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一代梟雄袁世凱,娶妓女妄稱帝,一生竟九十一子孫

陳時評說 發佈 2020-06-06T08:18:43+00:00

在歷史上的今天,1916年6月6日上午10時15分,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袁世凱,病逝於北京家中。客觀上來說,我覺得袁世凱,雖然不是個完全正面的歷史人物,但是,作為一個人,他的歷史成就,還是值得我們後來人尊敬的。



在歷史上的今天,1916年6月6日上午10時15分,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袁世凱,病逝於北京家中。

袁世凱一生之中多次浮沉,是一位值得後來追求功名、冒險創業、自我實現的人學習的。


我們日常接觸的歷史,特別是教科書中所展現的歷史,對袁世凱的描寫,太過單面,太過負面。


袁世凱有他的歷史局限,有他的個人野心,因此有他的錯誤判斷,但是一個人,或者說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如果,只看教科書怎麼寫,只看他的一個面向的話,是無法完整的認知他在所處的歷史環境中所發揮的作用的。

所以,對於這位稱帝未遂的中華帝國「洪憲皇帝」,我們要先放下在內心根深蒂固的對其想要稱帝,而由心中不由自主的泛起的咬牙切齒的模樣。

接下來我會從一些重要的歷史節點去突出袁世凱這個人,由於他個人經歷太過豐富,我也就是擇要說說。



一、跟風學文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凱出生於河南省陳州府項城縣。時值咸豐九年,由於叔父袁保慶常年無嗣,於是袁世凱自幼便過繼給叔父,用以延續叔父一支的香火。

袁家在項城是地方名流,在道光年間(1821-1850年)就開始興盛。


叔祖父為淮軍重要將領,叔父也就是他的嗣父袁保慶,官至二品江南鹽道道台。


堂叔袁保恆,官至刑部左侍郎。

在如此世代官宦之家,不管是生父袁保中,還是嗣父袁保慶,都是望子成龍心切,希望袁世凱能夠通過科舉走上仕途。

少年袁世凱隨著嗣父袁保慶南渡北歸,四處走學。


不幸的是,在1873年,袁世凱14歲那一年,嗣父袁保慶突然病故。

得知消息的袁保恆獲得同治皇帝恩准,返回項城拜祭。



在與袁世凱交談過後,得知他在準備科考,袁保慶又突然離世,無人照料他的學業,便建議袁世凱赴京讀書。

1874年農曆新年過後,袁世凱便啟程赴京。


到京城,叔父袁保齡對袁世凱與一同前來的袁世凱之弟的教育十分重視,聘請嚴師管教。

可袁保齡當時對袁世凱的評價並不高,他評道袁世凱「資分並不高,而浮動非常」

看到這句評語,是不是會覺得好像在說自己呢?


如今整個社會浮動異常,學生浮動,工人浮動,白領浮動,老闆更加的浮動。


浮動之人在太平盛世是能以出頭的,看看袁世凱之後吃的苦頭就知道了。

雖然,袁世凱一直在努力的苦讀,可是叔父袁保齡對他的評價還是不高,說他「八韻頗長進,文章尚不入門」


只有至親之人,才會有此肺腑之言,也只有至親之人如此評價,受評之人才會逆來順受,若是他人,直言不諱,結果就大不相同了。

1876年,袁世凱赴陳州鄉試不第,雖然未能及第,但袁世凱於當年底成了婚,兩年後生下唯一嫡子袁克定。

見袁世凱已然成婚,叔父袁保齡便數次家書,要袁世凱赴京繼續學業,早日考取功名。



不知是真的生病,還是捨不得嬌妻,袁世凱一直到了隔年才回到北京。

經過兩年的苦讀,袁世凱再次鄉試不中,更兼他所資助的徐世昌兄弟兩人雙雙中舉。

於是,袁世凱將功名利祿之書,一把火燒了。

寫下豪言壯語,「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內攘外,烏能齷齪久困筆硯間,自誤光陰」


二、憤而從武

1880年,袁世凱決定棄文從武,投奔吳長慶。

吳長慶,跟隨李鴻章鎮壓太平軍,官至浙江提督,山東軍務幫辦,兼掌登州防務。

最重要的是,吳長慶是袁世凱嗣父袁保慶的結義兄弟,袁世凱料定吳長慶一定會收容自己,於是並由陳州出發,趕赴登州。


途徑上海,此時上海已經被迫開放四十餘年,得西風之先久已。


抵達上海後,袁世凱很快便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由於數次不第,此次雖然豪言從戎,卻也是出於萬般無奈。


在此鬱悶寡歡之際,他便去了一家妓院,欲在尋花問柳之中,稍解憂愁。


杜康,杜康,實在不如一知己也。

在妓院中,他認識了一位蘇州籍妓女沈氏,兩人相談甚歡,沈氏亦是個巨眼的英豪,風塵中知己的人物。


在得知袁世凱的身世處境之後,力勸其趕赴登州,投奔吳長慶,不可在這煙柳之地,折了志氣。



沈氏一番勸導之後,用自己的私房錢資助袁世凱路途費用,並表示袁走之後,會出錢自贖。


得此知己,袁世凱豪情丈起,發誓安定下來之後,必定回來迎娶沈氏。


後來袁世凱到了朝鮮,將沈氏接到朝鮮生活,沈氏終身未育,袁便將二子袁克文過繼給她,作為她的嗣子,讓她在自己身後,還能有人照料。

說起來,袁世凱一生竟有一妻九妾,十七個兒子、十五個女兒、二十八個孫子、三十一個孫女,兒孫總和高達九十一人。



沈氏之識人可謂近世之一絕,沈氏之投資更是千古之少有,能識「真龍」於潦倒,實在佩服佩服。

1881年5月,袁世凱到山東登州,吳長慶對他照顧有加,優待至極。

由於袁世凱未有功名,於是吳找來營中最好的老師,張謇、朱銘盤、周家祿等人,其中張謇在十三年之後,1894年甲午海戰前夕,摘得科考桂冠,成為當年狀元郎,其學識可見一斑。


但此時國際形勢動盪,再加數次失敗經驗,袁世凱根本無心讀聖賢書,對此時的他來說上陣殺敵才是最好的選擇。

1882年,大清屬國朝鮮發生動亂,袁世凱隨吳長慶軍赴朝鮮平叛。



由於在此間表現突出,1885年,袁世凱被封為「清朝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權代表,維繫清朝在朝鮮的宗主權與其他特權。,後便長期駐軍朝鮮。

甲午海戰,大清雖然慘敗,但是袁世凱個人在其中表現積極,且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於是,在戰後,袁世凱奉命撤回天津。

在李鴻章的舉薦之下,由袁世凱負責督練新軍,地點在天津與塘沽之間的小站,也就是史稱的「小站練兵」,這股軍事力量成為後來大清的主力軍,也是後來北洋軍的雛形。



在練兵期間,袁世凱極盡籠絡人心之能事,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項,一是親自督發糧餉,二是軍官在每日操練前都要回答三個問題,我吃誰家的飯?我們穿誰家的衣?我們為誰家死,為誰家出力?到最後,士兵們竟到了只知有袁世凱,不知有大清朝的程度。


這個洗腦工作,可說是做得非常出色了。


三、總統?皇帝?

1908年11月14日與15日,光緒皇帝與西太后慈禧先後崩薨。


年僅兩歲的溥儀,由慈禧欽點,登基稱帝,是為大清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我大中華兩千年來,最後一位帝王君主。


因溥儀年幼,隆裕太后垂簾聽政,醇親王載灃攝政。


由於攝政與袁世凱不合,又忌憚袁的兵權,於是鼓動隆裕太后,解除袁世凱的一切職務。

袁世凱見形勢不妙,風已起,浪將來,於是決定隔岸觀火,垂釣河南。


表面如此,實則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果然,不出兩三年,一場席捲全國,吹垮大清的颶風從天而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爆發,辛亥革命響起,各省聞風紛紛宣布獨立。


此時,大清危在旦夕,只有新練的北洋軍可以抵禦革命軍的勢頭,但是北洋軍是袁世凱一手帶出來的,陸軍大臣蔭昌根本指揮不動。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袁世凱終於出山,一出手便把漢陽打下。

由此可見,北洋軍的戰鬥力,遠高於革命黨人和地方武裝。


中國未來的走向完全就繫於袁世凱一身,如果他繼續效忠大清,大清就算歷史會讓它亡,此時也亡不了,如果他傾向於革命派,那麼歷史就算要共和明天到,它今天也會到。

又是一番激烈的博弈,最後以優待大清王室,大總統之位虛位以待,這兩個條件,袁世凱選擇了共和的一邊。



在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在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之後,仍是覺得不滿。


於是在10月14日編制《天壇憲法草案》,擴大了總統的權力,之後在1914年5月公布《中華民國約法》,該責任內閣制為總統制。


1914年12月29日,頒布《修正大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任期十年,可以連選連任。

一部部的法案,一次次的宣言,都在告訴著國民,袁某人想當皇帝。

於是,在袁世凱自以為的各方條件成熟的情況下。


在1915年的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次年為洪憲元年,準備登基即位。



消息一出,大江南北,四海之內,舉國上下,討伐之聲此起彼伏。

在國人的反對之下,在外國列強的一致譴責之下,袁世凱在1919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君主立憲國體。袁的中華帝國夢就此破滅。

夢碎之後,袁世凱的身體狀況迅速惡化。

在歷史上的今天,1916年上午10時15分,「中華帝國洪憲皇帝,駕崩」。


陳時評說


袁世凱在他所處的歷史環境,能夠在關鍵的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實屬不易,我們不能夠僅僅是因為,他最後的一個決定,就抹殺了他之前的功勞的。


孫文是共和堅定信仰者的話,但他卻沒有能夠實現,實現共和的是袁世凱。


根據馬克思的理論,中國的共和遲早都要來的,但也不能夠認為將共和提前的人,歷史功績就打折扣了,不是的。


如果我們可以看到未來,知道僅提前了一年可能覺得沒什麼,如果是十年、百年呢,我們不知道,也看不到,只知道,袁世凱在1912年,選擇了共和。


1916年他準備登基,當的也不是舊時代的帝王的,而是新時期的君主立憲下的君主。


且當時雖然,舉國反對,如果硬是要逆勢而登基的話,還說不準誰勝誰負呢,畢竟在他身後,我們是可以看到北洋系又統治了中國十餘年。


所以,稱帝登基一事,他選擇了停止,也可說是他又一次,正確的歷史性的決斷。


客觀上來說,我覺得袁世凱,雖然不是個完全正面的歷史人物,但是,作為一個人,他的歷史成就,還是值得我們後來人尊敬的。



(終)

(嚴禁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