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泡水,適合老人補虛

生命時報 發佈 2020-05-28T07:02:18+00:00

廣東讀者王先生問:我70多歲了,患有心衰,常常會感到憋氣和氣短。有個朋友告訴我,黃芪有補氣的功效,於是我每天泡黃芪水喝,半個月後,氣短症狀有了明顯改善。

廣東讀者王先生問:我70多歲了,患有心衰,常常會感到憋氣和氣短。有個朋友告訴我,黃芪有補氣的功效,於是我每天泡黃芪水喝,半個月後,氣短症狀有了明顯改善。想問問專家黃芪泡水能不能長期喝,有沒有什麼禁忌?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副主任中藥師任劍雄答:從中醫辨證角度看,王先生證屬心氣不足。老年人大多陽氣虛衰,心失溫煦,心陽不振,無力鼓動血脈運行,以致心脈瘀阻,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黃芪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歷史,古代稱之為「黃耆」,黃是指其顏色,耆是長者的意思,意為「眾補藥之長」。黃芪味甘性溫,入肺、脾二經,有補中益氣、扶正固本、利水消腫的功效,中醫主要運用複方或單味黃芪,治療氣虛引起的心悸氣短、頭暈乏力、怕冷怕風、虛人自汗、反覆感冒、眼臉或四肢浮腫、內臟脫垂等症狀。所以,王先生每天喝黃芪水是符合中醫辨證原則的。在中醫的補氣藥中,黃芪藥力較和緩,不像人參那樣大補元氣,往往需要連續服用一段時間才能奏效,故適用於慢性氣虛患者。

黃芪泡水能不能長期喝,主要取決於患者有沒有陽氣不足的症狀。中醫認為,「有虛才有補」,只要患者陽氣虛的症狀持續存在,服用後也沒有出現不適,是可以長期喝的。如果氣虛症狀已基本消失,或久服黃芪「上火」了,應暫停服用,觀察後再決定停用或繼續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同是黃芪,炮製方法不同,藥效也會有差異。如加蜂蜜炒制的炙黃芪相對於生黃芪來說,重在補氣昇陽,更容易「上火」。此外,相對於黃芪單味泡水喝,黃芪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如玉屏風散、黃芪建中湯等,更能兼顧整體症狀,精準治療,但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