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遭家暴致殘,被長期家暴長大的女孩或將性格扭曲並影響下一代

父母堂 發佈 2020-06-06T06:09:07+00:00

近日,山西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搶救了一名特殊的12歲女孩朵朵,她因頭部嚴重受傷而昏迷。誠然不是,因為朵朵除了腦部受傷,她的全身多處軟組織也有損傷,臀部,大腿內側,還有會陰等多處都有皮膚破潰感染。

近日,山西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搶救了一名特殊的12歲女孩朵朵,她因頭部嚴重受傷而昏迷。在兒童節這天,別的小孩可以開心快樂的度過,她卻喉嚨插著氣管,孤獨的躺在ICU的病床上,昏迷不醒,多麼的可憐!

她的繼母對醫生解釋稱是朵朵從三米的車庫頂上掉下來導致的,後面又說是凌晨起來喝水從床上掉下來導致的。真的是這樣嗎?誠然不是,因為朵朵除了腦部受傷,她的全身多處軟組織也有損傷,臀部,大腿內側,還有會陰等多處都有皮膚破潰感染。

醫院懷疑另有隱情,於是報了警,在警方的調查下,朵朵繼母最終承認了她的惡行,經常對朵朵進行家暴,並用指甲掐傷她的會陰和大腿。

朵朵被家暴並非個例,每年都會有報導稱孩子被家暴入院:

2020年5月20日黑龍江一名4歲女童遭繼母家暴,被送入重症監護室搶救;

2020年4月29日四川自貢12歲女孩遭繼母家暴致重傷;

2019年8月,泉州5歲男童被後媽毆打致內臟破裂,搶救無效死亡;

2018年12月,青島一女孩正在寫作業,母親突然發飆,將凳子朝女孩砸去還將其狠狠的摔至地面

孩子在童年時期所經歷的每一點一滴的痕跡,都將會在往後的人生中不斷發大,終身揮之不去。

對於被長期家暴長大的女孩,其成年後或將性格扭曲,並且影響下一代。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家M.Ehresnsaft教授曾經發表一篇為期20年的調查研究報告,針對540名孩子及其母親進行研究,每隔5年對母子的家庭教育情況,包括其生活變化、工作情況、有無侵犯史、夫妻感情與有無暴力行為等。

結果發現,幼時有過暴力虐待經歷的孩子,長大後都會有過激極端行為的發生。如果孩子曾經被暴虐,則他們長大後也會依法炮製,誤認為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台灣另外一項研究顯示,從小目睹母親忍受家暴的女性,長大後同時成為家暴受害者的比例,是一般女性的4.3倍;而曾經目睹家暴的男孩,長大後對伴侶施暴的機率,則比一般男性高出5.27倍。這些數據無不在詮釋著一個真相:家暴有傳染給下一代的可能性。

有資料顯示,長期家暴中長大的女孩,成年後也容易在婚姻中遭受家暴。此外,家暴中所受的皮肉之苦,會使得孩子長大後變得更加的偏執、固執、暴躁、孤獨、自卑,甚至有自殘傾向。

曾經有位母親向心理學家求助,在她與自己13歲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每次和孩子有意見不合之時,孩子便會出現自殘現象,比如躺在地上狠狠的拍打自己的頭部,大哭大鬧,還會罵人。心理學家介入調查發現,孩子母親管教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心理學家問母親:"孩子小時候是怎麼管教孩子的?"母親表示,孩子如果說不聽,便會打他,比如用衣架抽,每次打完之後孩子才會聽話。母親覺得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殊不知這種家暴式的教育導致了孩子的自殘傾向。

不僅僅是女孩被長期家暴長大後會有不可磨滅的影響,男孩也不例外。輕者缺乏自信,敏感多疑,影響到往後的工作生活,抗挫折能力較弱,重則會同樣出現暴力傾向,對伴侶或者其他人同樣拳腳相加。

在幼年時期最好是不要有家庭暴力的經歷,但如果有這種經歷,也不要感到難過和絕望,要努力試著讓自己走出被家暴的陰霾。比較過去的已然成為過去,回頭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往前看!

那麼,如何才能更好的走出家暴的陰影呢?

1.發泄自己,將自己內心的痛苦和難過釋放出來

本該天真無邪的童年,確實在家暴中長大,其心理壓力應該是非常大的,也會很不開心。為了排解和忘記這種負面情緒,可以嘗試參加一些運動進行發泄,比如跑馬拉松、蹦極、騎行、打球等。運動完之後,情緒自然會得到發泄,久而久之,或許就會變得輕鬆陽光,沒那麼抑鬱。

2.多與人溝通,走出陰霾

童年家暴的孩子或有一種內向自卑膽小的表現,如果長期呆在自己的舒適圈,不跳出去與人溝通,將會越演越烈,重著導致抑鬱症。所以要走出來,多和外界接觸,與人溝通,嘗試和不同的人交朋友,學習他們的樂觀開朗的性格。

3.和過去的不愉快說再見

童年時期弱小無助,遭遇了不愉快的經歷,成年之後可以嘗試著放下它們,跟過去劃清界限,及時止損。對生活充滿希望,把自己從無力、內疚中解救出來。

4.多幫助他人

在家庭暴力下長大的孩子,他們在生活當中也會非常小心翼翼,不敢與外界接觸。但是如果非常想走出這個心理陰影的話,就一定要改變自己小心翼翼的生活態度,你要讓自己變得自信起來。可以選擇去參加流浪狗救助中心或者是幫助一些比較困難的人。當自己的付出在收穫他們的讚揚的時候,內心會對自己產生一種肯定的情緒。時間長了就能體會到和外界接觸的美好,從而放下自己的心理陰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