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潮評|讓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強國的道路上堅實前行

東北網 發佈 2020-05-30T09:13:21+00:00

從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等四大發明,到「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嫦娥探月、北斗組網、航空母艦等一大批科技成果競相湧現,我國在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跨越,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科學家對科技報國初心和使命的自覺踐行。

今年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讓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成為節日主角,既提升自豪感獲得感認同感,也是激發科技報國的使命感責任感。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歷程中,創造了許多聞名於世的科技成果。從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等四大發明,到「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嫦娥探月、北斗組網、航空母艦等一大批科技成果競相湧現,我國在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跨越,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科學家對科技報國初心和使命的自覺踐行。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當前,我們正站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新起點,這就決定了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科技工作者須要牢記使命責任,充分調動激發創新活力和潛力,短板攻堅爭先突破,前沿探索爭相領跑,轉化創業爭當先鋒,普及服務爭做貢獻,切實擔負起支撐引領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和第一資源的作用。

匯聚科技之力。「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高質量發展需要科技人才發揮「排頭兵」作用。因此,廣大科技工作者須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加速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勇擔科技創新、科技報國的新使命。

釋放科技動能。科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人民生活福祉。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持續推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在出行、家居、醫療等領域,將技術與使用場景銜接,構建一系列人工智慧「技術圖譜」和服務生活的「未來場景」,為人民提供解決現實問題的「妙招」。

擦亮為民底色。科技工作者的人生追求從來都與人民福祉緊密相連,科技工作者只有與大地貼得更近、與人民貼得更親,把個人的科學夢融入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實踐,才能更好地施展人生抱負,實現人生價值。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歷史賦予科技工作者的莊嚴使命。科技工作者作為科技活動的主體,需要紮根脫貧攻堅和科學普及一線,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所學用於農村、把成果帶給農民,讓「脫貧」與「致富」同時具備加速度。

勇於科技攻關。我國科技實力正處於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信息通信、高端裝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存在的短板,是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必須邁過的坎。如何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實現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轉變,這就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在努力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道路上堅實前行。

「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科學是沒有止境的事業。相信,懷揣「以國家之務為己任」的志向,激揚「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的擔當,科技報國,發光發熱,科技工作者就一定能書寫出無愧時代與歷史的人生答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