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心中的「自家人」記利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脫貧攻堅駐村隊員王興強

二三里資訊廣元 發佈 2020-06-06T09:16:36+00:00

「以前村裡不通公路,我們種些土豆、苞谷自家吃,賣不出錢,孩子們都出去打工。2016年3月,利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成立扶貧工作組,王興強是其中一員,至此全力投入到利州區金洞鄉站灣村脫貧攻堅這場戰役當中。

本報記者趙雪洋

「以前村裡不通公路,我們種些土豆、苞谷自家吃,賣不出錢,孩子們都出去打工。王隊員來了以後,帶領我們修路,教我們種核桃,不到一年,我家就脫了貧,真心感謝王隊員!」5月28日,提起王隊員,村民范學禮讚不絕口。

范學禮口中的「王隊員」就是來自利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脫貧攻堅駐村隊員王興強。

2016年3月,利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成立扶貧工作組,王興強是其中一員,至此全力投入到利州區金洞鄉站灣村脫貧攻堅這場戰役當中。

遍訪村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

作為一名基層扶貧人員,王興強體現紮實肯干、頑強拼搏的精神,他入村幫扶的第一件事就是腳踏實地,遍訪貧困戶。

最初,因為環境陌生,他走村串戶的計劃實施得並不是那麼順利,老百姓總是以質疑的口吻說:「我們跟你聊了也沒用,跟你說了你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嗎?」聽到這些質疑的聲音,王興強心裡有過一陣難受,但他清楚老百姓是質樸而善良的,只要真心對待他們,他們終會接納。

一天、一個月、一年……王興強走遍了站灣村的每一寸土地,慢慢地了解了村裡的基本情況,遍訪貧困戶、殘疾戶、重病戶、「五保」戶,用心解決群眾的困難。

誰家的低保申請沒有批下來、誰家的適齡學童未入學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誰家的房子還沒蓋好、哪裡的路燈不亮了、哪裡的道路還沒修好……王興強都會一一了解後解決,全村39戶貧困戶共111人,王興強對他們的情況都了如指掌。

村裡的老百姓從最初的不理解、不配合到最後變成歡迎和支持他的工作。村民吳國強說:「王隊員對站灣村的了解,簡直比我還清楚,他更像一個站灣村人。」

完善基礎設施助力產業發展

站灣村地理位置偏遠,土地貧瘠基本沒有水田,基礎設施落後特別是人畜飲水困難,又加之白龍湖庫區蓄水導致交通十分不便,這些問題成為制約當地發展的重要因素。

為此,王興強所在扶貧工作組協調資金5萬餘元,完善村集體陣地建設,通過向上爭取項目,新修、加寬、硬化村組道路20公里,修建堡坎40立方米,實施改水改廁39戶,安裝電視信號接收器27戶,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

「老百姓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產業,沒有產業發展,脫貧就不牢靠。」經過調研,王興強發現種植核桃能夠充分利用村裡的荒地、坡地,發揮每一寸土地的最大經濟效益。

於是,占地300畝的核桃園開始規劃並建成,成為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主導產業。70%的貧困戶都種植了核桃樹,平均每戶收入增加2000餘元。

站灣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於2017年10月完成了全面脫貧摘帽。

把村民當家人同吃住同勞動

2016年10月,站灣村6組貧困戶范學成因病中風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其妻李永書也因病常年臥床,兩個兒子在外務工常年不回家,李永書越來越絕望,於是採取絕食的方式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得知這一消息後,王興強和其他扶貧隊員立即趕到其家中,對其思想疏導,在了解到李永書家實際困難後,主動幫她修繕了房屋,並幫忙分擔農活。

經過一段時間疏導,李永書又重拾生活信心,王興強還是一如既往不定時去看望她,了解家庭情況,確保其身心健康。

像這樣的事跡,王興強還有很多。他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幫助村民插秧苗、種摘花生、收油菜子、扛稻穀、挖水渠……由於每天工作任務繁重,幫助村民乾的很多好事他大多都已經不記得了,但是被他幫助過的村民們卻如數家珍。

村中的大娘周光秀說起對王興強的印象,情不自禁的豎起大拇指:「王隊員非常有責任心,工作做得也細緻,誰家有困難,他都是第一時間入戶解決。他把村事當『家事』、把村民當『家人』,我們也早已把他當做自家人。」

新聞推薦

雞 事 ◎韋如輝

◎韋如輝

廣元新聞,講述家鄉的故事。有觀點、有態度,接地氣的實時新聞,傳播廣元正能量。看家鄉事,品故鄉情。家的聲音,天涯咫尺。

來源:地方網-廣元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