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美國的TPR教學法,讓孩子像說母語一樣說英語!讓課堂活起來

在線陪娃 發佈 2020-06-04T11:43:30+00:00

在幼少兒英語課堂上,老師們經常會使用到的「TPR教法學」,通過body language 讓孩子們領悟語言,從而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

在幼少兒英語課堂上,老師們經常會使用到的"TPR教法學」,通過body language 讓孩子們領悟語言,從而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


1

什麼是TPR教學法?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中文翻譯為全身體反應教學法/肢體反應教學法,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教授James Asher提出的一種語言教學法。該教學法受到許多語言教育學者的推崇,如今TPR被廣泛應用到美國課堂教學中。


James Asher曾在其書中指出這是一種「通過動作學習語音的方法。」並且認為,人的左右腦各司其職,左腦負責記憶、模仿等與語言有關功能,而右腦主管肢體動作等非語言功能,因此也把它稱為右腦教學策略。


這種方法倡導將語言的習得與行為聯繫在一起,通過肢體反應來幫助語言學習。例如,聽到「run」的音即做「跑步」的動作,聽到「eat」的音做「吃東西」的動作。


通俗的講,TPR教學就是以遊戲的方式讓學生處於一種相對放鬆的環境當中,然後老師通過對不斷地對目標語進行重複性的親自示範,誘導學生明白目標語(英語指令)與老師示範的動作之間的相關性,然後在學生間進行角色互換以及反覆練習,最後指令的下達由簡單緩慢轉為連續快速以加強學生的記憶深度。


2

TPR教學法的特點


1.注重語言學習中的互動模式

2.強調理解優先於表達

3.重視語言的重複和肢體動作的伴隨


3

我們親子閱讀中為什麼要使用TPR教學法?


1.符合孩子「好動」的天性。肢體的互動對於低幼兒童來說十分具有吸引力,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因此TPR法也更適合低幼孩子在語言的學習中運用。



2.符合語言自然習得規律。TPR法提倡理解先於表達,即先聽後說,聽懂尤為重要。這正是我們語言學習中強調的有效輸入。


3.雙向互動幫助孩子高效培養英語思維。相比傳統學習方法的單向輸送,TPR教學法能提升孩子的參與感,在雙向互動中幫助孩子加深語言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資深英語學習研究者漏屋在其書中曾提到TPR教學法:


各國外語教學的對比實驗和測試都表明,這種學習方式比傳統教學方式效率高出幾倍,是實現「外語思維」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4

T.P.R在親子閱讀中的應用


在我們做親子閱讀中,如何運用TPR教學法呢?很簡單,按照以下三個步驟即可。


①邊讀繪本,邊用肢體動作反映相關詞彙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通過肢體動作幫助孩子理解他在親子閱讀中所聽到的單詞是什麼意思。例如,讀「Five little monkeys brushed their teeth.」這個句子時,家長在讀到「brushed their teeth」的同時做刷牙的動作。讀到「jumping on the bed」的「jump」時做跳的動作。

▲繪本《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注意需要同步反應,不是等讀完一個句子,再來表達某個動作,這樣的延遲反應會只讓孩子大致理解了句子表達的整體意思,但沒法對應到具體詞彙的意思。


②重複對應

記憶痕跡理論提出,多次重複輸入一種語言信號,能使聯想和回憶更容易。孩子記憶短暫,重複輸入必不可少。好在許多幼兒繪本都有一點共性,在一本書中同一句式/關鍵詞會不斷重複出現,這樣家長在做一兩遍親子閱讀後,孩子很快能掌握到核心詞彙。


③可帶動孩子一起參與做動作

TPR教學法的提出正基於Asher博士的觀察發現,孩子在母語學習期總是會對大人的語言做出身體反應。加上孩子喜歡模仿的天性,在重複的閱讀或聽音頻時最好能帶動孩子一起參與互動,這種肢體活動的練習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學習的內容。


5

兒歌TPR實例操作指導


TPR方法並不局限於繪本閱讀,在兒歌啟蒙、動畫啟蒙,甚至是與孩子日常互動交流時,我們也建議家長們多多運用TPR教學法。這裡附上一個兒歌的TPR指導示範給大家~


REC


其實,TPR方法並沒有這麼「高深莫測」,也許很多家長在不知不覺中都已經使用到,比如我們講繪本時為了幫助孩子理解,常常伴隨的手勢比劃,其實也就是TPR。


而小編希望通過這類理論文章能幫助大家更系統、更全面地掌握各類親子閱讀技巧,在之後的繪本閱讀中寶爸寶媽們能夠「更有意識」地去使用這些方法,讓我們的親子閱讀變得更加高效,啟蒙之路更為順暢!


可能看到最後,會有家長提出疑惑:


TPR教學法大部分情況下只能針對動詞,但是我們在繪本閱讀中,並不只有動詞,當出現其他無法用動肢體作表示的單詞該怎麼辦呢?

其實應該說,動詞更適合用TPR的形式來表達,但其它的詞彙例如名詞、形容詞,大部分也同樣可以藉助TPR來表達。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三種TPR延伸方法,結合這幾種方法,能夠幫助家長解決英文繪本中遇到的大部分詞句的可理解性表達。


TPR延伸方法基於James Asher教授提出的TPR教學法(全身肢體反應法)理論而形成。因TPR教學法提出後,在學校等語言教學領域廣受應用,許多優秀的外語教師在其基礎上,經過實踐經驗又總結出更加多元化的TPR拓展教學方法。


1

T.P.R.-O(T.P.R with Objects)


即結合實物(Objects)運用全身肢體反應法來表達某個詞彙,該方法的關鍵是將動詞和名詞相關聯來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核心詞彙。

我們在遇到「smell」這個動詞,可以藉助apple、flowers、cake等實物來做出「嗅」的動作,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展示「smell」這個動詞。

反之,當我們想要給孩子講解「apple」這個名詞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藉助一些動詞例如「smell it」「pick it」「eat it」等,並通過肢體動作表達幫助孩子更加立體化地理解和記住「apple」這個名詞。


2

T.P.R.-P(T.P.R with Pictures)


即結合圖片(Pictures)運用全身肢體反應法來表達某個詞彙。這是一個注重引導孩子觀察圖畫的過程,家長對圖畫中的人物、動作、神態、背景等等,用英文進行描繪或提問,並結合肢體動作展示出來。


例如上面這張圖,我們可以這樣描述:

【Look! (手指)What do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疑問狀)I see a girl(指圖), a big(動作比劃) tree(指圖) and some apples(指圖).

What is the girl doing? She's picking(肢體動作) an apple. What color is the apple? It's red(指圖)...】



在給娃做英語啟蒙的寶爸寶媽們對閃卡應該很熟悉了。其實,圖片式TPR正好可以好好利用這些閃卡:將繪本的關鍵詞製成圖文結合的閃卡,通過圖+肢體動作反覆強化單詞的音,更快幫助寶貝達到理解性輸入。


3

T.P.R.-S(T.P.R with Stories)


即通過動作和道具將要表達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表演出來。這種方法類似我們常說的繪本演繹。T.P.R with Stories的方法是由著名外語教師Blaine Ray在教學中開發的,而這種方法在美國學校中被廣泛採用。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能把聽故事變得更加「視覺化」,無疑對孩子來說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在理解上也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樂玩老師在教孩子認字母的時候,為了避免太枯燥,也利用了這種故事表演的方法:她把字母擺在桌面上,對孩子說這些字母迷路了,找不到家了,你能幫幫他們嗎?然後向孩子隨手拿的毛毛蟲玩偶打招呼:Hi, caterpillar!Have you seen letter G?

然後孩子就會把字母G找出來。這時家長驚喜地說,Oh, welcome home, letter G. Thank you. 並且抱抱孩子表示鼓勵。


這種把認字母變成一個「幫助字母回家」的小故事來玩的方式明顯更受孩子喜愛,並且玩得不亦樂乎。


有關TPR及其延伸方法我們就介紹到這裡,不知道家長們看完是否覺得很簡單呢?


總結來說,TPR以及其各種拓展延伸出來的教學法,就是通過調動孩子的感官和肢體,為孩子提供更加視覺化的場景來幫助孩子理解英語的過程,而且是富有趣味性的、自然習得語言的過程。


很多家長不知道怎麼和孩子「玩繪本」,其實這些就是玩繪本的方式。家長在親子啟蒙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幾類不同的閱讀技巧,讓繪本講述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TPR教學亮點


通過互動的形式,讓孩子從聽到肢體表達,最後到自然表達。這既用了孩子最喜歡的互動遊戲活動,全身心浸入式學習;又不會強迫要求孩子聽完後立即學說,而是學習了一段時間後自然地輸出,降低孩子學習壓力。

TPR教學法助力孩子度過語言沉默期

什麼是沉默期?

「沉默期」(Silent Period)概念是由語言學家Stephen D. Krashen提出的:孩子在習得母語時,需要經歷一個為期約一年的「聽」的過程,才開口說出第一個詞。「沉默期」是語言學習的必經過程,因為嬰兒需要弄清語言是什麼及其作用。


那麼,二語習得者也會面臨類似的情況嗎?答案是肯定的,當孩子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接觸一種新的語言,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保持沉默,較少用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其實孩子們也在通過「聽」進行語言輸入,當可理解的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可以開口「說」了(張淑萍,2001)。


那麼如何幫助低齡孩子在「沉默期」積累可理解性輸入,從而學有收穫?我們一起看看TPR教學法的「奇效」吧!


TPR教學法如何幫孩子度過沉默期?

大多數學習英語的孩子正處於英語學習的「第一年」,恰恰正在經歷著「沉默期」,需要在大量輸入的基礎上,不斷強化理解和記憶,才能實現有效輸出。由此可見,高效理解和記憶是其中的關鍵。


孩子的學習類型分為視覺型、聽覺型、運動覺型和混合型,這意味著孩子將通過不同感官和行為進行學習。不同類型理解和記憶的效果如何?這裡有一組數據:實驗證明,只聽能記住60%;只看能記住70%;「看聽動」相結合能記住86%(向繼霖,2011)。


TPR教學法就是「看聽動」結合的典範。具體而言,在教學過程中會通過口頭指令給予指示,並輔以肢體動作示範幫助孩子了解其意義,當孩子理解了語句意義,會以肢體動作做出正確的回應。這樣不但減輕了孩子開口的壓力,更幫助其累積足夠的信心,激發學習的動力。


在需要大量語言輸入建立認知的初學階段,「看聽動」結合的TPR教學法對於幫助孩子理解和記憶知識、調動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很有助益。通過TPR教學法,和豐富的教具來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老師。全浸入式的學習體驗能幫助孩子更快更自然地學習英語。


那麼,以動詞為例,該如何教的呢?可能是這樣子的:


Let’s dance(跳舞)!


Let’s shake(搖動)!


Let’s turn(轉身)!


Let’s watch(看)!


是不是很有趣呢?有了TPR教學法這一利器,相信每一個學習的孩子,都可以更好地在「沉默期」實現英語知識的高效積累,將來在您意想不到的時刻脫口而出,成為英語小達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