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根據中藥五味進行搭配治療---中藥的酸味與苦味藥的配伍

健康醫學苑 發佈 2020-05-28T18:24:45+00:00

中醫藥在不斷的繼承與發展,特別是在這次疫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中醫如何進行配伍呢?如何根據四氣五味進行搭配治療;

中醫藥在不斷的繼承與發展,特別是在這次疫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中醫如何進行配伍呢?如何根據四氣五味進行搭配治療;今天就一起學習一下。首先學習一下酸味與苦味藥的搭配。#哆咖醫生超能團##健康科普排位賽#

1.一類 (酸)

山茱萸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疾痢桿菌、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山茱萸配補骨脂:都有溫腎助陽、固精功效,相配則效果更顯著。

山茱萸配白芍:都為酸斂收澀之品,山茱萸可補腎固精,白芍柔肝養血。合用滋補肝腎、止血止汗的功效。

山茱萸配五味子:都能溫澀補腎,固精斂汗,山茱萸偏於補腎固精止遺。五味子偏於斂肺生津止咳。相配能斂肺補腎、固精止汗。

五味子

能直接興奮呼吸中樞:可使呼吸頻率和幅度增加。有增加胃酸、降壓作用。對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傷寒桿菌、疾痢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對綠膿桿菌抗菌作用更強。

五味子配酸仁棗:五味子斂氣生津,酸棗仁養血安神,若加丹參清心除煩,合用補心肝腎之不足,斂氣養血,寧心除煩。

五味子配黃芪:都能止汗、但五味子重在斂陰生津、黃芪重在益氣固表。相配有斂陰固表功效。

牛膝

懷牛膝滋肝腎力強。主產河南、河北。川牛膝主產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破瘀通經力較顯著。

牛膝配杜仲:均能滋補肝腎,且牛膝利關節,杜仲強筋骨。

牛膝配紅花:都有通經作用,且牛膝長於破血通經、紅花善於活血通經止痛。相配可活血破瘀、通經止痛。再配當歸、赤芍效果更好。

牛膝配石膏:牛膝引熱下行,石膏清胃熱。若加知母清熱降火,可清胃熱、降上炎之火。

牛膝配金銀花:牛膝下行、破瘀通血脈、金銀花清熱解毒。若加赤芍活血祛瘀,有活血散瘀,涼血解毒功效。

白芍

鬆弛胃腸平滑肌。與甘草同用,治中樞性或末梢性的肌肉痙攣及痛。對疾痢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百口咳桿菌都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白芍配熟地黃:白芍斂陰養血,熟地黃滋陰補血。相配養陰補血的重要配伍。

白芍配石決明:白芍養血柔肝,石決明平肝潛陽。相配可平肝鎮靜。常與阿膠、生地等養血藥,鉤藤、牡蠣等清熱熄風藥同用。

白芍木香相配:白芍和血止痛、木香行氣止痛。相配行氣和血、緩急止痛。

酸棗仁

孕婦慎用。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鎮靜催眠作用。

酸棗仁配五味子:棗酸仁寧心安神、五味子斂氣生津、補益心神。相配有養心寧神功效。若加茯神益心氣,運志開心氣鬱解,療效更好。

酸棗仁配生地黃:都能養血。酸棗仁養肝血,生地滋腎陰,相配有溢肝腎養血安神的功效。

酸棗仁配梔子:酸棗仁寧心安神,梔子清心降火。相配有清心安神作用。

酸棗仁配知母:酸棗仁寧心安神,知母滋陰清熱。

酸棗仁配丹參:酸棗仁養血,斂陰、安神。丹參活血、涼血除煩。相配有養血行血安神除煩功效。


2..二類(苦)

人參

以野山參效力最佳,園參效力較差。

本品對大腦皮層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均有加強作用,尤其加強興奮過程,所以抗疲勞。又能作用於垂體而興奮垂體――腎上腺系統,加強抵抗力。降血糖,強心、調節膽固醇代謝。

人參配附子:溫腎回陽,治重病久病失血所致的劂逆、脈微、出冷汗、氣虛欲脫症。

人參配白朮:人參大補元氣、白朮健脾補脾。

相配健脾益氣。

人參配五味子:人參益氣生津,五味子斂氣滋陰、生津止汗,合用則益氣,生津斂汗。

人參配蛤蚧:人參益脾肺、補元氣。蛤蚧補肺氣,益精血。合用補虛益肺。

人參配茯苓:人參培補元氣寧神。茯苓養心脾、安神志。相配可治心脾不足、心悸氣短、食少乏力等。

人參配熟地黃:人參益氣補虛,熟地黃補陰養血,合用則益氣養血,治氣血兩虧諸症。

再加麥冬滋陰清熱,益氣生津。

大黃

本品對體弱、孕婦、經期、產後者不宜用。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大黃配芒硝:大黃苦寒泄熱,瀉下導滯,芒硝咸寒潤燥軟堅。相須有蕩滌腸胃積滯,泄熱功效。

大黃配附子:大黃苦寒攻逐積滯,附子辛熱溫里散寒,並制約大黃的寒涼。寒熱並用可溫下寒實積滯。若加乾薑,溫脾胃之陽效果更好。

大黃配黃連:都為苦寒泄熱,而大黃氣味重濁善下行。黃連善清熱燥濕。相配可治邪熱內結的痞症。若加黃芩清熱涼血止血。

大黃配茵陳:取大黃泄下,導濕熱,從大便出。菌陳清泄濕熱,利膽退黃。若加梔子,引濕熱從小便出。

大黃配肉桂:取大黃瀉下,佐以肉桂振脾陽且制大黃的寒性。

大黃配煅石膏:取大黃清熱涼血解毒,煅石膏斂瘡生肌。相配有涼血解毒、燥濕生肌的功效。研末外敷可治燙傷;配地榆清熱收斂生肌,配冰片清熱生肌止痛,效果更好。

川楝子

對肺結核活動期、心臟病、貧血、體弱者慎用。本品對蛔蟲效力慢而持久,且有積蓄作用。

川楝子配小茴香:川楝子疏肝利氣止痛,小茴香溫肝腎,散寒行氣止痛。相配既疏肝又溫肝腎,散寒止痛。

川楝子配當歸:川楝子利氣止痛,當歸活血養血,柔肝止痛。相配有疏郁止痛、養血柔肝的功效。若加生地黃滋陰養肝。

川楝子配青皮:都能疏肝利氣止痛,而川楝子善行氣止痛,青皮善破氣消積。相配有疏肝利氣、散結破堅止痛的功效。

天門冬

對炭疽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耐氧菌,都有抑制作用。

天門冬配麥門冬:天門冬性寒,滋陰清熱力較強,偏於滋腎陰泄虛熱,麥門冬微寒,滋燥,補陰而不粘膩,偏於生津益肺胃,多相須為用以滋陰清熱,潤燥止咳。

天門冬配熟地黃:取天門冬上清心肺、除痰熱,下滋腎陰,潤燥通便。熟地黃滋腎陰、養精血。相配滋陰潤燥。

木香

對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疾痢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還有降壓作用。

木香配檳榔:木香行氣消積止痛。檳榔降氣導滯化積。合用消積導滯、行氣止痛。

木香配砂仁:都有行氣止痛效能,木香長於健脾理氣砂仁長於開胃消食。合用則和中理氣,消食化滯的功效更好。

木香配白朮:木香健胃消食、白朮健脾益氣。相配能健脾胃、消食滯止痛。

木香配青皮:木香行氣健胃止痛,青皮疏肝破積止痛。相配有疏肝健胃功效。若加山楂消積化滯,更能理肝胃氣滯、消積止痛。

木通

利尿強心作用,對革蘭氏陽性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多種皮膚真菌都有抑制作用。

木通配黃芪:取木通通經下乳,黃芪補虛益損。相配能益氣下乳。若加當歸補血,有滋生乳汁且通利效力。

木通配牛膝:都有通利血脈作用。木通偏於通利,牛膝重在活血祛瘀。相配則活血通脈功效較好。若加紅花活血通經。

木通配車前子:取木通導心與小腸火下行,車前子利水通淋。相須有清熱利尿通淋功效。

貝母

川貝母偏於滋潤。

貝母配知母,貝母清熱化痰,知母滋陰潤肺。合用滋陰清肺潤燥化痰。常與麥門冬,阿膠等滋陰潤肺止咳藥同用。

貝母配杏仁:貝母潤肺化痰,杏仁降氣止咳。合用能止咳化痰。或配前胡降氣化痰藥。

丹參


丹參配當歸:丹參活血涼血,當歸補血行血。相配有活血調經功效。

丹參配砂仁:丹參活血化瘀,砂仁行氣暢中,相配有調氣化瘀止痛的功效。

丹參配丹皮:都可涼血,活血化瘀。丹參長於活血除煩。丹皮長於涼血化斑。若加生地黃滋陰降火涼血,則有清營涼血化斑止血功效。

丹參配瓜萎:丹參活血涼血消腫。瓜萎清熱化痰散結。

玄參

擴血管,降血壓血糖,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玄參配牛蒡子:都可治咽喉腫痛。取玄參滋陰降火。牛蒡子疏散風熱。相配可治風熱鬱結的咽喉腫痛及斑疹。

玄參配丹皮:都能涼血化斑。玄參又能滋陰、丹皮又能祛瘀,並常與生地黃相配清熱解毒。

玄參配牡蠣:都軟堅散結。玄參又降火解毒、牡蠣消痰軟堅,再加貝母開郁消痰、清熱。

龍膽草

宜飯前服,有健胃作用,飯後反之。

龍膽草配柴胡:龍膽草苦寒沉降、瀉肝膽實火,柴胡疏泄升散,升肝膽清陽,一升一降,合用除肝膽濕熱郁滯。

龍膽草配茵陳:都清利肝膽濕熱。茵陳且善退黃。若加鬱金行氣解郁,合用有疏肝利膽退黃效能。

龍膽草配牛黃:龍膽草瀉肝經實火,牛黃開竅豁痰,熄風定驚。若加鉤藤清心平肝熄風定驚。青黛瀉肝涼血,相配有平肝熄風,泄熱鎮驚功效。並常與石決明等平肝潛陽配用。

白朮

利尿和輕度降低血糖作用。

白朮配蒼朮:均能燥濕、健脾,而白朮偏於補,健脾力強。蒼朮偏於燥,燥濕力強,且能祛風,相配燥濕力較佳。

白朮配茯芩:白朮補脾、燥濕,茯芩淡滲、健脾利濕,相配有健脾利濕功效。

白朮配乾薑:白朮健脾燥濕,乾薑溫中散寒,合用有溫中散寒、健脾化濕功能。

白朮配黃芩:都能燥濕,安胎。而白朮益氣,黃芩清熱。相配益氣,清熱,和陰安胎。

瓜萎

抗癌作用,有軟瀉作用。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桿菌都有抑制作用。抗皮膚真菌作用。

瓜蔞配貝母:都能清痰熱、開鬱結,瓜萎偏於利氣潤肺,貝母偏於開郁清熱。合用則清熱化痰,開胸散結。

瓜萎配枳殼:瓜萎潤燥通便、枳殼利氣寬胸。相配有利氣通便作用。

生地黃

大量用可使心臟中毒。小量可使血管收縮,大量可擴張血管。對皮膚真菌也有抑制。

生地黃配阿膠:都滋陰止血。但生地偏於涼血清熱。阿膠偏於養血潤燥。相配有養陰血、清虛熱、止血的功效。加麥門冬、白芍滋養營血,加炙甘草補氣。

生地黃配玄參:都滋陰清熱涼血。

生地黃配白芍:生地黃滋陰涼血,白芍養血斂陰。相配有滋陰養血的功效。若配白茅根、地榆涼血止血。若配丹皮、阿膠涼血祛瘀養血止血。

生地黃配熟地黃:生地黃滋陰清熱熟地黃益精養血。合用有滋腎陰、養精血的功效。

百合

百合配麥門冬:二藥都潤肺生津止咳,相配效果較好。

百合配生地黃:取百合清心安神,生地黃清熱涼血,相配有清熱涼血安神的功能。

百合配知母:二藥都潤肺清熱,但百合甘寒清潤不膩,知母苦寒降火不燥,相配則補虛清熱效力更強。

當歸

治維生素E缺乏,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白喉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當歸配白芍:都養血柔肝止痛。而當歸能行血,白芍能斂陰。相配養血而有理血功效。

當歸熟地黃:都有補血作用,當歸且能行血調經。熟地滋陰效力較強。

竹茹

為淡竹的莖除去外皮後刮下的第二層皮對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傷寒桿菌有較強抑制作用。

竹茹配橘皮:竹茹甘寒,清熱止嘔,橘皮辛溫,理氣降逆。溫清相濟除胃中寒熱活胃氣止吐。

竹茹配半夏:都和胃降逆止嘔,且竹茹能清熱痰,半夏化濕熱,相配能和胃降逆祛痰。

竹茹配蘆根:竹茹清熱和胃,蘆根清熱生津,合用則清虛熱生津液作用好。


補骨脂

補腎脂配菟絲子:補腎脂助腎陽而固精,菟絲子益精髓而固精。相須為用,補腎固精效力較顯著。

補骨脂配肉豆蔻:都溫陽止瀉。

杏仁

中毒後,取杏樹皮(去粗皮)2兩煎服可解。

杏仁配桔梗:都止咳嗽、杏仁偏於降肺氣止咳,桔梗偏於宣肺氣去痰。相配有宣降肺氣,止咳祛痰的功效。

杏仁配前胡:杏仁降氣止咳,前胡下氣消痰。合用降肺氣止咳喘。兼有疏表功效。

杏仁配紫蘇:杏仁降氣止咳,紫蘇解表化痰。合用有解表散寒,止咳祛痰作用。

杏仁配麥門冬:均能止咳,而杏仁降肺氣,麥門冬潤肺燥。相配有潤燥止咳之功。

麥門冬

鎮咳祛痰強心利尿。對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麥冬配玉竹:都為清潤之品,合用潤燥生津益胃肺。

麥冬配半夏:麥冬甘寒質潤、滋而不膩,能益胃生津,相配能制半夏的溫燥,但麥門冬用量須大一倍以上,可降逆止嘔、和胃。

麥冬配五味子:麥冬滋陰生津止咳而清心肺。五味子斂心肺而止咳。相配滋陰斂氣止咳。

遠志

遠志配酸棗仁:都能安神,遠志在於開心郁而舒心氣,酸棗仁在於養心肝之血而安心神。

遠志配茯苓:都能安神,遠志能開心郁,茯苓能補心氣,合用則安神鎮靜。

遠志配桔梗:都可祛痰止咳,遠志能開郁,桔梗又能宣肺。若加陳皮健脾理氣化痰,其祛痰止咳效力更顯著。

連翹

減低毛細血管脆性。抑菌,抑病毒。

連翹配板蘭根:都清熱解毒涼血,相須而用功效更顯著。

連翹配野菊花:都清熱解毒,疏散表邪,常與金銀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相配。

連翹配麻黃:連翹清熱解毒,麻黃疏表。若加赤芍活血祛瘀。

吳茱萸

抑菌殺蟲。

吳茱萸配生薑:都溫胃散寒止嘔。吳茱萸重在降逆、生薑偏於宣通。相配則降逆功效更佳。再配人參、甘草溫中益氣降逆止嘔。

吳茱萸配乾薑:都有散寒止嘔止痛功能。吳茱萸偏於開郁降逆,乾薑偏於溫中止嘔,合用則溫中散寒,降逆止痛。

吳茱萸配苦楝子:均可疏肝行氣止痛。

吳茱萸偏於開郁降氣,苦楝子偏於清熱行氣。相配開郁行氣止痛。

吳茱萸配五味子:吳茱萸溫中燥濕,五味子收斂固澀。相配可溫中除濕,收澀止瀉。

吳茱萸配木瓜:取吳茱萸溫降下行,散寒燥濕,木瓜和中去濕、舒筋通絡。相配可溫散下焦寒濕,舒筋止痛。

何首烏

夜交藤為何首烏的莖藤。何首烏能強壯神經,阻止動脈硬化,促進腸管里蠕動。

何首烏配枸杞:都能補肝腎、養氣血,何首烏長於烏鬚髮。相配治肝腎不足。

何首烏配懷牛膝:都能補肝腎,何首烏又益精血,懷牛膝強筋骨、引血下行。相配治肝血不足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

何首烏配白蒺藜: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白蒺藜疏肝解郁,散風熱。相配益腎平肝散風熱。

牡丹皮

有抑菌作用,對熱性傳染病有療效,降壓通經作用。

牡丹皮配青蒿:都涼血除蒸。但丹皮善治血熱有瘀的骨蒸。青蒿善透熱伏陰分的邪熱。相配可用於邪伏陰分的骨蒸發熱。

丹皮配赤芍:都涼血活血化瘀。相配可用於熱傷營血,並與生地同用更好。

丹皮配白茅根:丹皮清熱涼血、化瘀止血。

白茅根清熱涼血利尿。

丹皮配大黃:大黃涼血行瘀,丹皮泄熱涼血、化瘀。若加桂枝溫通血脈,有活血消瘀止痛功能。

丹皮配桂枝:取丹皮活血祛瘀,桂枝溫陽通脈行血,相配通脈止痛療效好。

丹皮配金銀花:丹皮活血祛瘀,金銀花清熱解毒。再加連翹清熱解毒散結。

丹皮配菊花:丹皮清熱涼血,菊花平肝瀉火。相配清熱涼血平肝功效好。


羌活

抑皮膚真菌。

羌活配川芎:都有升散止痛功用,但羌活升散氣分風寒濕邪而止痛,川芎則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相配有散風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

羌活配防風:都有祛風濕止痛作用,相須為用能增強功效。與蒼朮、白芷、細辛,川芎同用更好。

羌活配獨活:都能祛風濕,但羌活偏於散表淺的風濕,而獨活偏於除深伏的風濕。相須為用,可散風除濕,通絡止痛。

枇杷葉

入藥時須去毛。對慢氣管炎、久咳不止有療效。

枇杷葉配杏仁:都肅降肺氣、止咳化痰,相須則療效顯著,常配前胡、桔梗。

枇杷葉配蘆根:都有和胃止嘔功效,枇杷葉兼能降逆,蘆根兼能生津、相配則清熱降逆效果好。

枇杷葉配白茅根:取枇杷葉和胃降逆、白茅根涼血止血。相配有清熱止嘔止血的作用。

青皮

青皮配香附:青皮疏肝止痛,香附行氣止痛。相使相須疏肝理氣止痛。

青皮配白芥子:都有止痛作用。青皮長於破氣散結,白芥子偏於利氣豁痰。相配能開氣消痰。

青皮配橘核:青皮散結止痛,橘核溫化散結止痛。相配則散結止痛效果顯著。

知母

用中量可降血壓、麻痹心臟和呼吸中樞。抗菌解熱作用。

知母配黃柏:潤肺滋腎而降火,黃柏瀉虛火而堅腎陰。相須為用,滋陰降火顯著。

知母配麥冬:均瀉肺火溢潤肺陰。知母且能滋腎陰,瀉胃熱,麥冬兼可養胃陰,相須為用滋陰清熱效力好。

知母配酸棗仁:知母滋陰清熱除煩,酸棗仁補肝寧心除煩。相配養血安神,清熱除煩。

厚朴

厚朴配枳殼:均能下氣散滿、但厚朴善於除脹,枳殼善於消積,相須為用效果好。

厚朴配半夏:都能燥濕消痰。厚朴長於下氣除脹散滿。半夏長於化痰降逆消痞。相配則下氣燥濕功能好。

厚朴配杏仁:取厚朴消痰下氣散滿,杏仁宣肺降逆平喘,相配有宣肺下氣,消痰止喘功效。

枳殼

其力緩而上行,長於行氣消脹。

枳殼配竹茹:清肝膽和胃降逆。

枳殼配黃芪、升麻:補氣升提行氣。

梔子

增加膽汁分泌,利膽作用。

梔子配滑石:均可清利濕熱。梔子兼能涼血、滑石兼可通淋。加淡竹葉清熱利尿。

梔子配丹皮:都能清熱涼血,疏泄肝膽鬱熱。可加生地黃、地骨皮、以增強養血涼血功效。

梔子配白茅根:都清熱涼血止血利尿。

茵陳

茵陳配梔子:取茵陳清濕熱,利膽,利尿,梔子清利三焦濕熱且涼血解毒。相配有清熱利濕、解毒消疸之功。

茵陳配乾薑,取茵陳利膽退黃,乾薑溫中散寒。相配有溫散脾胃寒濕郁滯消黃之功。若加附子溫補腎陽,逐在里寒濕。

茵陳配厚朴:茵陳清濕熱利膽,厚朴寬中下氣化濁。相配有清熱化濁理氣消疸作用。加蒼朮健脾燥濕,治暑濕。有食滯者加枳實山楂。

茵陳配滑石:茵陳清熱利濕退黃,滑石清熱滲濕利尿。相配清熱利尿作用。若加木通利尿瀉火。

香附

生用上行達表,熟用下走足膝,酒炒通行經絡,醋炒消結散積止痛,薑汁炒化痰飲,炒炭止血。

香附配柴胡:香附善理肝經氣鬱,柴胡長於疏泄肝膽鬱結。相配理氣解郁效果更顯著。

香附配木香:都能理氣。但香附偏於疏泄,木香偏於健脾。合用疏理肝脾、行氣止痛。

香附配烏藥:都可理氣止痛。但香附偏於疏肝,烏藥偏於散寒,並下達腎與膀胱。合用能理肝腎氣滯、散寒止痛。

香附配蒼朮:香附疏肝散滯,蒼朮健脾燥濕,相配疏肝健脾燥濕。

香附配蘇梗:香附理氣散滯,蘇梗理氣寬中。相配有理氣解郁寬中止痛的功效。

香附配當歸:香附調經止痛,當歸補血活血調經,相配活血調經止痛。加川芎活血行氣止痛。

獨活

擴長血管降壓,興奮呼吸中樞。

獨活配細辛:獨活祛腎經伏風而祛濕,細辛散腎經風寒而使之外達。相配有散風寒、除濕邪、通痹止痛的功效。

獨活配麻黃:取獨活祛風勝濕止痛、麻黃解表發汗,相配有解表祛風,除濕止痛之功。

桔梗

促進氣管分泌,祛痰作用。

桔梗配甘草:桔梗宣肺氣、利咽喉、甘草清熱解毒。合用利咽解毒作用好。

桔梗配紫蘇:都能止咳、且桔梗宣肺祛痰,紫蘇發表散寒。常與杏仁同用。

桔梗配半夏:桔梗開肺止咳化痰。半夏降逆、燥濕化痰。相配有宣肺降氣止咳化痰的功效。

桔梗配枳殼:桔梗開肺氣又能開郁疏利胃腸。與寬胸利膈的枳殼相配有開氣,利膈、止咳祛痰的功效。

桔梗配貝母:都能祛痰止咳,桔梗又能開郁排膿,貝母善清熱散結。相配有消痰氣鬱結的功效。

柴胡

抑制流感病毒、抑制結核桿菌。

柴胡配黃芩:柴胡泄半表半里外邪,黃芩泄半表半里的里邪。相配解少陽邪熱。

又柴胡長於解郁,黃芩善泄熱,相配即能疏理肝膽氣機不舒,又能清泄內蘊濕熱。

柴胡配白芍:柴胡疏肝解郁,白芍養肝斂陰。一散一斂有疏肝和血止痛功效。佐川芎當歸之和血。或黨參、白朮之補氣,以增調氣血止疼痛的效果。

柴胡配枳殼:柴胡疏肝解郁而升清,枳殼行氣消積而降濁。一升清一降濁,能和肝脾理氣機。常與健脾和胃藥同用。

柴胡配羌活:柴胡昇陽散表泄熱,羌活散風祛寒濕止痛。相配有和解退熱祛風濕止痛之功。

柴胡配青皮:柴胡疏肝解郁而升,青皮破氣,疏肝而破降。相配一升一降,暢達氣機,有疏肝理氣功效。

柴胡配薄荷:柴胡升散解郁,薄荷涼散舒肝。常相配入益氣養血藥,起養氣血而舒郁功效。

柴胡配甘草:柴胡疏理肝氣而解毒、甘草補脾緩急而解毒。相配舒肝解毒止痛。


麻黃

發汗之峻藥,肺虛咳喘者不宜用。

麻黃配桂枝:麻黃解表發汗,桂枝解肌發表。合用能解肌發表散寒。又麻黃長宣衛氣,散表寒。桂枝長於通血脈溫經散寒,一宣達氣機一通暢血脈,故能散風寒濕痹。

麻黃配杏仁:取麻黃散寒宣肺定喘,杏仁降氣止咳。相使為用有散寒止咳定喘作用。

麻黃配生石膏:麻黃得生石膏之辛涼,制溫澡之偏,但仍定喘。相配清泄肺熱平喘。常佐黃苓、桑白皮。

麻黃配乾薑:燥濕化痰、溫肺散寒、化飲之喘的功效。

麻黃配熟地:麻黃得熟地而不辛燥,宣氣通絡,熟地補陰,佐麻黃而去膩。相配則益腎補虛止咳喘。

麻黃配附子:麻黃辛溫,宣通經絡散外寒。附子辛熱,溫通經脈祛顯寒。相配則溫經通脈,助陽散寒。

麻黃配白朮:取麻黃宣肺氣下達膀胱,通調水道,白朮健脾燥濕。相使為用,有益氣化濕利尿作用。並與茯苓皮、桑白皮之類滲利藥同用。

黃芩

黃芩配黃連:都是清熱燥濕之品,黃芩善清肺與大腸火熱。黃連善清心火而除濕火鬱結,相配則清熱燥濕解毒功效顯著。常與金銀花、連翹、浦公英等清熱解毒藥同用。

黃芩配白芍:黃芩燥濕、清腸熱,白芍斂陰、緩腸急。相配有清熱斂陰緩急的功效。

黃芩配梔子:黃芩清熱燥濕,梔子清泄肝膽之火,利濕熱。相須為用,有清利濕熱的功效。配丹皮大黃清熱涼血止血。

黃芩配知母:黃芩降泄肺火,知母潤肺清熱。相須為用,有清肺熱止咳作用。

黃芩配桑白皮:都瀉肺火。桑白皮止咳優於黃芩,黃芩清肺火優於桑白皮。

黃連

黃連配生地黃:黃連苦寒泄降,生地黃涼血養陰。相配黃連苦寒瀉火而不傷陰,生地黃甘寒滋陰而不滯膩,有清熱降火涼血解毒功效。

黃連配廣木香:都能止痢,黃連清瀉實熱,廣木香行氣止痛,除里急後重,常與黃芩、葛根同用效佳。

黃連配肉桂:黃連清心火,肉桂和心血而啟腎陽,寒熱並用,可治心腎不交。

黃連配細辛:黃連清瀉胃火,細辛上行止痛。相配活治胃火牙痛等。並與石膏同用,助清熱之功。

黃柏

黃柏配車前子:黃柏瀉火燥濕,車前子利尿通淋。相配有清利濕熱,通淋之功。常與滑石、木通類同用。

黃柏配赤芍:黃柏清熱燥濕止痢,赤芍涼血。相配有清濕熱止痢,涼血止血的效能。

黃柏配木香:黃柏清濕熱止瀉,木香行氣止痛,止瀉。相配有清熱止瀉止痛之功。

黃柏配細辛:黃柏瀉脬火,清濕熱,細辛可利竅。寒熱並用治尿路不暢痛。

(黃連善清心火、胃之實火而解毒。黃芩清肺經實火且止血安胎。黃柏瀉腎火而堅陰,清下焦濕熱。梔子清三焦火而涼血解毒、除煩,利尿、利膽、止血、有表里雙解之效)。

菊花

降壓防治流感百日咳,腦脊髓膜炎。

菊花配川芎:菊花入肝經氣分,泄熱疏風。川芎入肝經血分,活血祛風止痛。相使為用清熱祛風止痛。加薄荷散風熱止痛。

菊花配枸杞:菊花清肝泄熱,枸杞滋補肝腎。相使為用滋肝腎,清頭目。

菊花配金銀花:取菊花益陰清熱解毒,金銀花清心胃之熱毒。相配清熱解毒效果較好。常與連翹,紫花地丁配用以解毒消腫、清熱涼血。

犀角

犀角配羚羊角:都清熱定驚。但犀角偏於涼血鎮靜、羚羊角偏於平肝熄風。相配清熱鎮驚效好。

犀角配生地黃:都可清熱涼血、解毒化斑。但犀角長於解血中毒熱。生地長於滋養營陰。若加玄參解毒而清上炎之虛火。相須則滋陰泄火、涼血解毒功效顯著。配大青葉涼血解毒化斑。

犀角配黃連:都能清熱解毒。且犀角清血分熱毒而化斑,黃連瀉氣分實熱。相配則涼血解毒效果好。與黃芩、梔子同用較好。

犀角配石膏:犀角解血分熱毒,石膏清氣分實熱。合治氣血兩燔卓效。並常與金銀花連翹同用清熱解毒而透邪外出。

葶藶子

葶藶子配大棗:葶藶苦寒,瀉肺利水,大棗甘溫,益脾胃而防瀉利太過。相配可瀉肺止喘。可加杏仁、貝母降氣止咳。可加木通、防風利水消腫。

葶藶子配桑白皮:都能瀉肺之壅滯,止咳平喘,相配力大。

檳榔

麻痹絛蟲:抑流感病毒真菌病毒。

檳榔配南瓜子:專於驅蟲。

檳榔配厚朴:都行氣滯消脹滿,若加木香行氣健胃止痢,有行滯消痞止痛功效。

檳榔配木瓜:檳榔降氣,化濕利水,木瓜和胃化濕,舒筋通絡,若加蘇葉相配,通絡化濕消腫。

熟地黃

熟地黃配山茱萸:熟地滋補肝腎、益血養精,山茱萸溫補肝腎,縮尿澀精。相配有滋腎養陰、固澀精氣的功效。常與山藥枸杞同用,以增滋陰固精作用。

熟地配山藥:熟地滋陰補腎,山藥益腎固精且補脾益陰。若加五味子益腎固精且補肺生津,合用則滋陰補腎、固精。

薤白

薤白配瓜蔞:薤白溫中化穢濁之氣,瓜蔞寬胸利隔,化痰導滯。相配既行氣通陽,又祛痰散結。

薤白配黃柏:薤白化濁導滯、黃柏清熱燥濕,相配有燥濕化濁解毒之功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