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心肺復甦周2020丨少年強則國強,心肺復甦走近6.1,成「救」你我健康

國際循環 發佈 2020-06-03T07:52:19+00:00

本次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蘇州九龍醫院劉峰院長主持,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李宗浩會長、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席葛均波院士、中國胸痛中心聯盟執行主席霍勇教授、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鄭志傑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向定成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于波教授、武漢亞心總醫院蘇晞教授

點上方藍字「國際循環」關注我們,

2020年6月1日,適逢兒童節,「中國心肺復甦周2020」線上啟動會暨中國心肺復甦學院成立三周年會議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蘇州九龍醫院劉峰院長主持,中國醫學救援協會李宗浩會長、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席葛均波院士、中國胸痛中心聯盟執行主席霍勇教授、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鄭志傑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向定成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于波教授、武漢亞心總醫院蘇晞教授、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王焱教授、上海第十人民醫院徐亞偉教授、天津市胸科醫院李春潔教授參加了此次啟動會。啟動儀式環節,所有專家在螢幕前共同做出心肺復甦中胸外按壓的十指相扣掌面向下的手勢,宣告「中國心肺復甦周2020」正式啟動。

李宗浩:倡導急救社會化,CPR-D技術普及任重道遠

李宗浩會長表示,心臟驟停目前是我們急救常態下面臨的最危急的情況之一。中國心肺復甦周的設立與科普活動的開展對公眾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是醫學領域應該積極倡導的事,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和心肺復甦學院會繼續將規範、標準的心肺復甦·心臟除顫(CPR-D)技術普及。急救社會化是他本人一直提倡的理念,希望通過每年開展心肺復甦周活動,能引起公眾對學習心肺復甦和心臟除顫的關注度,推動中國急救知識和技能的普及,為中國急救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葛均波:提升全民急救素質,從娃娃抓起

少年強則國強。葛均波院士認為,兒童在心肺復甦普及中的作用不容小覷。在去年的兩會上,他同霍勇教授討論並提出了「1托6」和「1托7」的計劃,即高年級小學生中通過校內一個課時的學習,掌握什麼是心臟驟停、如何進行心肺復甦後,回家教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就是「1托6」的概念,如果更好的話還能多教給1位身邊人,這就是「1托7」的效果。

在6.1兒童節當天發起心肺復甦周活動,是希望通過少年兒童的力量輻射身邊人,從而提高國民整體急救素質,普及心肺復甦技術和理念。今年是開展心肺復甦周的第二年,原計劃的許多線下活動由於疫情原因,轉為線上形式開展,但是,不管採用何種形式開展活動,我們的初衷不會變——希望培養民眾急救意識、普及CPR-D的理念,這也是心肺復甦學院成立三年來一直踐行的任務。

李春潔:知行合一,真正改善中國心臟急救現狀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心臟性猝死人數近55萬,但急救成功率不到1%,平均每分鐘就有1人因心臟猝死而失去生命。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捷克——一個總人口僅1000多萬的中歐國家,心肺復甦普及率達到了80%,急救救治成功率可達50%。中國心臟急救目前主要面臨全民教育普及不夠、公共場所AED配置不足以及院前急救系統效率不高的問題,圍繞這三個方面,李春潔教授提出了以下幾點改進方案:

一、廣泛開展公眾教育,提高急救意識

二、建立中國自己的標準與培訓體系

三、依託胸痛中心大力開展CPR-D技能培訓

四、提升院前急救系統效率

五、推動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公共場所除顫方案(PAD)

六、利用網際網路探索公眾互助急救系統模式

鄭志傑:加強心肺復甦培訓,機遇與挑戰並存

心臟驟停生存率與CPR實施率成正向線性關係,但中國旁觀者CPR 實施率僅為4.5%。《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簡稱《健康中國行動》)把居民掌握基本的心臟急救知識和技能納入健康知識普及行動的主要指標之一,這意味著十年後中國具備施行高質量CPR-D技能的人員要達到5000萬人,這對我們而言是重大機遇,也是艱巨的挑戰。

改變旁觀者實施心肺復甦的比例和質量雙低的現狀,追根溯源還是要加強心肺復甦培訓工作,這一點與心肺復甦學院的工作不謀而合。學院一直致力於整合各界資源,建立中國心肺復甦培訓標準和培訓體系,其打造的WeCan(我能心急救) CPR培訓課程已得到全球復甦聯盟(GRA)的認可。未來心肺復甦學院將不辱使命,培養更多合格的旁觀者,到2030年,將我國心臟急救生存率提升至15%。

圓桌討論

向定成教授表示,心肺復甦無疑是一項全民教育工作。2014年起,廣州市胸痛中心學會就開始通過假期學習活動對學生進行心肺復甦科普教育。但光靠大醫院的力量顯然不夠,未來胸痛救治單元將成為大眾科普教育的重要載體,將心肺復甦培訓的觸角深入社區、鄉村基層醫院,相信能獲得不錯的成效。

于波教授表示,真正普及心肺復甦知識的學習還要從學生抓起,心肺復甦周的設立也能督促醫生自身對心肺復甦急救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對醫務人員的心肺復甦技能不僅要求學會,還要求學好,更要求關鍵時刻能行。

蘇晞教授也認同院內人員對急救技能知識的自我教育和宣傳的重要性。他所在醫院成立了CPR培訓小組,對全院醫務人員包括後勤保障人員定期進行心肺復甦培訓,並組織演練和考核。在院外培訓方面,他們也通過醫院開放日、同醫院附近商業中心合作等方式積極推動公眾學習這項技能。

王焱院長表示,廈門作為一個旅遊城市,目前AED的配備已不斷得到完善,但隨之配套的公共急救宣傳教育和培訓尚不足,這也是未來努力的方向。目前國際公認的CPR標準由美國心臟協會(AHA)制定,期待中國也能出台自己的指南並成立能夠頒發資格證書的培訓機構,這將對普及工作起到極大作用。

少年強則中國強。正如霍勇教授在總結中表示,心臟驟停時時在發生,除了意識的普及,更需要行動來落實CPR-D的培訓,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希望心肺復甦周2020的啟動能切實推動CPR-D的普及,早日實現健康2030的目標。

(來源:《國際循環》編輯部)

版權屬《國際循環》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國際循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