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稻漁工程」團隊出自南昌大學

光明日報 發佈 2020-06-07T15:35:37+00:00

自2013年以來,南昌大學在調整辦學思路過程中,凝練出「人為本、德為先、學為上」的育人理念,在全校形成共識並持之以恆付諸行動,探索出「價值塑造、科教協同、理實結合和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新機制,培養出一大批像「稻漁工程」團隊一樣「社會稱讚、市場歡迎、群眾滿意、學校放心、學生自信」的

【強國密碼】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新時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自2013年以來,南昌大學在調整辦學思路過程中,凝練出「人為本、德為先、學為上」的育人理念,在全校形成共識並持之以恆付諸行動,探索出「價值塑造、科教協同、理實結合和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新機制,培養出一大批像「稻漁工程」團隊一樣「社會稱讚、市場歡迎、群眾滿意、學校放心、學生自信」的時代新人。

價值塑造,匡正人才培養方向

立德樹人的本質要求是堅持黨對教育事業全面領導,堅持「四個服務」,紮根中國大地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南昌大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堅持德育為先,把成人教育放在成才教育之前,通過價值塑造,著力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國家意識、社會責任、文化自信、健全人格。

依託江西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南昌大學將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辦到了井岡山、八一起義紀念館、「小平小道」等地,實現紅土地上育紅人。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唱響青春擔當」系列活動,建設3D仿真紅色文化館,引導學生以愛國主義鑄魂,踐行「用青春鋪路,讓理想延伸」的囑託。

學校還打造先鋒領跑、卓越領航、同心同行的「雙領雙同」黨建品牌,以師生黨員表率作用帶動更多學生「青春向黨」。探索體系化設計、工程化推進、精細化實施的思政工作「三化」新模式,把新生軍訓、開學典禮、文藝晚會等變成「思政大課」。

學校推行學生「四自教育」,讓學生由他律轉向自律,養成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覺成長的良好習慣。明確學習、認識、責任、落實、考核「五個到位」要求,通過拉清單、明責任、強督導、抓落實,推進辦學模式、育人方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等動態持續改進。

科教協同,提高人才培養能力

培養一流人才,是國家對「雙一流」大學提出的根本要求。南昌大學將一流人才培養納入學科建設範疇,並將其作為學科建設體系中的關鍵一環,強化學科建設的育人功能,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進的協同培養機制,促進知識學習與科學研究、能力培養的有機結合。

通過設立創新創業學分,引導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和科研訓練;通過開放實驗室、高端科研平台,鼓勵學生早進實驗室、早進科研團隊,在本科階段就能接觸本領域最新的科研成果;通過開展各類學術競賽,支持學生將科研成果轉化落地。2015年,學校成立際鑾書院,在拔尖學生培養方面探索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學科交叉、科教融合、個性培養、協同育人」的培養模式和「三制三化」(學分制、導師制、書院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的育人機制。

聚集多學科教學名師,精選多學科、多學院優秀教師組建跨學科教研團隊,開展跨學科交叉培養。構建多學科交叉課程體系,實現學科交叉融合與專業互通集成,培養學生多學科學習背景和寬厚專業基礎。其中,理工本碩班前八屆244名本科畢業生,超過90%的學生推免進入「雙一流」高校或國際知名大學深造。國學實驗班前七屆175名本科畢業生95%推免進入「雙一流」高校或研究院所深造,均分布在文、史、哲等學科專業融通深造。

理實結合,培養知行合一人才

學校通過加強課內課外、網上網下、校內校外結合,構建突出教學第一課堂、激活實踐第二課堂、占領網絡新課堂、用好社會大課堂的「四堂聯動」體系,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具體實踐,在生動實踐中加深認識。

在省內率先實行三學期制,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進企業。「稻漁工程」團隊在江西10萬餘畝稻田裡推廣「稻蝦」「稻蟹」「稻魚」等混養模式,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幫助農戶增產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扶貧第三方評估學生團隊從江西到河北、山西,走過6個貧困縣區,累計評估72個鄉鎮,與6000多名農戶進行深度訪談,在脫貧攻堅的一線了解最真實的生活。「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南昌大學龔全珍研究生支教團自2006年成立以來,先後派遣了14屆共137名研究生志願者赴江西共青城、瑞金,雲南保山等地服務。「黔行公益」「藝術香樟」「3S救護會」等社會實踐團隊,深入社區和農村,為當地百姓帶去藝術、健康等服務。

產教融合,堅持社會需求導向

學校堅持「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不斷促進教育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相融合,推動學科專業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

出台《本科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工作指導意見》,對專業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從原有的129個本科專業壓縮到96個本科專業,一大批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專業被淘汰,同時大力推動「卓越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建設,14個專業入選國家級「卓越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探索校際、校企、校地協同育人新模式。

隨著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拉開序幕,學校主動求變,以新工科為「四新」引領,推進新醫科、新農科和新文科交叉融合,建設了藝術與信息交叉平台綜合創新平台、工業設計與信息交叉平台、小動物PET/CT系統和醫學智能虛擬交互系統。以部省合建為契機,承辦國際產學研用合作(南昌)會議,建立國際創新研究院,促進產學研用項目的實質性落地,推進與國內外科研機構、企業之間的國際交流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助力深化產教融合和創新平台建設。

(作者:喻曉社,系南昌大學黨委書記、江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關鍵字: