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379年:隋立朝一次,唐復國兩回,更有一國號三番皆正統

老樂說歷史 發佈 2020-06-04T09:58:00+00:00

看到「隋唐五代379年,隋立朝一次,唐復國兩回,更有一國號三番皆正統」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故事或者是那個時代史實框架的人,應該會理解其中的含義吧。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隋唐五代379年,隋立朝一次,唐復國兩回,更有一國號三番皆正統」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故事或者是那個時代史實框架的人,應該會理解其中的含義吧。自從隋朝581年立國開始,一直到960年五代結束,北宋建立,這379年的時間跨度,統稱為隋唐五代時期,而在民間市井文學中,所謂的「殘唐」就是五代的「後唐」朝廷,所以從隋唐到殘唐,一直都是傳統評書小說特別喜歡的故事題材。

而在這段歷史中,很多英雄故事都是虛構的,比如名滿天下的羅家槍,除了羅藝史有其人外,其他人都不存在,而歷史上的羅藝也不是什麼擅長羅家槍法的名將,只是隋唐時期北方的一個割據勢力,最終也因為歸唐又叛唐,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但是在民間,大家更喜歡這些想像力豐富的傳奇故事,甚至在有些以羅藝等人年輕時的經歷虛構的故事中,這位北平王還被冠以「玉面活閻羅」的綽號,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別看真正的隋唐五代歷史沒有這些故事,但歷史自身有著獨特的趣味,比如在這三百多年中,先後更迭的國號就值得一說,老樂這才將其簡單地總結為「一二三」:楊堅立隋一次,名義上是到楊侗終止,其實在隋煬帝時期,隋朝已經名存實亡。但不管怎麼計算,隋朝只能占個「一」。

在隋朝之後的唐朝,與「二」產生了巧合,因為自從公元618年建立之後,大唐的國號並不是持續不斷延續三百多年的,前後經歷過兩次復國。第一次是武則天時期,她把「唐」改成了「周」,直到武則天意識到,自己死後不可能被侄子尊奉這些問題後,她才再次將朝廷還給了自己的兒子,唐中宗李顯。所以李顯即位後,算是唐朝第一次復國。至於第二次,只能算是名義上的,也就是剛才提到的,五代時期的後唐,儘管後唐莊宗李存勖,並非是李唐皇室的後代,只不過以此為自己的事業,找到一個最理想的藉口,但他既然以「唐」為國號,目的也是要讓恢復唐朝,從這個角度上看,大唐當然算兩次復國。

至於這個「三番正統」,就更值得一說了,這個國號就是「周」,提到這一點,還是比較有趣的,因為隋唐五代的這三百多年中,周先後出現過三次,而且位於隋唐五代的頭尾和中間位置。隋朝建立是繼承了北周,這一脈相承的關係意味著北周算是第一番正統,武則天在唐朝中前期建立的周,史稱「武周」,等於把唐朝分成兩半,雖然時間較短,但也被史家視作正統,否則的話,大唐王朝可能也要分「東西」兩唐了,而五代最後一個朝廷是郭威建立的「周」,史稱為後周,更被奉為「正朔」,而北宋就是在這個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經過這樣一番梳理,隋唐五代時期的「一二三」,是不是就很清晰了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