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沉默」不應成常態

廣州日報 發佈 2020-05-29T09:52:17+00:00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媒體感覺到採訪科學家變得困難了,特別是紛紛擾擾的輿論環境下,科學家好像變得更沉默了。

「寫得很好!不過,我還是再想想」「我希望匿名發表這個觀點」……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媒體感覺到採訪科學家變得困難了,特別是紛紛擾擾的輿論環境下,科學家好像變得更沉默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公眾對病毒、對疫情、對如何防控不了解,必然會產生很多疑問,希望獲得更準確、更科學的信息,期待科學家進行科普和解答。然而現實中,與公眾期待相反的是,許多科學家變得不那麼願意「出面」,或者不願意在報導中具名。

無疑,科學家、科學機構的不願言、不敢言,進一步加大了公眾與科學家之間、與科學真相之間的距離;於整個社會而言,這必然不是好事。但這不應被簡單解讀為科學家失職、不盡社會責任。在我國,負責任的科學家一直都有,如疫情期間兢兢業業、積極回應公眾疑慮的鐘南山、李蘭娟、張文宏等,就是最好的例證。

但科學家 「隱姓埋名」背後的緣由,值得反思。其實,科學家也有苦衷。網絡時代,要做好科學傳播,對科學家自身的媒介素養和傳播技巧都有了更高要求。科學家擅長解決的是科學領域的問題,與媒體、公眾打交道往往力有不逮。且因受眾的知識水平跨度大、思考問題的立場角度不同,很多時候媒體、公眾對科學認識的解讀容易「走形」。如此種種,很難不讓科學家有了「戒心」,在媒體、公眾面前變得更謹言甚至更沉默。

但終究「沉默」不能解決問題。科學家保持嚴謹、審慎的科學態度,面對媒體、公眾審慎發聲是好的,但絕不能讓「不願言、不敢言」成為社會常態。為此,全社會就要為之創造能言敢言的氛圍,讓科學家、媒體和公眾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對科學家來說,關鍵是要把好事做好,積極尋找與媒體、公眾溝通的有效方式,提高科學傳播能力;媒體要練好內功,讓科學家的觀點、意見在傳播中「不走樣」;公眾應給科學家更多理解和寬容,不斷提升科學素養,以科學的眼光認知科學問題。多方發力,才能打破「沉默」,讓科學家安心、放心地為科學發聲。 (張冬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