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發布新版核威懾政策,以回應美國屢屢退出「軍控群」

文匯網 發佈 2020-06-04T06:34:55+00:00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6月2日批准了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相關文件已經公布於俄法律信息官方門戶網站。

「波塞冬」號核動力無人水下潛航器在俄羅斯完成最後測試。視覺中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6月2日批准了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相關文件已經公布於俄法律信息官方門戶網站。儘管克里姆林宮表示,俄羅斯永遠不會帶頭使用核武器,但因近期俄美在軍控領域的多次交鋒,國際戰略界仍表示普遍擔心。

新版核政策延續「防禦性威懾」的基本國策

文件顯示,俄羅斯奉行防禦性威懾政策,旨在將核力量保持在足以確保核威懾的水平,以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遏制潛在敵人對俄羅斯及其盟友的侵略。

文件提到,俄羅斯將核武器視作一種威懾力量,僅在不得己的最後時刻,才會使用核武器。「如果敵人侵略俄羅斯及其盟友,必將招致報復」。除此之外,俄羅斯採取一切必要努力減少核威脅並防止可能引起包括核戰爭在內的軍事衝突。

新版核威懾政策指出,俄羅斯對將其視為潛在敵人、並且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和聯盟實施核威懾,具體應用對象包括六大軍事危險領域:一,潛在對手在俄聯邦及其盟友國境附近集結配備核武器的常規兵力集團;二,將俄羅斯視為潛在對手的國家部署反導系統、巡航飛彈和中短程彈道飛彈、常規高精度武器和高超聲速武器,以及無人攻擊機和定向能武器等;三、在太空建立和部署反導武器和打擊系統;四,擁有核武器和(或)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且可能會對俄羅斯及(或)其盟友使用該武器;五,不受控制的核武器、核武器載具及其製造技術和設備的擴散;六、在無核國家境內部署核武器及其載具。

分析認為,這份文件清楚地解釋了俄羅斯政府對核武器的本質看法,明確了應用領域,但同時保持了蘇聯以來「防禦性核威懾」的基本國策,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採用「先發制人」的「預防性打擊」策略。

1982年6月,蘇聯首次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1986年,這條原則被寫進了當時的防禦性國防戰略當中。蘇聯解體以後,儘管在不同時期的俄羅斯軍事學說文本中對核政策有所微調,但未改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基本承諾。

核軍控前景黯淡,未來世界命運令人擔心

儘管未改變基本承諾,但俄羅斯此時公布新版核威懾政策卻讓國際戰略界對原已非常脆弱的軍控機制再捏一把冷汗。

可以認為,發布核威懾基本政策是對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和日前威脅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一種事實回應。儘管6月1日,俄美總統曾就軍控議題進行電話交談,但普京明顯對延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不抱希望。多方消息顯示,川普政府同意延續明年2月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意願很薄弱,俄羅斯政治分析專家弗拉基米爾·弗羅洛夫在《莫斯科時報》上刊文認為,這讓俄羅斯很沮喪,因為軍控是今天的俄羅斯為數不多可以與美國進行平等談判的議題,「雙邊核武器機制對莫斯科而言意味著『俄羅斯和美國對世界命運仍享有特殊責任』,但是川普卻把談判大門關上了。」

美國總統川普21日在白宮指責俄羅斯違反《開放天空條約》,稱這是美方退約的原因。圖為川普當日在華盛頓向記者講話。新華社發

除了俄羅斯的大國地位,讓國際戰略家們更為擔心的是核軍控的前景和未來世界的命運。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6月1日刊文提醒稱:可能再過半年多,世界就將經歷半個世紀以來第一次沒有核軍控條約的時期。「這種狀態像是退回到上世紀60年代古巴飛彈危機前的戰略黑潭,但是現在的俄美領導人做好迎來混亂時代的準備了嗎?」

《新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於2010年簽署,是目前俄美之間僅存的雙邊核裁軍安排,條約規定了兩國將洲際彈道飛彈的數量降至700枚,核彈頭數量降至1550枚,用於發射核彈頭的已部署和未部署發射工具降至800個。這一條約延續了1987年蘇美《中導條約》的主要思想,通過自行裁減和互相監督抑制人類走向核武的深淵。

「但是川普政府打破了過去半個多世紀形成的相互制約的戰略文化,」弗羅洛夫說,「美國想要憑一己之力打造一個全新的軍控體系,在川普看來,這個體系既能彰顯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又能拯救人類命運。」

弗羅洛夫稱,川普本人對軍控十分著迷,在1980年代,他就曾試圖說服時任總統里根任命自己為軍控首席談判代表,與戈巴契夫政府進行談判。「當時他未能如願,30多年之後的今天更加難以實現他的軍控夢想,因為到目前為止,川普政府都沒能拿出一套清晰的方案,他的政府里也沒有足夠多的核專家切實推進具體、細緻的工作。他對未來世界命運的設想還停留在口頭上。」弗羅洛夫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