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建起廣東首個長征主題公園

廣州日報 發佈 2020-05-29T06:20:17+00:00

走進肇慶市高新區的「復興園」,就好像進入了一所長征主題公園。「她告訴我,孩子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以前自覺性差,回去後不管是做家務還是寫作業,都不需要家長監督了。

彭衛強在園區內的場景「瀘定橋」上。

學生們在園區參加拓展。

走進肇慶市高新區的「復興園」,就好像進入了一所長征主題公園。園區內,長征的每個重要節點,都矗立著主題雕塑,包括「血戰湘江」「遵義會議」「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陝北三大主力會師」等。這座占地約200畝的拓展基地,是肇慶市退伍軍人彭衛強打造的綜合實踐基地,也是廣東省首個以長征為主題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教育基地。每個月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在這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我的目標就是講好長征故事,弘揚長征精神,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彭衛強說。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通訊員 楊明偉

農莊「化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今年48歲的彭衛強是湖南人,從小就愛看紅色主題電影。「父母從小就教育我要熱愛祖國,我從小就立志長大要當兵。」 1990年,彭衛強實現了願望,光榮地穿上了軍裝,成為一名通信兵。服役4年後,彭衛強退伍被分配至肇慶成為一名糖廠職工。後來糖廠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但彭衛強沒有被困難擊倒,他先後從事過多個行當,經過十多年的創業打拚,終於攢下一些家底,並開了工廠,有了自己的工程隊。隨後,彭衛強承包荒山,帶領工程隊將荒山推平,並開挖水塘,引入活水,建起一個占地約200畝的農莊。

彭衛強的農莊頗有軍旅風格,當中有一個碧波蕩漾的湖,上面有一座「鐵索橋」,經常會讓人聯想到「飛奪瀘定橋」的場景,很多人過來參觀後都大加稱讚。隨後肇慶多家學校的校長都向彭衛強提出,希望他能在這裡建一個以長征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彭衛強欣然接受,「我本身對長征主題就情有獨鍾,我還專門去重走過紅軍的長征路。長征精神值得我們傳承。」他隨後找來專業的設計師,對園區重新規劃,長征過程中的每一個重大事件,在園區里都有專門的體現。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為了建起這個長征主題公園,彭衛強前後投入了600多萬元。此後,這個園區被列為肇慶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目前園區各項功能還在持續完善中。彭衛強告訴記者,現在到園區參加拓展培訓的以學生居多,平均每個月都有三四千人次前來遊學。

最讓彭衛強感動的是,他的舉動也得到了越來越多學校和家長的支持。去年暑假,一名中學生到園區參加了5天拓展後,學生的母親上門向彭衛強致謝。「她告訴我,孩子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以前自覺性差,回去後不管是做家務還是寫作業,都不需要家長監督了。」

這個「復興園」如今也被廣東教育學會定為廣東省中小學研學旅行教育營地、廣東省中小學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在彭衛強看來,這是他之前做生意都體會不到的樂趣。「如果孩子們到了我這裡能夠磨鍊心性,能讓長征精神在他們心中紮根,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那我的努力就值了。」

在園區內,彭衛強根據瑞金出征、血戰湘江、遵義會議、四渡赤水等10個歷史事件,設置了10個對應的挑戰項目。比如在「瑞金出征」到「血戰湘江」過程中,500多名學生被分成5個組,每一組學生要從「瑞金」出發,最終抵達「湘江」邊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在「實戰」中掌握知識點,還要突破4道「封鎖線」;而在「飛奪瀘定橋」的項目中,學生們被分成兩隊,要按照教官的戰術要求渡過50米長的鐵索橋,其中一方在河對面設置工事進行阻擊,另外一方必須冒著「槍林彈雨」到達橋的另外一側才算成功;在「爬雪山」項目中,地上鋪著大量泡沫,模仿厚厚的積雪,讓學生們在這條「上坡路」上艱難跋涉。

「通過這樣的經歷,學生們既掌握了歷史知識,又了解了紅軍長征的艱辛,更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彭衛強表示,目前正在邀請專家對園區課程進行優化,等這個長征主題公園的模式成熟了,就在全省、全國推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