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郁達夫歐美研究:不「熱」,亦不「冷」

翻譯教學與研究 發佈 2020-05-26T11:36:29+00:00

相比較於老舍、魯迅等作家、作品研究在歐美地區的流行程度,郁達夫並不是熱門之選,但也算不上冷僻。他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其文學代表作有《懷

本文來源:宋紹香《郁達夫研究在歐美》

轉自:CCTSS(中國文化譯研網)

剛剛過去的12月7日是郁達夫的第一百二十個誕辰日。這位從精神氣質到文學作品都散發著強烈個人氣息的作家,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一度飽受爭議,這也直接導致了他的作品在海外傳播中處於一個相對尷尬的狀態。即便如此,歐美漢學家對郁達夫文學作品的研究依舊保持著一定的熱度。相比較於老舍、魯迅等作家、作品研究在歐美地區的流行程度,郁達夫並不是熱門之選,但也算不上冷僻。

郁達夫是一位具有獨特氣質的,感情極為豐富的愛國作家、詩人和戰士。他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其文學代表作有《懷魯迅》《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他以其具有「獨異性」的純文學作品,為中國新文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正是因為郁達夫作品的「獨異性」,它在20年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問世之後,一方面它受到了來自廣大青年讀者的熱烈歡迎;另一方面,也招來了社會和不少學人的曲解和辱罵:什麼「傷感主義」、「頹廢作家」、「賣淫文學」、「不道德」等等,帽子滿天飛。長期以來(新時期除外),郁達夫作品被批,被貶,被視為「另類」,被打入「冷宮」。這一奇異的文學現象,不但影響了國內對郁達夫的閱讀與研究,也十分明顯地影響了郁達夫作品在國際的傳播與研究。

應該說,郁達夫與茅盾、巴金、老舍等是一個等級的作家,有的漢學家如普實克還稱郁達夫與魯迅也是一個等級的。然而,魯迅、茅盾等的作品有數百種、上百種譯品在世界傳播,研究者甚眾,研究成果也都十分壯觀;而郁達夫的譯品卻寥寥無幾,全世界的研究者也屈指可數,顯得比較「冷清」。這與改革開放以來,歐美、日本掀起的一輪中國現代文學「熱」,與國內掀起的郁達夫研究「熱」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一點在美國漢學家R. O.錢格的文章中也能取得一點「旁證」。

1978年,錢格在其《一個與世疏離的天才——郁達夫》中指出,郁達夫不像魯迅、茅盾和其他五四運動後居於領導地位的作家那樣被視為偉大的作家。因此,「郁達夫並不很受文學批評界的重視。除了捷克斯拉夫作家——安娜.多爾扎諾娃.芙爾蔻娃(Anna Dolezalova-Vlckova)一篇簡短的專文外,就沒有其他對郁達夫的學術性研究了」。儘管現代批評家如柳無忌、夏志清和謝冰瑩曾討論到他,然而他們只說郁達夫的作品是五四運動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並約略提及他生活中最精彩的地方。但是,「這些籠統的論述並沒有正確的指出他作品的主題,或將他和其他主要作家比較,最後,對郁達夫小說的評價染上了政治色彩和道德上的偏見」。看來,對待郁達夫作品,「政治色彩」和「道德偏見」不只中國批評家有,國外(含歐美)漢學家也部分存在。郁達夫的「罪過」就是觸動了人們最敏感的神經——寫了「性」。對於「性」,西方人雖不像中國人那麼「封建」,但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胡來」和「開放」。最「開放」的美國,直到1956年才出現了第一個性研究所。由此便可推想:歐美漢學家也受「道德觀」的影響。所以,錢格一針見血地指出,「由於政治的和道德的偏見,過去有關郁達夫的批評,幾乎都無法完整正確地介紹郁達夫作品的全貌。前所述及關於郁達夫的批評,呈現出近代中國文學批評上的缺陷。」

其實,國外對郁達夫的譯介與研究,也並非完全像錢格說的那麼「冷清」和「悲觀」。早在上世紀30年代俄蘇就曾關注郁達夫。1936年俄蘇翻譯發表了郁達夫的短篇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載《中國:文學集》,哈爾科夫1936年出版。隨之,對郁達夫作品的研究也開始起步。只是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直到60年代才見成果。1967年,俄蘇著名漢學家В.В.彼特羅夫推出了其研究郁達夫的第一篇論文:《魯迅和郁達夫》,載《列寧格勒大學學報》1967年第2期。從此,拉開了俄蘇研究郁達夫的序幕。到70年代初,著名漢學家В.С.阿德日馬穆多娃出版了研究專著:《郁達夫和「創造」文學社》,莫斯科:科學出版社,1971年出版。本書192頁,主要內容有:前言;「創造」文學社:初期階段(1921--1924)、《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階段(1925--1929);郁達夫的生活道路;郁達夫的藝術散文:無情節散文(散文)、情節—藝術散文(小說);附錄:「創造」文學社主辦的文學期刊、俄漢研究圖書索引。本書出版後,在俄蘇及國際漢學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美]R·O·錢格著:《一個與世疏離的天才——郁達夫》(何欣譯)

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也開始關注郁達夫。1978年,台灣成文出版社出版了 [美]R·O·錢格著:《一個與世疏離的天才——郁達夫》(何欣譯);1982年,美國漢學家郜淑禧發表了《郁達夫中短篇小說的結構和意義》,載法國巴黎辛格波利尼亞克基金會初版《中國抗戰文學國際座談會論文彙編》,巴黎,1982年出版。

以雅·普實克

這一時期,研究郁達夫成果最大者當屬以雅·普實克為導師的捷克漢學學派。1971年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出版了安娜·多勒扎諾娃著:《郁達夫文藝創作之特徵》;1980年,雅·普實克發表了長篇研究論文《論茅盾和郁達夫》,載雅·普實克論文集《抒情詩與史詩》,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1980年出版;同年,捷克漢學後起之秀馬立安·嘎利克出版了學術專著《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的產生》(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出版社,1980年),其中專題論述了《郁達夫及其唯美主義批評》。捷克學派的研究比較紮實,資料翔實,重視文本和中國文學發展史,因而,能夠捉住郁達夫作品的實質,給出一個客觀而公允的評判。

如此看來,歐美的郁達夫研究雖然不「熱」,但卻不「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