的生產車間,認真對照復工復產「五到位」要求,為各企業提供技術認定、技術改進、生產管理、人員配置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技術指導,保障企業生產安全,有序開展復工復產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仁化縣印發了《仁化縣關於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支持本土企業共克時艱的若干措施》,從降低企業租金成本、降低企業社保成本、保障企業應急運輸、協助企業購買防疫物資等四個方面進一步加大惠企政策,促進企業順利復工復產,打通了企業原材料、產品的運輸渠道。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仁化縣218家工業企業復工率達10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35家,復工率達100%。

仁化當地的電商採用直播方式幫助農戶銷售優質農產品。

助脫貧▶▷

農業產業興旺 保障「雙區」農產品供應

在董塘鎮河富貧困村的300多畝蔬菜扶貧基地,農民們正忙著把新採摘的蔬菜搬上運輸車,準備銷往香港;在扶溪鎮的千畝「鴨稻共作」種植示範田,60多名貧困戶種下的秧苗長得鬱鬱蔥蔥……仁化大地呈現出一幅幅抓產業、促脫貧的生動畫面。

仁化是農業大縣,在落實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搶抓農時開展耕種、復工復產,全力保障「雙區」農產品供應。該縣制定《仁化縣關於疫情期間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若干措施》,支持農業產業園以及種畜禽、畜產品加工包裝材料等生產加工企業復工。加強供需對接,開通運輸「綠色通道」,核准涉農業車輛信息,統一發放「農產品運輸證」,保障生產資料以及果蔬、糧油、畜禽等農產品高效流通。此外,指派農業技術人員開展生產指導和技術服務,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監測,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圍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今年該縣著力建設武深高速農業經濟帶,重點建設蔬菜種植、「鴨稻共作」、高產地膜花生、貢柑標準示範園、柑橘黃龍病綠色防控示範園、柑橘統防統控果園、綠色生態茶園以及水稻良種展示、現代農機作業服務示範基地8個千畝高質量發展示範基地。正在黃坑等鎮全力推進柑橘省級產業園建設,完善推進「丹霞貢柑」品控中心,延伸貢柑產業鏈條,打造「北柑南柚」生態農業公園。日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發了《關於下達農業農村及新型城鎮化領域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的通知》,其中,仁化縣申報的「國家鐵皮石斛仿野生種植標準化示範區」榜上有名,仁化縣「丹霞貢柑」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目前,全縣334家農業企業已全部復工。

農業產業加快復甦也為脫貧攻堅注入了動力。在此基礎上,仁化縣深入開展「一線雙聯」「民情夜訪」活動,實行「縣領導包鎮、鎮領導和幫扶單位包村、縣鎮幹部包戶」的三包責任機制,構建各級黨員幹部和群眾共推共促脫貧攻堅良好局面。2017年以來,全縣各級各部門開展「一線雙聯」「民情夜訪」活動共計7441次,收集問題和建議4292個,為貧困群眾解決問題4131個。截至2019年底,該縣33個省定貧困村和3174戶9123名貧困人口已達到脫貧出列標準。

聚焦

旅遊業漸回暖

學生順利返校

當前,仁化縣持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五一」假期,丹霞山景區、閱丹公路、城口紅色小鎮等景點景區迎來了不少遊客,休閒旅遊業的逐步回暖,帶動了景區周邊特色民宿、賓館、農家樂的逐步回暖。

與旅遊業同樣迎來喜人變化的還有學生返校複課,截至5月22日,全縣中小學(含中職)順利返校複課學生達29313人。

在今後一個時期,仁化縣仍將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

【撰文】潘俊宇 李子初 陳志文 譚玉玲

圖片由仁化縣委宣傳部提供

【統籌】畢式明

【作者】 潘俊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