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唯一一次暴打大臣:1.7萬字的奏摺,前面1.65萬字都是廢話

打完laoban好睡覺 發佈 2020-06-07T10:23:42+00:00

《明史》給朱元璋的評價是「武定禍亂,文致太平」,朱元璋本人也確實充滿傳奇色彩,從草根到皇帝,這樣的轉變不是人人都能搞得定的。朱元璋深知要想當好皇帝,文化水平就得跟上去,所以他自己努力學習,登基後還鼓勵大家幫他學習。怎麼幫呢,就是給他提各種好建議。

《明史》給朱元璋的評價是「武定禍亂,文致太平」,朱元璋本人也確實充滿傳奇色彩,從草根到皇帝,這樣的轉變不是人人都能搞得定的。朱元璋深知要想當好皇帝,文化水平就得跟上去,所以他自己努力學習,登基後還鼓勵大家幫他學習。

怎麼幫呢,就是給他提各種好建議。朱元璋的要求是,大家有什麼好的點子儘管說,儘管寫奏摺,朕一定會看。但古代很多文臣都有個特點,那就是說話引經據典,一句話能拉成五句那麼長,這讓朱元璋頭疼不已。

朱元璋本人很忙,他也不是特別愛玩文雅的皇帝,跟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詞帝」李煜截然相反。剛登基,朱元璋就在文武大臣面前吟詩:「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來,掃退殘星與曉月!」

雖說這首詩透出帝王的霸氣,但不得不說,內容是有點俗的,這跟朱元璋出身草根有很大關係。再看朱元璋下的白話聖旨:「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指沿海倭寇)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很難想像這樣的旨意出自一位帝王之手,但朱元璋就是如此接地氣。一來,文雅的詞普通人聽不懂;二來,朱元璋講究實際,講究精簡凝練、直入主題,畢竟他沒那麼多時間研究啥文采。可是,朝里的大臣偏偏不這樣想。

朱元璋唯一一次氣得暴打大臣,就是因為大臣實在太能說廢話。這個典故相當有趣,被朱元璋打的大臣名叫茹太素,雖說他沒劉伯溫、徐達等人名氣大,卻也很有能力,他是靠科舉考試考進朝廷的,朱元璋登基7年後,茹太素當了刑部侍郎。

第二年,朱元璋告訴大家可以盡情提建議。於是大臣們紛紛搜腸刮肚,思考寫什麼樣的奏摺能幫到皇帝,順便幫幫自己。茹太素就是熱衷於寫奏摺的人之一,但此人讀書太多,養成臭毛病,每次都把文章寫得巨長。

朱元璋一開始還忍著脾氣耐心看,看到後來,直接讓身邊的人念著聽,省得他眼睛累。可茹太素缺根筋,完全沒發現朱元璋的火氣在積累,洪武八年(1375年)十二月,他又將滿腹才華堆積起來,在家揮毫潑墨,寫出了一篇「萬言書」。

就是這篇「萬言書」,導致他屁股受罪。因為茹太素足足寫了1.7萬字,朱元璋光瞄到奏摺的署名就開始慣性頭痛了,他叫中書郎王敏念奏摺,自己一邊揉額頭一邊聽。哪知道御書房的香都燒掉大半,王敏還在那裡念啊念的,仿佛沒有盡頭。

朱元璋心頭火起,一拍桌子,叫人把茹太素拖出去,上板子。第二天,他冷靜下來,再翻出奏摺看,發現雖然前面1.65萬字都是廢話,但最後還是提出了5條建議,其中大半都是可行的。

有了茹太素的例子在前,朱元璋的警告在後,朝中大臣們都學聰明了,寫奏摺不敢再使勁掉書袋,只挑重要的講。為了徹底杜絕說廢話的情況,朱元璋還下令讓中書省制定條例,對奏摺的字數、格式都進行了一番規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