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喚你來西湖:南宋朝廷的「官方」推動西湖旅行文化的繁榮

童話鎮防禦使 發佈 2020-05-26T14:22:46+00:00

引言:杭州是我國最美的城市之一,而杭州城裡的西湖作為我國「千年名景」,早在唐宋時期,南北大融合時便已經成為了天下人的「旅行聖地」。南宋一朝,宋高宗帶著朝廷落座於杭州城,時稱臨安府,因此南宋的杭州有著都城之實。

引言:

杭州是我國最美的城市之一,而杭州城裡的西湖作為我國「千年名景」,早在唐宋時期,南北大融合時便已經成為了天下人的「旅行聖地」。南宋一朝,宋高宗帶著朝廷落座於杭州城,時稱臨安府,因此南宋的杭州有著都城之實。隨著南宋在臨安的紮根發展,自北宋傳承而來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也同樣感染了這座城市,與此同時,西湖也成為當時天下最熱鬧的「景區」。彼時的西湖美景,時常人潮擁擠,百姓及遊客的選擇從人文性的觀賞或是進步性地「購物旅行」多種多樣,而關於西湖的景區維護及協調問題,臨安府也充分地展示了「官辦」的職能,打造出了一個「鼓勵西湖旅行」的官方形象。

一、在南宋游西湖,有哪些項目好選擇?

1、觀賞項目:「蘇堤」及其配套景點

宋代西湖,自北宋元祐年後,最著名的景點莫過於蘇軾在第二次在杭州任官期間所組織杭州城百姓建立起的「蘇堤」。蘇堤本意為「抗洪添景」,坐落在西湖之上,到了南宋時期,蘇堤數次被修繕,除了杭州及江南遊客之外,這一時期的「蘇堤」正式成為臨安城的第一景觀「打卡點」。北宋時,蘇軾在蘇堤旁種上大量的各色植被,打造出他心中「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麗景象,而隨著南宋朝廷對西湖漸漸有了新的「面貌」需求,更是加大蘇堤上的建設,如吳自牧的《夢粱錄》所記載:「修葺西湖南北二山,堤上亭館園圃橋道,油飾裝畫一新,栽種百花」。由此可見,西湖在南宋時期向更華麗的「景區建設」所發展,「亭館橋道」、「油畫百花」,這些景象都無不讓人感覺到江南臨安的靜美。

那麼蘇堤的遊玩,除卻堤的本身以外,臨安官府還在其周圍建設了諸多配套景點,景色上,有如著名的「小新堤」「江湖偉觀」「雷峰塔」。而關於商業,北宋時期著名的「礬樓」,在臨安城西湖旁有了新的「店址」,此時名為「豐樂樓」,時人大多喜歡走上豐樂樓眺望西湖,比起汴京城的礬樓,豐樂樓更貼近自然,當時的遊客稱讚豐樂樓:「上延風月,下隔囂埃,遂為西湖之壯」

2、吃喝玩樂項目:西湖周邊「消費中心」

南宋臨安有著極度發達的「集聚」商業文化,北宋汴京所傳承的城市商業,臨安更為發達。當時西湖周邊,也是「商業」貿易最集中的區域,貨物眾多,從吃到用,數不勝數,專為供給天下慕名而來的游者。南宋陸遊曾對其描述:「西湖商賈區,山市多僧人」。那麼發達的商業文化,對於來西湖的遊客自然是一大「消費」的好地方。南宋美食琳琅滿目,從羊到魚,水果到地方特產美食,各類地方小吃在此雲集,要想吃個飽,備好幾兩銀子便足夠。

那麼除了「走攤」為多的「飲食」商業,西湖周圍還有專門售賣「衣服布帛」的服裝店,售賣「陶瓷」的精美特產店等等,這些商業,既針對國內的外地遊客,更是針對「國外」遊客。南宋時,在臨安定居的蕃人都超過數萬,每年來到臨安旅行的更是不在少數。也正是因此,臨安打造出了豐富的商業文化,以此加大經濟創收,也給了國內外遊客「買買買」的商品場所,光是「西湖」旅遊產業的帶動,也成為當時中外商業交流的一大重要表現體。

3、節日項目:二月初八賽龍舟

在南宋,西湖在每年的二月初八,都有朝廷官方舉辦的「龍舟」比賽,比賽以「競爭彩色錦標」為目的,也可以稱之為「臨安龍舟錦標賽」。錦標賽參賽的往往都是「六隻」龍舟隊,這一天,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算是一個重大的節日,西湖人聲鼎沸。《武林舊事》中的記載:「內璫貴客,賞犒無算。都人士女,兩堤駢集,幾乎無置足地」。從「幾乎無置足地」可見,龐大的西湖景點起碼匯聚了數十萬的遊客觀賞比賽。

而六隻龍舟的比賽,方式也是十分令人感到盡興的,臨安府所制定的比賽標準是:「立標竿於湖中,掛其錦彩、銀碗、官楮犒龍舟」。這種比賽方式,不亞於如今看一場全世界矚目的足球比賽,非常容易讓遊客們,百姓們融入觀看龍舟的沸騰氛圍中,而也正是這樣激起人情緒多樣化的「西湖」旅行,後世也被稱為「南宋」的人性解放旅行。


二、西湖旅遊業如此繁華,南宋朝廷做了哪些推動行為?

西湖的繁華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到的,早在白居易治理西湖前,唐代西湖也僅是一個極為「小眾」的野生旅遊區,後來又到北宋蘇軾知杭州,大力地治理了西湖的泛濫,還美化了單調的西湖。而在南宋時,這種完善和美化也未曾停止,最終築成最美的西湖景致。

1、實行環境保護,防止污染

「潔凈在於自覺」,對於宋代官員們而言,他們亦是這樣認為的。早在北宋蘇軾時,杭州就被下令不得污染西湖:「不得請射侵占種植及臠葑為界」,蘇軾的下令,實際上對西湖後來百年的「環境整潔」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後來隨著南宋朝廷的全面落駐,西湖更是「天下文人」所鍾愛的「城市標籤」,治理加保護更是鬆懈不得。於是,南宋朝廷對於在西湖邊倒卸生活垃圾,還有在西湖邊洗衣服的行為進行了嚴格的法令管控,這意味著,南宋時期的西湖保護,比起如今亦是毫不遜色。

那麼對應嚴格法令也應有相應的執行組織,「西湖執法隊」。南宋時,西湖也有「城管大隊」,而且他們是軍人組成,是為「撩湖軍」,人數過百,十分有效地在西湖之畔進行巡邏,時間久而久之,來到西湖的遊客都知道此地有著嚴格的「污染禁令」和嚴肅的軍隊管理,由此形成了一種自覺,後來保護西湖,成為了每一位遊客的基本行為意識。

2、定期維護景點和基礎設施,保證新鮮度

龐大的「西湖旅行」產業,在南宋時可以將其看為一個大型的「商業行為」。天下游者慕名而來,人潮擁擠,隨著時間改變,難免會對西湖景觀及其配套造成損耗,那麼想要保持西湖旅行的旺盛,南宋朝廷也需要進行高密度和全面的維護。例如蘇堤,在北宋形成後,一直到南宋末年都有著不定期的修築,以及對堤上所建造的「館亭」進行翻新。

如當時蘇堤上著名的「三賢堂」,就曾被多次翻新,一直保持著嶄新的模樣,供給遊客觀賞。在南宋咸淳年間,蘇堤還迎來了一次大建設:「朝家給錢,命守臣增築堤路,沿堤亭榭再一新,補植花木」。這次被記載的「翻新」,可以說是規模龐大的,也正是從南宋落駐在臨安府時起養成的「維修」習慣,才造就了這樣的維護頻率以及後來西湖一直傳承而下的美好景致。


3、節日「送錢」,促進消費

論天下財富,南宋時期絕對是極度富有。臨安作為南宋實際都城所在地,往往遇到節日,都會受到朝廷的「大賞」,這種大賞是針對天下百姓的,就如南宋上元節時就常常發放金錢或福利給到臨安居民的景況,時人稱之:「體朝廷與民同樂之意」。那麼除了朝廷給錢外,每到上元節之時,還有官員會走入市井,每每遇到祝福的「商家」,也一樣會「撒錢」,這種「送錢」的福利,吸引了當時天下之人都想在上元節前後到臨安府一觀。

那麼表面上的「送錢」,其實南宋朝廷此舉,是在有意地推動臨安城的消費。而西湖作為最大的「旅行商圈」之一,自然是消費密集且集中的場所。百姓們得到賞銀,往往就有著強烈的消費衝動,這對於南宋的商業文化打造有著巨大的幫助。也由此可見,宋代商業繁榮不僅是時代所需,宋代朝廷對此作出的「引導」也起到重要作用。

三、南宋政府推動西湖旅遊業所反映的特點

1、朝廷開始注重「旅遊商業」文化

「旅遊商業」,可以說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所產生的「精神+物質」雙向的商業模式。那麼早在南宋以前,鮮有統治者會主動推動「地區旅遊」商業的發展,因為對於統治者來說,「聚眾」是一件極為敏感的事情。但隨著南宋經濟的高速發展,貿易習慣的養成,這種觀念逐漸被摒棄,南宋政府也重視「商業」所帶來的巨大稅收,也樂於嘗試「旅行」經濟,從吃到住,消費到交通,這都是一筆龐大的財富,因此,臨安府才如此盡力地打造「西湖」特色,也可以說是商業發展下,封建王朝的一次大的突破。

2、開始重視人民的「娛樂生活」

隨著商業的發展,天下經商者不再少數。其中臨安府,從商更是主要的生產模式,而對於從商者而言,不同的職業改變了他們以往刻板的眼光和娛樂慾望,有了閒暇時間的百姓人民,就渴望有新的「娛樂方式」來充實生活色彩。於是南宋朝廷便順水推舟,打造出「西湖旅行產業」,集購物消費,娛樂吃喝,觀賞遊玩一體的綜合性消費場所。這可以說是發展的趨勢使然,但也意味著南宋朝廷對於百姓人民的娛樂需求持有「支持並友好」的態度,這是封建朝廷和人民關係的一次巨大和諧。

3、是「政府引導消費」的經濟雛形

臨安府對「西湖」掌有絕對的控制權,這也意味著,西湖自上而下的建設,或是商業的布局,實則出於臨安府的精心設計。但這種設計,是具備發展積極意義的,南宋自上元節,再到二月初八、寒食節,臨安府都會舉辦當地活動,這種「歡慶」的本質,就是官方引導「遊客」集聚消費的經濟模式。不得不說,高度發達的旅行文化,也同樣將南宋政府的「經濟」職能移動到一個領先於時代的境界。

結語:

若到臨安西湖,便可以看到千年前一副獨特的「古典」美感,這是時代進步和發展賦予的特點,也是新生產模式下,一次全民互動,全民建設的「人文旅行」的商業結果。加之南宋官方對西湖景區的干涉扶持,推動引導,自上而下通暢的「經濟」形態,正式奠定了「千年西湖美景「的時代基礎。


參考文獻:《夢粱錄》《宋史·蘇軾傳》《武林舊事》《咸淳臨安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