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但是在黃雀背後的我們卻都沒有看見

歷史大課 發佈 2020-06-03T09:29:19+00:00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甚至於小學的孩子都知道,還會偷偷取笑。我記得我上學的時候,是有這篇課文的,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了。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甚至於小學的孩子都知道,還會偷偷取笑。我記得我上學的時候,是有這篇課文的,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了。我們也都知道,成語都是由一個故事衍發來的,而這個故事又都是根據當時真實發生的事情記載的,那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背後又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春秋時,吳王想派兵攻打楚國,遭到大臣的反對,吳王很惱火,在召見群臣的會上警告:"膽敢勸告出兵的人,我將他處死!"此時的吳王已經下定決心,不再聽任何不同意見。

一個年輕的侍衛官想勸說吳王,但知道自己地位低下,勸告必定沒有效果,只會被處死。於是他每天早晨,拿著彈弓、彈丸在王宮後花園轉來轉去,衣服被露水打濕了也毫不在意。他就這樣在5261花園裡轉了三天。

少年奇怪的行為終於被吳王發現了。吳王問道:"你早晨跑到花園裡來幹什麼?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濕啦!"  少年回答說:"稟報大王,我在打鳥。"  吳王問:"你打著鳥了嗎?"  少年說:"我沒有打著鳥,卻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吳王來了興趣,問:"什麼事啊?"

"花園裡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蟬在高高的樹上放聲叫著,一邊喝著露水,卻不知道有隻螳螂在它的身後。那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要去捕蟬,卻不知道有隻黃雀在它的身後。"

吳王誇獎說:"你看得真仔細!那黃雀要捉螳螂嗎?"

少年接著說:"是的,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我拿著彈弓在瞄準它呢。蟬、螳螂、黃雀,這三者都一定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及到自己身後的禍患呢!"

聽了少年這番話,吳王恍然大悟,連聲說:"對!對!你講得太有道理了!"於是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螳螂捕蟬:螳螂想捕捉蟬,卻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沒有遠見。等待時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

而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做事要想到多方面的關係,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忘了後面的危險,要培養全面思考問題的邏輯思維習慣。就好像蟬和螳螂,甚至那隻黃雀一樣,只盯著自己眼前的利益,想獲得自己的食物,但是全然忘了自己身後的危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